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益兵  杨燕斌 《船舶工程》2017,39(10):70-74
结合分析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了系统实施流程、技术和功能架构;通过开展状态监控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以及健康评估技术的研究,进行综合状态评估,实现船舶设备健康管理。最后,从数据采集、状态评估、性能预测和维修决策支持等方面对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船舶设备健康状态及趋势的实时知悉,并对使用、维修活动的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功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船舶设备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系统实施流程、技术和功能架构;通过开展状态监控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以及健康评估技术研究,进行综合状态评估,实现船舶设备健康管理;最后,从数据采集、状态评估、性能预测和维修决策支持等方面对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基于CBM的船舶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对船舶设备健康状态及趋势的实时知悉,并对使用、维修活动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功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船舶设备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3.
船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其寿命受到生产工艺、敷设环境和运行条件的影响,对船舶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地威胁,因此,对船舶电缆技术状态的正确评估极其重要。以提高船舶电力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船舶设备和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变周期的船舶预防性维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后,其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预防性维修周期应该相应变化.文中考虑维修次数对维修周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周期的船舶预防性维修模型,运用Matlab分析了预防维修周期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表明采用可变周期后,可以节省维修总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航运的发展,海上船舶朝着大型化、智能化及精密化发展,船舶设备特别是动力装备系统精密度越来越高,其故障定位及保障维修难度系数呈指数级增加,传统依靠人工经验的保障维修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船舶维修要求,高智能化、高可靠性及费用低安全性高的保障维修技术成为未来船舶动力装置维修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将其运用于现代船舶的动力装置维修数据平台中,对虚拟维修管理过程进行建模仿真,提高了维修保障数据平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船舶落后的传统维修理念,完善并优化设备的维修大纲和维护计划,引入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建立了基于PHM的船舶维修大纲的优化系统,并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平台和优化流程。以某航道单位挖泥船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剖析其全寿命周期维修性变化趋势,通过维修大纲的优化提高了船舶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相似文献   

7.
船用设备传感器是感知船用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重要装置,其可靠性对船用设备的健康评估和视情维修有重要影响。由于传感器故障模式多样,且缺少有效的可靠性数据,难以开展其可靠性评估工作。文章通过分析船用设备传感器的故障模式及故障机理,建立了各故障模式的故障模型和传感器的可靠性模型,给出了可靠性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并通过融合现场数据和退化数据的方法补充可靠性数据,提升了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精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船舶智能化已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传统船舶润滑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现状,提出智能润滑技术,并以智能润滑技术为基础设计出智能润滑装置。通过"在线监测、智能净化、故障预警"的智能润滑技术替代"离线检测、定期换油、事后维修"的传统润滑模式,实现船舶润滑系统的智能管理,全天候保证润滑系统的高质量油品品质,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保障船机安全性,提高船舶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熊寅 《船海工程》2002,(6):43-46
通过对本单位船舶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船舶设备管理体制的观点,即以可靠性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设备的可靠性为中心,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为船舶设备的全过程亦即对船舶从规划,设计、制造、维修直至报废的整个程序的管理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监督等,同时指出了各阶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船舶安全可靠航运,建立了一种大型船舶电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及故障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船舶电机生产制造工艺流程数据和接收设备运行维护数据,可以实现对船舶电机设计制造、运行状态监测、维修服务等全过程进行数据管理,从而有效实现船舶电机运行状态监测、故障及其前兆诊断分析、远程辅助现场维修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装备维修是生产制造、作业运转的基础,特别是在船舶、航空等领域。由于在维修过程中装备结构复杂、维修人员经验技术不足和缺少直观维修手段导致容易导致维修效率低下和操作出错。因此,通过研究基于增强现实的装备维修方案,直观交互地进行维修作业,能够有效地提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由于装备体型较大,结构复杂,给跟踪定位带来了新的困难,针对实际的工程需求,创新性地将主流方法进行结合,提出了多Marker和ORB-SLAM混合跟踪的方法。通过二次调整多Marker定位结果的动态权值,提高局部定位维修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比较现有的特征点算法,选择ORB-SLAM作为方案,实现全局的定位和导航,对维修过程给以指导,并设计开发装备诱导维修系统,为大型复杂设备地维修提供了通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舰载通信安全设备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通信安全设备是舰艇的重要通信设备,担负着海上舰艇与各种信息平台之间重要信息的加解密及传递任务,是保障海上作战指挥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效能分析及评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针对舰载通信安全设备的自身特点,通过对设备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分析,建立了舰载通信安全设备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舰载通信安全设备效能评估方法,实例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设备的设计、研制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某型舰用柴油机虚拟维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备信息化保障是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设备维修保障方式已无法满足部队信息化的要求。