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内各城市先后进行了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对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模进行规划和设计,基于现代有轨电车客流预测改进方法,对其线网规划方法、选线原则进行分析,进而对现代有轨电车布置形态、规模计算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计算模型和方法,以期对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已有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的不同应用模式。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案例,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的补充、延伸、替代和独立应用的应用模式;阐述了在进行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与城市空间发展、公交系统及近远期结合等问题。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应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法国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规模大、运营模式成熟,且不同城市的有轨电车系统各具特色,形成多种多样的城市样本.结合法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采用统计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国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分布情况、系统制式、运营规模及建设计划.总结法国现代有轨电车设计与运营中配线特征、车辆场段方案、网络化运营等特点,为后续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特征、成本、环保、美观等方面,总结现 代有轨电车的优势; 结合墨尔本、巴黎等城市有轨电车 发展情况,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影响因素、应用模 式和特征。研究表明,城市发展有轨电车主要受乘客 需求、政策、成本效益以及城市环境因素影响。在大城 市,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应明确 有轨电车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关系; 在中小城市或卫星 城,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其 网络规模效益。我国既要从政策、税收、标准等方面制 定和完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规范,又要结合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和城市总体规划理性发展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我国有轨电车项目建设呈“井喷”现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新城区与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区。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的下发,大城市新城区和中小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高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需求将向有轨电车制式倾斜。明确有轨电车项目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与建设规模关系,按不同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与道路条件,分等级地提出合理的客流、系统能力、旅行速度等指标,以期使有轨电车项目满足需求,减少浪费,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公交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现代有轨电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现从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入手,结合其线路、车辆、旅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信号系统等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重点对路口信号优先控制系统、正线道岔控制系统、道岔区段列车检测设备等关键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探索在我国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下,如何采用合理的相关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新区发展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说明城市新区发展有轨电车的意愿更高、实施力度更大。据此分析新区形成的根本及其发展多阶段性特点、空间结构特点、产业特点、目标特点,总结新区发展需求,从现代有轨电车的系统延展性、路面轨道交通系统、投资建设、环保特性等技术点落脚,比较有轨电车技术特点与新区特征需求两者间的契合性,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区发展的适用性,同时对新区有轨电车的网络规划、线路选线、系统设计及融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对当前我国有轨电车的现状和发展的认识,探讨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和特征,进一步分析我国有轨电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的适用范围和分级标准,并论述分析中运量轨道交通的包含制式,及其有轨电车的量级特征和地位,探讨有轨电车的ILRT模式。在以上认识和总结基础上,提出有轨电车的规划理念和思考问题,谨慎把握有轨电车的定位、定量、定级,以及规模、环境、适用范围、实施条件,充分发挥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重点是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根据各城市的发展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分析论证,从而建立大、中、低客运量相互匹配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客运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的崭新模式.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适用性及与其适用的票制、售检票方式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 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 有轨电车在世界范围内经过了“新建—拆除—再建”的发展历程.1881年后的柏林,老式有轨电车是很受欢迎的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1908年,上海英租界也驶出了有轨电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老式有轨电车噪声大、性能差、耗电多的问题显现出来,而且在速度、舒适度和灵活性方面与汽车比较相形见绌,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衰落.许多国家纷纷拆除老式有轨电车轨道,为汽车腾出道路.如今,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与其他轨道交通相比,非常适合大中城市中运量交通发展的要求。根据现代有轨电车的自身特点和各城市的财政能力,可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模式进行投资建造和运营。从以政府投资为主和市场化投融资两个角度,分析6种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投融资模式和4种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操作模式及其优缺点,并结合某地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分析和推荐其适用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论述对当前我国有轨电车的现状和发展的认识,探讨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和特征,进一步分析我国有轨电车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合理的适用范围和分级标准,并论述分析中运量轨道交通包含的制式,及有轨电车的量级特征和地位,探讨有轨电车的ILRT模式。在以上认识和总结基础上,提出有轨电车的规划理念和应思考的问题,应谨慎把握有轨电车的定位、定量、定级,以及规模、环境、适用范围、实施条件,充分发挥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在规划和建设现代有轨电车时仍存在诸多争议,部分城市对有轨电车的理解仍处在对传统有轨电车的认识层面,部分城市在建设现代有轨电车时前期论证和基础工作不充分,造成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多但是落地少"的尴尬局面。为了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本文通过回顾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以及简要说明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结合我国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城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提出几点应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研究结论:(1)应重视有轨电车的前期线网规划和客流预测编制工作;(2)在前期设计阶段,要重视有轨电车线路敷设方式的研究;(3)要注重有轨电车路权选择方式的研究;(4)本文提出的几点思考可以运用到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结合对新吴区社会经济特征、城市规划、交通系统发展特征进行分析,论证了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吴区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新吴区构建以有轨电车为第二层次公交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轨道线网规划、城市发展引导、客流覆盖等因素,提出了新吴区有轨电车线网方案和分期实施方案,最后对有轨电车T1线先期线路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分析与规划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分析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交通性和特色服务性有轨电车的概念,并分析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围绕有轨电车的规划关注要点,在功能定位、合理规模和合理布局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舒适度高、低碳环保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对其特征研究和发展必要性分析,提出其在上海市的发展策略及发展规模,以弥补本市公共交通结构缺失,引导新城地区发展,提升其在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有轨电车因其环保、舒适、高效、低造价、高品质等特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尚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没有标准或规范予以指导,规划及设计体系不完善,有些已建项目已呈现问题。文章结合上海松江区规划背景及交通特征,阐述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的布局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适应性,为即将开展有轨电车规划及建设的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曼彻斯特现代有轨电车网络的建设背景、线网结构、运营组织、客流、票务、路权、车辆、多网融合等方面的情况。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曼彻斯特唯一的轨道交通模式,在其公共交通系统中承担着骨架线的作用,拥有英国最庞大的有轨电车系统。曼彻斯特有轨电车具有符合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布局的线网规划,高品质、差异化、多网融合的运营组织,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健康发展有轨电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有轨电车通常采用地面线路,其在城市道路断面中的布置形式以及在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对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和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有重要影响.对现代有轨电车路权分类、车道布置形式、交叉路口交通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城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最小发车间隔是确定现代有轨电车开行密度和运输能力的参数。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地面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最小发车间隔的确定与地铁、BRT(快速公交)等其他交通方式均有所差异。通过对道路交叉口、列车停站、列车折返及区间长度等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合理发车间隔,并对其运输能力与车辆配属进行了探讨,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