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藤本植物因其具有护坡固土、涵养水土的作用,可有效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成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的重要选择。文章介绍了藤本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优势,对广西大凭高速公路的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在边坡生态修复中应用的藤本植物品种,并针对其环境特点,探究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中藤本植物的应用要点,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岩石边坡生态恢复与治理技术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岩石边坡上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养分及水分条件,不能直接通过植树种草进行生态恢复,因此岩石边坡的生态恢复与治理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重点阐述了平乐至钟山高速公路K139 450~150 575路段的路堑岩石边坡采用喷混植生技术所进行的生态恢复与治理试验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试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此项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博山-莱芜高速公路苗山段的路堑岩石边坡的生态防护试验情况,对喷混植生生态防护的原理、护坡植物选择、植生基材配方、施工工艺及试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该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对高公路工程边坡生态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以高速公路管理区中的砌石边坡恢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高陡砌石边坡生态恢复设计依据进行分析,并对高陡砌石边坡生态恢复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探讨一种实践意义非常高的生态恢复技术。借此来实现提高高陡砌石边坡生态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态防护技术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兴起的工程技术,将工程与植物防护适当结合,利用生态环保的特点达到工程建设与环保兼顾的目的。科学分析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密切结合公路建设管理与环境,实现公路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常用技术,分析公路边坡冲刷失稳原理,总结阐述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建设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介绍生态防护技术在黄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并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公路边坡防护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仍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常见质量问题的探讨,指出植物生长基层滑塌、坡面冲蚀等常见质量问题,并对其补救措施进行简要分析,重点研究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通过直接喷播植草绿化与CF网绿化两种防护方式从深入分析,以确保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广西南友高速公路K131+050~K131+390处右侧上边坡为试验路段,进行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绿化树种的比选试验,介绍了参试树种的选择原则,分析了所采取的种植技术措施,并对各参试树种在不同试验点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进行了观察测定,筛选出适合砖红性土壤高速公路上边坡种植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岩石边坡绿化植物浸种催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用贵州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常用的7种乔、灌木种子,通过热水浸种催芽播种试验,研究不同浸种催芽处理措施下乔、灌木种子的出苗时间和出苗率。结果表明:针对不同树种的种子特性,采取不同的浸种催芽处理措施,可提早种子的出苗时间,缩短出苗期;不同的浸种催芽处理措施可提高乔、灌木种子的出苗率,但不同的树种其最佳的浸种催芽处理措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普遍存在着植物生长困难、绿化效果较差、景观效果自然维持时间较短、群落结构简单、无自我更新能力及后期养护成本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陡岩质边坡粘附性差,抗雨水冲刷能力弱,保土、保肥、保水能力不足。文章从高陡岩质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重点介绍了植生槽法、鱼鳞穴法、飘台法、挂网客土喷播法、新型植被毯法等几种近年较为常用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阐述了这些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可为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广西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C合同段的沥青拌和站建设实际,对路面拌和设备布设、安装、调试的技巧进行阐述,研讨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场站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岩)路堑边坡为对象,基于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开展了膨胀土(岩)边坡的土性试验,并针对边坡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坡脚矮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铺两布一膜、土工格栅柔性支护、土工格室柔性支护等多种不同土工材料的边坡支护处治方案。工程实施表明所采取的方案措施能经济有效地解决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3标K17+390~K17+590段路基滑移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该路段路堤滑移的主要成因,阐述了抗滑桩在治路堤滑移治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贵州省江口至玉屏高速为例,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优势,从造价、节能、减排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沥青混合料温拌技术与热拌技术分析比较。得出结论:采用温拌技术对路面造价影响较大,增幅达到60%~80%,节约能源消耗30%,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达到50%。因此,应着力研发一种价格低廉性能良好的温拌技术,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共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评价与整治措施研究》项目针对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事故率高、伤亡率大、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大量事故调研及资料调查,采用汽车行驶动力学、仿真计算等技术手段对长下坡路段的安全水平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文章着重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庐山西海高速公路)被批准为交通运输部“安全绿色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章从旅游公路的功能和景观特性分析着手,基于文化与公路景观的关系,调研分析了庐山西海高速公路旅游文化景观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公路人文景观规划应重点提取当地的人文信息、旅游特色及佛教文化资源加以应用,并对部分设计案例和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山区高速公路高桥墩建设中采用高墩盖梁抱箍法施工技术,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施工简便、周期短、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文章结合桃巴高速公路LJ8标头道水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墩柱盖梁的抱箍法施工方案,并通过受力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了抱箍法施工工艺在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介绍常用隧道塌方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厦蓉高速公路AT20合同段滚玉隧道的塌方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长导管穿越和CRD结合的塌方处理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及要点,探讨了方案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河北省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要求,以京哈高速公路京秦段为例对河北省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分层景观、景观节点、生态系统、产业廊道与文化廊道的建设是当前高速公路廊道规划设计质量的重要关键性影响因素;同时,强调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绿化,而是综合的高速公路品质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