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利清 《桥梁建设》2006,(Z1):98-100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防止、减少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控制原则,并具体分析了某32 m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保证该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袁忠贵  刘昕 《中外公路》2003,23(6):35-37
介绍了荆州长江公路大桥PC(预应力混凝土)肋板式结构主梁施工过程中的裂缝表现形式,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主梁在动态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某特大桥一桥墩右幅拱座基础项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裂缝,本根据现场踏勘了解到的情况,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结构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裂缝的处理意见和其余拱座基础施工时的注意事项,避免了同类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桥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其影响因素有荷载、温度应力、混凝土自身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混凝土振捣养护等,且多种影响相互作用.按裂缝产生的原因,系统分析了桥梁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各种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箱涵在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缝,其影响因素有:温度应力,原材料质量,地基不均匀沉降,模板支撑不稳,结构配筋,混凝土振捣及养护达不到要求等。针对东深疏水箱涵侧墙裂缝产生的原因,改进了施工方案,加强了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消除了裂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PC(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中,0^#块混凝土最容易产生裂缝,并影响整个上部结构施工,因此控制其裂缝产生发展非常重要。该文对—PC连续箱梁桥0^#块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裂缝处治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大量应用,但因其抗拉强度低,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控制不力,容易产生裂缝。现先论述一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接着,着重针对某全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其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水泥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混凝土的结构组成、承载能力、周围介质等方面入手,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找出与之相关的因素,如基层的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及施工温度等。得出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控制,如提高土基及基层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水泥和骨料的品种、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施工、加强养护等,可减少或避免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铁罗湖站主体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斌  苗威 《交通科技》2004,(3):74-76
分析地铁主体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从工程设计、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深圳地铁1号线罗湖站工程在主体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施工中裂缝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分层混凝土收缩、支架沉降、温差等方面,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顶板裂纹成因进行分析,获得造成混凝土开裂的主次原因,并结合现场试验,分析裂纹对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管鹤楼 《中南公路工程》2012,(3):162-164,238
在悬臂浇筑预应力砼箱梁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的一项质量通病,文中对不同种类的裂缝产生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施工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施工过程箱梁腹板斜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双室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施工过程中,箱梁腹板的下部出现斜裂缝。从设计、材料、环境温度、施工方法几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箱梁腹板进行局部受力分析,得知不张拉竖向预应力筋而继续悬臂挂篮施工,是造成腹板下部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张拉前面节段竖向预应力筋,以后须先张拉前一节段的竖向预应力筋,才能移篮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对现有裂缝,观察确定其不再发展,即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4.
某桥为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梁拆模后发现梁底出现大量裂缝。为查明裂缝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桥梁的影响,对主梁进行了检测评估,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结构检算。检测结果表明:主要病害为箱室空腔下方底板存在横向及其他走向的裂缝,综合桥梁检测和检算结果分析可知,箱梁底板裂缝并非是由预应力损失而导致的梁体开裂,可能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养护措施不当、支架变形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对箱梁的结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的耐久性。对裂缝维修处治后,动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本桥受力状态良好,校验系数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因加载而引起的新裂缝以及旧裂缝扩展。  相似文献   

15.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存在的主要病害是跨中下挠过大和箱梁梁体裂缝。本文对跨中下挠过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施工控制中线形控制的方法,然后用恒载零弯矩理论给一座已建的95 160 95m连续刚构桥重新配置预应力束,并对原设计和恒载零弯矩配束从内力、位移、预应力筋用量三方面作一比较, 最后提出了控制跨中下挠过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王法武  石雪飞 《公路》2006,(8):72-76
目前国内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存在的主要病害是跨中下挠过大和箱梁梁体裂缝。本文对跨中下挠过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施工控制中线形控制的方法,然后用恒载零弯矩理论给一座已建的95 m 160 m 95 m连续刚构桥重新配置预应力束,并对原设计和恒载零弯矩配束从内力、位移、预应力筋用量三方面做一比较,最后提出了控制跨中下挠过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廖菲 《世界桥梁》2012,(2):51-54,68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第一联为(121+5×168+121)m单索面连续钢桁结合梁斜拉桥,第二联为(121+3×120+121)m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该桥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纹,以主桥6号墩承台为研究对象,分析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中控制裂纹产生的相应措施:首先通过试验选择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通过对承台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工计算分析,得出合理的冷却水管布设方案及温度测点布设方式;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采用"外部保温、内部降温"的冬季养护原则进行养护,并实时测量各测点温度。结果表明:该承台养护完成后,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纹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梁立农  韩大建 《公路》2007,(2):59-63
以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存在开裂、下挠过大等病害为对象,研究病害的主要成因和对策,试图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新思路,即引入斜拉桥施工监控原理,对影响其应力、位移的主要因素,即自重、预应力摩阻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等进行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监控,并根据参数识别在施工阶段对预应力束进行股数调整,在使用阶段利用体内和体外备用束视监控情况进行内力调整,从而提高梁体的抗裂性能,达到有效预防混凝土梁桥常见的梁体开裂、跨中下挠过大等病害,文中对珠江大桥的设计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盖梁结构在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其张拉端部出现开裂为较为常见的病害。该文分析了预应力盖梁端部裂缝的成因,提出了裂缝预防处理措施和设计的优化,其所得结论和建议对同类结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