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要集成创新,走向高端,加强战略型新产品的核心设计能力.这是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期间给出的建议.2017年4月18日,中船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张汝恩、赵小刚、陶素云、燕桦一行,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外部董事一行参观了院创新中心,观看数值水池和三维设计软件的演示.  相似文献   

2.
2021年8月17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航运处处长井艳一行到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就推动国际航运发展、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调研. 井艳参观了院展示中心,听取了副院长李路对智能船舶助力智慧航运、绿色零碳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及"AI+海洋科创中心"建设进展的介绍.上船院将依托"AI+海洋科创中心"建立集智能、绿色一体的海洋科创新生态,打造智能船舶新兴和前沿技术的孵化基地,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4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一行调研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智能船舶工作。上海市国防科工办副主任伍继宏、中船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汪彦国和工信部调研员陈颖涛、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由淑敏等陪同。院长胡劲涛在院展示厅,向王瑞华等介绍了院发展历程和智能船整体规划。创新中心智能船项目部主任李鑫汇报智能船舶1.0研发情况及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工作。各方围绕智能船舶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对智能船舶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3月20日,海装某局政委孙锡刚等一行调研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院长胡劲涛、党委书记王麟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军品部、智能船项目部负责人交流。院长胡劲涛介绍了院组织机构、发展历程和在军船领域的探索及成绩。孙政委高度评价上船院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的船型开发经验和智能船领域取得的成就。李鑫介绍了智能船发展的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目前"智能船1.0"具有的性能评估、能效优化、智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5月29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指导工作。中船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南大庆参加调研。雷凡培认真听取了胡劲涛院长所做的关于上船院基本情况、主营业务产品、创新发展情况以及党建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上船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雷凡培指出,多年来,上船院研究开发了很多有国际水准的产品,彰显了中国船舶先进的设计水平,为集团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6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召开了2017年度船型推介会。200多名来自国内外船东、船厂、船级社、中间商代表等,从一款款产品上,深切体会到上船院的强大研发实力,惊叹上船院的研发成就。上船院一直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创新中心下设船型研发部、基础技术部、智能船舶专项组和豪华邮轮专项组,已基本具备了豪华邮轮研发设计能力。2015年交付的豪华客货船"ARANUI5"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1日至6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乌克兰Aquavita公司设计,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建的38 800 t散货船首制船"TRUE LOVE"号在东海海域试航,各项数据令人满意,其中载重量超过设计指标约200 t,航速也超过预估值。这是船院开发的"绿色海豚"GD38系列散货船首制船。同样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美国船东Marine Capital Corporation设计的同型散货船,其低油耗让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202l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赋能海洋"智能船舶创新论坛上,中国船舶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牵头发布了一型模块化船舶电源系统标准化产品——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S-CUBE,SDARI containerized utility battery module).该产品由上船院牵头,携手宁德时代、赛尔尼柯、上海电巴及厦门太平货柜等业内知名供应商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承办的智能船舶创新论坛吸引了150位专业听众前来聆听。论坛由上船院副院长房泉主持,9位嘉宾围绕智能船舶技术发展、船舶智能系统集成新模式、海事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及数字化转型等作主题演讲。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秘书长、上船院院长胡劲涛以《智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智能船舶从智能互联1.0阶段发展到2.0智能物联阶段,最终实  相似文献   

10.
2013上海海事展期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DNVGL集团联合发布了“绿色海豚575型”大灵便型散货船概念设计。这是继“绿色海豚38型”成功研发、推广获得市场认可后,船院推出的另一型绿色散货船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9月1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副总工程师王刚毅、院长助理周志勇等一行,赴中海集团,与副总经理丁农和科信部总经理刘一凡等进行了亲切交流。长期以来,中海集团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紧密友好合作。SDARI依靠领先的技术,为中海集团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节能环保新船型。先进的设  相似文献   

12.
2017年3月6日,无锡联保中心航务军代处杨茂铎主任、解放军报驻军委后勤保障部分社孙兴维社长等一行来访,就军民融合战略协作工作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胡劲涛院长、房泉副院长等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7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房泉副院长一行赴招商轮船公司,就深化智能化综合技术研究与招商轮渡总经理谢春林、副总经理黄涌泉、闫武山等深入交流。中船集团科技部业务经理张继光、智能船专项组常务副组长李鑫参加。招商轮船积极应对市场低迷,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谢春林等表示,希望与上船院共同努力,在船舶智能化领域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  相似文献   

14.
综合监测船电力推进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学 《上海造船》2009,(1):40-42,76
介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的综合检测船电力推进系统及其电站的设计与选配,并对其配置进行谐波分析,并介绍了其电力推进船舶电站管理系统的特点以及推进系统的外部接口。  相似文献   

15.
<正>金融危机以来,船舶与海洋工程市场持续下滑,企业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形势极为严峻。船东、船厂、设计公司、配套商等纷纷卷入其中。但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何依然"风景这边独好"?SDARI的业绩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秘诀是什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成立于1964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研究设计单位。SDARI业绩连年"飘红",源于前几年的研发投入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除了常规船型,今年还顺利交付了25万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2月6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召开了2017年度船型推介会.200多名来自国内外船东、船厂、船级社、中间商代表等,从一款款产品上,深切体会到上船院的强大研发实力,惊叹上船院的研发成就. 上船院一直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创新中心下设船型研发部、基础技术部、智能船舶专项组和豪华邮轮专项组,已基本具备了豪华邮轮研发设计能力.2015年交付的豪华客货船“ARANUI5”业已证明上船院在这方面的设计能力.首艘取得中国船级社和英国LR船级社双重认证的智能船舶于12月5日交付.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世界航运界大腕联合发布研发成果。2017年6月1号,在挪威奥斯陆的航运贸易博览会上,必和必拓、FMG、商船三井、力拓、裕民航运、Woodside公司和DNV GL和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展示了"GREEN CORRIDOR(绿色走廊)"联合工业项目(JIP)在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展示了设计的新型船舶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绿色走廊"铁矿石和煤炭贸易中,所具有的商业潜力和技术可行性。这种LNG作为燃料的Newcastlemax 21万吨散货船设计,获得了DNV GL的AIP认可,已具备接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7月22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胡劲涛院长传达了中船集团公司2016年度上半年工作座谈会精神。院领导班子分别总结了分管工作,对下半年工作提了要求。上船院上半年设计合同额、利润均过半;对外合作、豪华邮轮研发、科技产业化、军品项目进展、提质增效、严控成本,"两金"压控、信息化和创新中心建设以及科研、质量和党建等工作都进一步加强。围绕下半年工作,胡劲涛院长强调:一是要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21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上,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荣获"2015年度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率第一名"和"2015年度专利申请量第二名"。2013年中船集团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促进工程"以来,上船院对全院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发明人的奖励力度;分析、梳理各项关键技术并建立技术图谱,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加强重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管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智能商船——iDOLPHIN 38 800 DWT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第19届上海海事展首日正式发布。同时,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宣告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为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揭幕,并为中国智能船创新联盟揭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舶舶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中船集团作为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