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赵太东 《隧道建设》2013,33(3):237-241
为了降低在地铁保护区内施工对既有地铁的影响,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结合南京地铁中胜站-元通站区间运营地铁隧道监测实例,阐述了在地铁保护区内南京明基医院基坑开挖时,在隧道内布置沉降监测点,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确定监测基准点及报警值,采用电水平尺实时自动监测和分析沉降曲线,并定期与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实践证明,电水平尺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监测过程,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某基坑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该基坑工程加强了监测手段。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准确地掌握了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保证了基坑的稳定。本文介绍了监测方法、监测项目、检测数据分析和通过分析对开挖工作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浅谈明挖隧道中的基坑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坑监测作为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基坑工程施工中。该文结合广州市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岸上段深基坑施工,介绍基坑监测在该工程中的运用,总结了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深基坑施工过程现场监测的重要性,并以上海市地铁四号线长阳路车站基坑工程为实例,通过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支护结构和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最后,文章还对深基坑施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下沉式立交隧道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广东佛山市佛山大道季华路口下沉式立交隧道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支护桩之间支撑轴力进行监测的技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监测信息及时采取施工措施,确保了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全地下式泵站基坑工程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基坑工程进行监测的必要性;然后着重讨论了基坑工程中安全监测的目的、原则、内容、流程及数据处理分析的步骤、方法,并给出了保证安全监测质量得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盾构始发井基坑的施工监测结果及分析.对连续墙变形、支撑轴力、地面沉降、土体变形、地下水位等项目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连续墙侧向位移、土体侧向位移等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撑安装顺序、局部增设临时支撑,从而有效控制了连续墙变形,保证了基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安某深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的桩后土体位移的监测,分析了基坑不同部位桩后土体沿垂直坑壁方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开挖使地应力重新分布,引起桩后土体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沿垂直坑壁方向的位移呈现较明显的抛物线形阶梯状变化,位移速率波浪线形变化;基坑内降水会引起周围土体往基坑方向位移,不合理降水既使桩后土体位移增加,还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对于类似基坑工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佘有光 《公路》2012,(4):260-264
过江公路隧道基坑工程的监测实例鲜有报道,从地质概况、支护设计、监测方案、监测成果分析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基坑组合支护结构的监测实例,得出若干有益结论,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坑变形监测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利用测量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遇见事故或险情,以便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莞惠城际GZH-6标段为例,对基坑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控制基坑变形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1,66(10):90-93
针对传统滑坡变形监测方式存在的人工成本高、监测频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滑坡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监测数据的全天候自动采集、无线远程传输、自动化处理与分析。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某国道沿线滑坡进行了地表位移监测与深部位移监测,通过获取滑坡监测点上的位移数据来分析滑坡的滑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为滑坡治理提供预警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必然会改变土体的原始应力场和位移场,从而进一步引起邻近地基土体内部产生附加内力和变形,这在软土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软土具有强流塑性和高回弹性,该类地质条件下基坑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隐患多且施工工期长。因此,在软土地区对基坑进行详细监测保证基坑工程安全顺利实施非常重要。以广州南沙地块项目深基坑开挖为例,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讨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层条件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其周边环境变形影响的主要因素,综合工程实际经验,提出在现行地方标准要求基础上,应延长对其监测周期,以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产生不必要纠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轨道交通的与日俱新,越来越多的地下项目尤其是基坑项目无可避免地会靠近既有或新建地铁区域.这就对有关地铁保护的监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现以杭州地区某基坑为例,重点介绍该项目施工期间,对地铁保护区范围内的隧道、车站等进行监测设计,以通过严密的监测,自动监测与人工复测表明方案的可靠,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监测频率较低、外部环境影响大等问题,依托某地铁车站基坑施工,采用固定式测斜仪来获取地铁车站基坑墙体深层水平位移,辅以人工监测定期校核的方式,获取不同施工阶段位移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考虑监测成本及现场实施的条件下,基坑施工监测中采用间距不等相结合的固定式测斜仪,能够更贴切地反映地铁车站墙体变形情况,且具有较滑动式测斜仪效率高、数据贴合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新郑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东西贯穿道路基坑施工为依托,采用工程监测的方法,对基坑工程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水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基坑支护方案下,基坑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以及地下水位均有相应变化,但都未达到警戒值。施工方案合理可靠,满足安全施工条件,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杨浦区松潘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泵站基坑开挖面积约1336m~2,周长约160m,开挖深度14.45m,局部15.70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二级。泵站基坑工程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四道水平支撑的支护体系,有效、准确、及时的自动化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公路隧道,需要对既有隧道进行实时的自动化监测。全站仪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三维测量设备,可较为方便的在狭长型分布的地下隧道内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全站仪的隧道自动化监测技术,探讨了隧道沉降、收敛、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与可靠性。从多个工程实例来看,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用于隧道的监测精度较高,可满足实时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越来越多,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而基坑工程恰恰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其安全、可靠常受周围环境、天气变化、施工技术等影响。现通过概述市政管廊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市政管廊基坑工程施工及检测技术,旨在为基坑支护设计者及施工者就相关基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课题,尤其在上海等软土地区,基坑实施风险较大,再加上高校校区建设特有的周边条件,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一系列基坑相关问题。基于具有高校校园环境、开挖深度较深、软土地质较差等特点的上海某高校一交叉学科楼基坑项目,针对性地进行了监测设计与实施。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未超报警值,从监测的数据总体来看在可控制范围内,围护结构相对稳定,无重大险情出现,采用其围护设计方案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