基于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和YB系统开发平台,设计了某型舰用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建立了该型柴油机的三维模型和拆卸维修决策数据库,实现了该型柴油机的虚拟现实,拆装维修的指导和交互操作,柴油机维修数据和备件的管理以及维修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舰船电磁兼容设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对现代舰船EMC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提升舰船电磁兼容仿真预测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完善电磁兼容考核评估方法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用的电磁兼容控制装备,才能主动应对新形势下舰船装备发展新趋势所提出的电磁兼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大中型水面舰船维修保障能力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现代装备工作理论,在对国内外大中型舰船维修保障方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未来信息化战争舰船维修保障需求出发,对舰船装备维修管理模式转型、信息化建设、设施设备系统配套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中小造船企业承接修造船业务的门槛,基于现有移运方法的局限性,设计一种移船工艺装备。介绍该装备的总体设计方案,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给出船舶移运的具体流程。船厂实际应用表明:该装备安全高效,可将船舶平稳地从水中移运到陆地维修改造或从陆地直接移运下水,移运时间相比进船坞时间节省80%左右,工作效率提高约4倍。该装备技术填补了国内10 000 t级以下船舶无需进船坞便可进行有效修理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婷 《世界海运》2010,33(6):37-39
中国拆船业在绿色环保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已成为国际船东进行船舶拆解的首选,但受南亚等国拆船企业拆解水平、落后低标准设备的压力,在价格竞争中受到一定的制约。中国拆船企业应当把握市场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绿色拆船领域的优势和实力,采取措施规避不利因素,使中国拆船业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Ship impact against offshore floating wind turbine (OFWT)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major haza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FWTs.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OFWTs under ship impac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This paper addresses a stud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an OFWT in ship collision scenarios. Firstly,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xternal mechanism of ship-OFWT collision scenario is developed. Secondly, this model is combined with an in-house programme, DARwind,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s of whole OFWT system in time-domain. With the newly combined analysis tool, simulation cases for different scenario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s of OFWT system, including the cases of still water condition, wave-only condition and wind-wave condition. It is shown that in still water condition, the ship impact will more obviously change the responses of motions and mooring system, compared with those in wave and wave-wind conditions. In the wave-only condition, these motions responses of platform are suppressed by wave effect, but the tower vibration and tower top deformation are sensitive to ship collision. For the wave-wind combined condition, the motions increment in surge and pitch due to ship collision becomes smaller than that of wave-only condition, but yaw motion has a considerable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the blade tip deformation increment due to ship collision are analyz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edgewise tip deformation got more obvious increment than that of flapwise. To further asses the safety of OFWT, the acceleration at nacelle are analyzed because some equipment might be sensitive to accelerat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even though the OFWT structure doesn't get critical damage by ship impact, the equipment inside may still fail to work due to the high value of acceleration induced by ship impact. The research outcomes can benefit the safety design of OFWT i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故障模式效果和影响分析(FMEA)是应用在工业可靠性分析领域的一项成熟技术,但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还是空白。高速客滚船是一种事故多发的船舶,因此对它进行可靠性分析及综合安全评估(FSA)有重要意义。探讨了FMEA和FSA之间的关系,介绍了FMEA的概念并详尽阐述了该方法的分析过程,根据大型高速客滚船的实际情况,指出其应用在此对象的技术路线及相关注意事项。研究表明:应用FMEA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速客滚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