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乡村公路网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岳臣 《公路》1996,(4):44-48
县乡公路的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用科学、求实的方法和手段,规划出农村公路网,以使公路建设与乡村工农业生产、村镇布局、经济发展等相适应,并起到促进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对贫困旗县公路建设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适应国家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从而推动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路密度是区域公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公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基础设施而满足交通需求的直观指标。因此,在研究公路建设发展的问题时,无论是现状评析,还是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确定,大多都引用了这一指标,然而,由于我国公路交通发展普遍滞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制约,公路密度合理标准判定的困难,导致很多人在对这一现象研究时产生这样一个思维误区,总认为公路建设与发展应使其覆盖面越大越好,甚至简单认为提高公路密度是公路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因此,针对计算公路密度比较更能反映客,观实际,更加合理化,充分认识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定量把握公路密度与社会经济经济变量间关系等等,都需要作出明确回答,本文即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变交通落后状况,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拓宽公路建设投资渠道,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是保证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为了尽快改善当前公路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加快公路建设的速度,这种速度应该是工程质量和效益好的速度。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笔者就几年实践体会,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仅共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路网建设发展规划是用来指导公路建设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全局的总体性规划。它对指导公路建设应具有一定的法规性。搞好公路网规划工作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公路网规划工作中遇到的资料收集、县乡道路路网规划、建设资金及路网规划的政策保障方面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燕  李洪修等 《公路》2002,(4):101-105
公路发展规划是公路建设的前提和依据,面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山东省未来年高等级公路进行规划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交通监控系统总体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市公路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到2000年底公路密度达到了0.92km/km^2,特别是上海将实现高速公路建设“153060”的目标,为上海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根据上海市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发展需要,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ITS的发展趋势,描述了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交通监控系统总体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晓 《华东公路》1994,(3):40-41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公路交换又是整个交换运输系统中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我国沿海公路交换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公路交换的现状仍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仅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对沿海公路交换发展问题作一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为城乡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方便快捷的农用车一方面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法上路行驶,也引发了许许多多的恶性交通事故。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农民约占70%。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除了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外,在农民中有三种心理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乡镇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青浦水乡交通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出行条件,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路路面施工工艺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是进一步加强县际、县乡、乡村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区域公路网络通达深度和通畅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主要措施 。  相似文献   

13.
周伟  马召辉 《公路》2004,(8):127-132
公路建设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是否满足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直观指标。本文在全面阐述区域公路建设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系统归纳了区域公路网建设规模的增长规律 ,分析了公路建设规模经历发生、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 ,论述了我国西部大开发对交通建设发展的要求 ,以及在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超前性、大趋势下的多阶段性、弹性系数的衰减性等几个典型的变化特征。这些成果 ,对明确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发展目标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继续加快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达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长江 《公路》1997,(3):32-33,7
什邡市地处川西平原北部,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此,全市人民已经了以得共识,鉴于地方公路在全国公路交通网络中的特定地位,筹集建设资金困难较大。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与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自治区区情特点及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网络发展的战略和重点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加快公路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划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并论证了高速公路为区域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圈形成等观点探讨了公路建设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及国土利用效率一体化的决策思路,对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构建吸引外资的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圈的形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涉及到西部区域经济在经济不均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很快。但是还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乡镇公路标准低,通过能力差,严重的影响着城乡物资交流,更有碍农村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乡镇公路的技术改造就显得更加迫切了。就以我县的情况为例,试谈乡镇公路技术改造的途径。我县乡镇公路状况是: 1.标准低,通过能力差。我县的乡镇公路都是在原来的大车道的基础上,通过历年的公路整修形成的低级公路;即没有通过测设,也没有通过正式改建。在车辆较少时,还可以维持通车,当交通量稍有增加时,就出现坑槽、翻浆等等,严重时造成阻车。 2.危桥危涵多,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通车。由于受资金的限制,乡镇公路的大量危桥危涵无法解决。有的应该修桥而修了涵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建设是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对德国的公路建设水平、机动化程度、交通运输政策导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为发展交通运输提高运营效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发展规划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公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路建设将产生公路产业带,其以自身独有的方式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直接影响作用。伴随公路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因交通具有不同可达性,区域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等方面都存有极大的差距,致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长期存在。为此,本文主要对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规律、影响效益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公路》1994,(2)
1积极推进高等级公路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3年,预计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M630km,其中高速公路318km,一级公路918km,二级汽车专用公路147km,一~般二级公路7648km。这些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我省公路的技术等级有了较大的提高,公路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乡建设面貌,促进了对外开放。但我省公路建设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根据省委、省府确定的今后20年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省厅确定了我省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即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