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600kw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11月3日,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绞刀功率达6 600千瓦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轮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该船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天鲲号"轮长140米,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万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 000立方米。该船根据地质条件配置4种不同绞刀,可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作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程》2009,31(2)
3月31日,由中交天航局投资建造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在深圳前海孑予州岛基地下水。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最大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结束先进挖泥船依赖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天鲲"号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深海人工造岛能力,进一步提升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建造水平的大背景下开发的,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由天航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等参研单位,历时5年完成全部研发任务。CCS在项目的研发、图纸审核和现场建造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  相似文献   

5.
正"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上海振华船厂建造,已于2017年11月3日顺利下水。该船为双桨、双转动导流管、全电力驱动的自航绞吸挖泥船,适用于国内外港口航道疏浚、岛礁建设及围海吹填造地,具有挖掘强风化岩以及抗压强度45 MPa以内的中弱风化岩能力。该船主要尺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型、主尺度和总布置等总体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提升了国内整体绞吸船的设计和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近年来,我国在挖泥船研发建造领域进步显著,已成功步入世界疏浚大国之列,备受业界关注。那么,全球及中国挖泥船市场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如何?船型及船队扫描根据挖泥船疏浚机具所采用的不同动力,目前基本上可将挖泥船区分为:机械式、水力式和气动式三大类。其中,机械式挖泥船采用的疏浚机具是各种类型的机械泥斗,按照泥斗的类型可细分为:链斗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铲斗式挖泥船。水力式挖泥船挖掘机  相似文献   

8.
《船舶》2016,(5)
正8月1日,5 000 k W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的建造项目工作会顺利召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沈伟平副院长出席了会议。会后,在各方共同见证下,在建分段顺利完成了分段的进坞搭载,由此标志着项目进入了新的建造阶段。"天鲲"号由MARIC设计、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公司建造,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重点项目,该船  相似文献   

9.
《船舶》2019,(2)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堪称目前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这一国产疏浚重器正式投产。"天鲲号"总长140m、型宽27.8m、最大挖深35m、总装机功率25843kW、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m~3、绞刀功率6600kW。"天鲲号"为全电力驱动、双定位系统、全球无限航区的重型自航绞吸式  相似文献   

10.
正挖泥船,是一种很神奇的疏浚装备。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挖泥船,不仅融合了中国疏浚史上最高新技术,也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如今,她已经被中国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然而在设计建造这些大国重器背后鲜为人知的是,  相似文献   

11.
杨建伟  张远平 《船艇》2006,(10):76-76
9月21日,由浙江省舟山市海江工程配套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海江浚7”号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成功下水。  相似文献   

12.
“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是我国首艘具备旁吹装驳功能和实际装驳施工经验的重型绞吸挖泥船。针对“天鲲号”在国外某工程装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综合效率不高的问题,分析研究“天鲲号”装驳过程试验数据,优化舱容7 000 m3泥驳靠离“天鲲号”与船的操作关键参数,提高了“天鲲号”的综合产能,为类似工程总结了经验;通过小型泥驳配合“天鲲号”试装驳的试验,发现针对舱容2 000 m3小型泥驳船配合“天鲲号”出现的问题,对“天鲲号”的护舷、系泊装置、装驳管等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型泥驳船配合“天鲲号”施工时“天鲲号”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瞳  王醍  杨东亚 《船舶工程》2019,41(7):16-22
基于目前世界上总装机功率20000kW以上的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资料,结合国内自主设计的、装机功率最大的“天鲲号”绞吸式挖泥船的设计与建造,对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主体结构设计,包括船体骨架型式,结构钢材选取,船体总纵强度的分析,船体振动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梳理,并针对该船型的结构设计关键区域,包括龙门架结构,桥架结构,钢桩台车区域加强结构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参考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微风化岩具有强度高、裂隙少的特点,绞吸挖泥船在挖掘时产能较低。为提高绞吸船施工产能、降低施工成本,以大连大窑湾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对新建出厂的自航式重型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开挖坚硬微风化岩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绞刀姿态、刀齿损耗以及横移摆动对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鲲号”在挖掘硬微风化岩时的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流体力学、土力学、疏浚工艺、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国内鲜见绞吸挖泥船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研制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依托“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的研制过程,对设计方案、控制功能、自动挖泥控制模式、挖泥系统模型、自动挖泥控制器等关键环节进行论述。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测试“天鲲号”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可以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与人工操控相比生产率提高15%以上。该无人操控自动挖泥系统提升了绞吸挖泥船自动化技术水平,开启了我国疏浚行业智能化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挖泥船     
《中国船检》2012,(12):69
文冲船厂接获一艘绞吸式挖泥船订单11月9日,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5000立方米/小时绞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看点:该绞吸式挖泥船总长102.9米,型宽21.1米,型深6.3米,设计吃水4.5米,结构吃水4.8米,最大挖深为30米,具有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高、技术性能先进等特点,为目前文船公司承接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绞吸式挖泥船。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日,由江苏海新船务重工建造的全球最大绞吸挖泥船"新海旭"从江苏海门起航,将远赴沙特阿拉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作业。"新海旭"由上海交通大学领衔研发,中交疏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研制,江苏海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江苏海新船务重工自主建造。"新海旭"的成功研制,是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丁勇  邬卡佳  曾庆松 《船舶工程》2020,42(12):48-51
针对自航绞吸船在艏部设置辅钢桩定位系统存在的影响航速等问题,“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提出了在艏部设置钢桩门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保持完整的艏部线型,减小航行阻力,而且还可以减小辅钢桩甲板作业空间。本文介绍了“天鲲”号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辅桩钢桩门结构设计,最后提出了辅钢桩门开闭油缸等关键设备的选型计算方法及选型结果。本文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辅钢桩门装置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7,(6)
浙江台州临海宏盛造船有限公司为台州市远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建造的3500立方绞吸式挖泥船“远东1”号最近下水,此挖泥船总长121.2米,型宽18米,吃水3.1米,最大挖深27米,每小时3500立方的产量,临海宏盛造船有限公司为首次建造,  相似文献   

20.
武昌造船厂在为长江航道局成功建造了3条1750m3绞吸式挖泥船的基础上,再次承接了1艘1750m3绞吸式挖泥船的建造任务.6月15日,武船已与长江航道局签订了第4艘1750m3绞吸式挖泥船的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