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2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我国管辖海域海洋环境实施监测,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约84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 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一、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6%以上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海洋声场预报及战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海洋声场做出合乎要求的快速精确预报显得尤为重要。射线模型、抛物线模型、简正波等模型适合于不同具体的海洋声场环境,这些传播模型可以实现声场数值预报的实时性。基于上述模型建立的海洋声场预报系统及对其战术应用进行的研究,对声呐的设计、使用及舰艇作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和Fortran Powerstation工具建立了海洋声场预报系统,使用声场预报系统对典型的海洋环境,即海洋锋、涡漩的声场能量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反潜作战中对海洋锋、涡漩、深海会聚区和影区等海洋环境的战术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全国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对我国管辖海域开展了海洋环境监测,新增了沿岸排污口污染物排海和贻贝监测,首次在我国近岸海域设立了15个生态监控区,继续加强了河流污染物入海、海水增养殖区、海洋保护区、海水浴场、倾倒区和油气区等海洋功能区的监测力度。2004年,承担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的机构130余个。动用各类监测船只200余艘,航时12000多小时,总航程约10万海里;出动海监飞机218架次,航时528小时,总航程近12万公里。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4800多个,获得100余万组监测数据。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灾害》公报,公布了海洋监测结果。公报称,2004年,我国全海域海水水质污染加剧,近岸海域部分贝类受到污染,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大面积有毒赤潮多发,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可以分为天然电磁场和人为因素电磁场,因而时域波形中既有随机成分也存在周期成分。论文通过分析浅海近岸多点测试的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数据,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环境电磁场的相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海水运动的规律性导致环境电磁场在低频段的相关性很强,可以通过自适应抵消技术抑制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  相似文献   

5.
刘振东 《中国水运》2006,4(11):17-18
石油污染已成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对海洋及近岸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去除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海洋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氮和磷营养的缺乏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生物降解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由于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海洋环境中PAH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水和沉积物中PAHs的研究,海水和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文中对海洋环境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介质中PAHs的含量、分布以及现状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以期能够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安全的船舶航行需要详细的海洋信息资料,但是由于信息多样化,数据来源不一,造成数据的存储格式也不尽相同,难以共享。本文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利用Qt与Oracle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海洋环境信息数据系统。采用电子海图基础显示平台作为基础界面,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数据信息显示作为上层客户端,通过对数据库整体设计、数据表结构设计和界面可视化设计,使该数据库系统能够高效快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数据查询分析及数据修改功能,方便船舶航行。  相似文献   

8.
传统海洋环境监测是通过人工采集海水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海水样本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被污染,进而降低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为此设计了一种水下无人船构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硬件系统通过选择高频率、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左右分割数据,进而设置监测电源的电路接口来完成构建。设计基于C语言的下位机,以及LabView平台的上位机程序,完成系统软件程序构建,实现无人航行船水下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水下无人船构建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在没有破坏原本海洋环境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高了精准度。  相似文献   

9.
正[提要]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明确赋予社会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随后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了"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社会公益组织不是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无权提起海洋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发展和维权的支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海洋维权装备必须适应海洋环境,海洋环境又无休止地影响着海洋装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想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在应用和研制装备的同时,要充分了解海洋环境对装备的诸多影响,要研究海洋环境与装备相关性技术.本文根据海洋维权装备发展顶层设计的需求,从功能上定性地探讨分析海洋环境对雷达探测、水声探测、目标识别、精确制导、信号传输、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海洋维权装备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要求和对海洋环境效应技术的支撑性需求,提出把海洋环境监测要素纳入海战场辅助决策体系.海洋环境监测既是人类认知海洋、开发海洋、防灾救灾、海战场建设的需要,又是海洋发展和维权的支撑和先导,军民共建,军民共享,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权益而励志奋进!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洋遥感技术获得大量海洋环境输入数据,可极大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发展。介绍我国海洋遥感卫星及卫星监测的现状,包括对海表温度、海洋水色、海冰灾害、绿潮灾害、赤潮灾害及海上溢油、海上台风等参数的监测;同时,简要介绍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需发展海洋实时观测技术,提高海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海洋遥感数据应用水平;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开发,建立云环境下的海洋数据库网络及海洋大数据平台,通过海洋大数据收集、储存、运算和分析,促进海洋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2.
海洋资料浮标(以下简称浮标)是利用无动力漂浮载体获取海洋环境(水文、气象和生态等)参数信息的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系统[1],能够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全天候连续有效收集海洋环境信息,是海洋观测技术中最可靠、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可用于预报天气和自然灾害(如飓风、海啸)等[3].按照浮标的锚定方式,可分为锚系浮标和漂流浮...  相似文献   

13.
左勇  沈四林 《中国水运》2007,7(3):11-13
主要分析海洋环境预报资料,如海浪和海上能见度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影响较大。特别在引入海浪和能见度安全分析因素(影响基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航行指数),并分析和讨论了船舶航行指数给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性预报带来的效益和应用前景,最后对海洋船舶航行安全指数在航海应用上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开发的脚步不断加快。由于存在无序开采,使得大面积的海域遭到污染,海洋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及实时监视海洋环境状态,有些研究机构设立了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研究部门。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数据处理仍然是薄弱环节,信息化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特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种自动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5.
海上石油开发及油轮运输中发生的事故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此文以船舶溢油事故为例,深入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面临"海洋生态损害"概念模糊、损害赔偿难以量化以及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索赔存在交叉等的困境。传统侵权法理论无法确定海洋环境损害的范围,更无法将海洋环境损害量化。尽管有关船舶溢油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侵权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但仍需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以期有效、及时地赔偿海洋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污染具体规定的简要分析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内容构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公约》在正式条款之前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认识到有需要通过公约……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实际上这等于指明缔结公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公约》中还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而《公约》第192条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各国规定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并进一步要求各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任何来源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庄桦 《中国水运》2014,(2):194-195
沿海海水温度是海洋环境影响因子之一,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我国沿岸海水温度的分析、预报等研究进行了回顾,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污染具体规定的简要分析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内容构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公约》在正式条款之前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认识到有需要通过公约……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实际上这等于指明缔结公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公约》中还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基于ECDIS的舰船海洋环境信息,设计一套航海保障系统,能够提供舰船基本海洋环境要素数据预报、推荐初始航向、航线环境分析、跃层分析等功能,系统功能完善,兼容性强,主要以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图形、图像格式显示海洋环境各要素,结合数据库历史数据说明,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虚拟仪器的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水下磁场观测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电磁学研究和舰船水下电磁场测试领域.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海洋环境电磁场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观测系统的测控软件;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及功能、软件的功能模块及流程图.基于虚拟仪器研制的观测系统完成了对海洋环境水下电磁场的长时间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