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梁工程预应力结构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可有效建立结构预应力体系,避免传统张拉弊端,提高预应力张拉精度,大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先张予应力梁的质量应从张拉设备的选择,材料,锚,夹具的采构,检验,张拉支座的设计,予应力筋的张拉,放松,混凝土浇筑,蒸气养生减少予应力损失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拉台座是先张法施加预应力的设备。它承受预应力筋在构件制作时的全部张拉力,张拉台座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随着先张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径梁上的应用,将梁从预制厂运至施工现场的运输条件受到了限制,且运输费用大大提高,这将限制了大跨径梁的推广应用,使桥梁结构始终处于不经济状态。为此,以上跨铁路立交桥预应力空心梁施工为例,介绍施工现场整体槽式台座的设计与应用,该张拉台座设计张拉力为500t,纵梁长度138m,以生产30m跨径宽幅空心梁为主,适用于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张拉,能满足目前城市桥梁和高等级公路桥梁此类跨度的桥型结构的施工,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大运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实例,介绍在施工中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板张拉力与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及张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并提出对规范中规定必须两端同时进行张拉的不同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因此,在预应力张拉前,需对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智能张拉技术已在全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普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操作随意性问题,但也存在智能张拉设备故障和性能劣化以及由于同步控制计算模型缺陷导致的难以真正同步张拉等张拉质量风险问题。针对这些智能张拉质量风险问题,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张拉:云张拉。云张拉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基于Hadoop的云张拉系统,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模型及基于神经网络的PID同步张拉控制模型对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自动化精确控制及故障实时诊断,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桥"ZQ2000云张拉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智能张拉设备故障和同步控制质量风险问题,消除了预应力智能张拉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7.
确定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张拉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系杆拱桥吊杆索力张拉值的计算方法,使吊杆经一次张拉后索力就可达到目标值.分析时分两步计算:根据终张拉前需上调的线形来确定张拉的目标值;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对整个吊杆终张拉过程进行模拟,根据给定的张拉顺序和索力目标值经过多次迭代反算其张拉值.按照该张拉值和张拉顺序一次性张拉完成后,全桥各吊杆索力实测值与目标值相吻合,线形也与设计值接近.该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拱桥和斜拉桥.  相似文献   

8.
主要总结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对张拉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处理办法,使预制T梁的张拉结果达到预期的效果,为高速公路预制T梁的张拉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二次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的结构特点和张拉工艺,并对二次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二次张拉中采用张拉杆连接锚毛杯整体拉起力筋的张拉方式进行张拉,能更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永存预应力值。  相似文献   

10.
李灵得 《广西交通科技》2003,28(6):63-64,67
从后张法的选择、施工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简述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包括张拉顺序、过程控制(张拉程序、理论张拉伸长量计算)、压浆封锚的全过程,和后张法施工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后张法在高架立交桥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