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对称标准廓形设计的钢轨铣磨车无法满足特殊应用需求,针对曲线路段内、外轨廓形及伤损分布的非对称性,提出轨道曲线路段钢轨的非对称铣削方法,提高列车曲线路段的通过能力。基于非对称铣磨原理和最小二乘法,对非对称目标廓形进行等间距多段直线拟合,得到钢轨铣磨车非对称成型组合切削刃的空间布局;介绍非对称成型铣削所用可转位成型刀粒和大直径铣盘的设计方法,解决曲线路段钢轨非对称铣磨难题,扩大了钢轨铣磨车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朔黄铁路引进SF03-FFS型钢轨铣磨车,2014年世界首列用于重载铁路检测的高集成度综合检测车在朔黄铁路上线运用。钢轨铣磨车和综合检测车给朔黄铁路钢轨检养修提供了科技支撑,给优化检养修模式提出了新课题。本文探讨如何利用钢轨波浪磨耗检测系统、轨道巡检系统的检测数据指导钢轨铣磨车作业,并对其作业质量进行验收,同时总结钢轨波磨发展规律,探索钢轨修理的合理周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铁曲线段出现的钢轨波磨问题,利用车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转向架一系横向及纵向刚度、轮轨摩擦系数、曲线半径、超高、轨距、轨道横向及垂向支撑刚度等参数对曲线轮轨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当减小转向架一系纵向刚度可显著降低曲线段轮轨磨耗;(2)轨面摩擦系数由0.5降低至0.3,轮轨磨耗指数可降低约25%;(3)轮轨磨耗随曲线半径的减小呈指数式增长;(4)线路超高、轨距对轮轨磨耗影响较小,进而提出曲线钢轨波磨的防、治措施建议:(1)适当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提高钢轨硬度、加宽曲线段轨距和开展曲线轨道磨耗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缓解既有线曲线钢轨波磨;(2)优化车辆一系横向及纵向刚度、增大线路曲线半径、避免小半径"S"形曲线、设置曲线欠超高、降低轮轨间摩擦系数等措施,可对新建线路曲线钢轨波磨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钢轨铣磨车作业原理的基础上,对钢轨铣磨车的铣削刀组进行建模,并利用最优化理论及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出目标轮廓为60 N钢轨轮廓时钢轨铣磨车的铣削轮廓和铣削精度;建立铣削精度评价指标,从铣削范围、铣削刀粒数量、铣削刀粒样式和分段点设定等多角度,对钢轨铣磨车的铣削刀组进行优化,从理论上提高了钢轨铣磨车的铣削精度;计算出目标轮廓为60 N钢轨轮廓时铣削刀组的优化结果,给出优化后铣削刀组中铣削刀粒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5.
针对普速铁路长大隧道钢轨病害问题,使用钢轨铣磨车在西康线进行病害整治作业,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铣磨车对钢轨肥边、波磨、鱼鳞纹铣削的效果,分析在不同作业速度下铣削对磨削的影响。钢轨铣磨车对钢轨肥边、波磨和鱼鳞纹等伤损整治的效果表明其适用于长大隧道内钢轨病害修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钢轨铣磨车的牵引电传动系统,该牵引电传动系统驱动钢轨铣磨车低速稳定运行;通过水冷循环实现主变流器冷却,再利用风机把水冷循环的散热器和制动电阻的热量带走。实际应用证明,该电传动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钢轨铣磨车长时间低速、大功率运行的特点,满足钢轨铣磨车低恒速控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工况下液力传动三轴转向架钢轨打磨车功率寄生问题,从功率的角度推导出寄生功率的计算公式,得出三轴驱动车辆中寄生功率的影响因素、外特性以及寄生功率与轮径变化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对GMC-96x型三轴驱动钢轨打磨列车进行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因功率寄生现象导致的功率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证明采用液力传动三轴转向架的钢轨打磨车不安装轴间差速器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地铁6号线草房站—物资学院路站区间选择一段曲线段作为试验段,基于钢轨廓形和车轮踏面数据调查,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计算钢轨打磨最佳设计廓形.在钢轨铣磨和个性化打磨后设置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计算分析钢轨廓形变化、疲劳伤损发展、波磨发展等情况,对比钢轨铣磨和钢轨廓形打磨的质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钢轨廓形打磨减缓了钢轨疲劳伤损及波磨的发展速率,将打磨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地铁采用个性化钢轨廓形打磨是合理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宽频型调谐式钢轨阻尼器(Wide-frequency Tuned Mass Damper,简称WTMD)对抑制波磨和减小车内噪声的效果,基于WTMD设计原理及调频方法,通过前期测试得到钢轨波磨及噪声主频,从而确定WTMD型号,并在重庆地铁1号线双碑至石井坡上行高架桥曲线段进行了安装及现场试验研究,对同一半径(R=545 m)曲线内钢轨安装WTMD区段与未安装WTMD区段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安装WTMD后可以改善钢轨动力特性,在安装WTMD后车厢内1.5 m处噪声降低7.2 dBA;安装WTMD后钢轨在250~5000 Hz频带内的阻尼特性得到明显改善,钢轨纵向振动衰减率分别在垂向和横向分别最大提升约28倍(3150 Hz)和17倍(1250 Hz);该改造段内钢轨波磨的特征波长为40 mm,433 d跟踪测试结束时未安装WTMD的钢轨表面粗糙度级最大超出TSI 3095:2010限值达28 dB,而安装WTMD段无明显钢轨波磨现象,安装WTMD能够有效抑制钢轨波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钢轨整形技术的原理及作用;比较了钢轨打磨和铣磨的异同;重点介绍了用于现场钢轨整形的2类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京广线铺设60kg/m钢轨地段的24个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侧面磨耗的八年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牵引动力型式与钢轨侧磨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半径为646m的小半径曲线上两年多的钢轨侧磨试验及观测,揭示了曲线钢轨轨头侧磨的规律,发现了同一曲线、同一根钢轨磨耗的不均匀性,指出曲线钢轨非正常侧磨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造成的。阐明了中间轮对对钢轨侧磨的影响,且呼吁机务部门关心此事。文中叙连了为减步钢轨侧面磨耗从工务养护上采取的若干措施及取得效果,并提出下一步拟采取的设置欠超离、调整轨底坡、涂油、采用全长淬火轨及非对称打磨钢轨断面等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及车轮轮缘磨耗突出的问题,采用轮轨固体润滑技术,在广珠城际铁路进行轮轨减磨试验.通过对钢轨和车轮廓形变化的长期跟踪,研究固体润滑前后轮轨磨耗速率变化,得出主要结论:(1)更换在线热处理钢轨后,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寿命可延长1倍以上;(2)固体润滑对钢轨减磨效果显著,润滑试验期间,试验曲线上行...  相似文献   

13.
从钢轨铣磨车对钢轨进行作业的实际需求入手,阐述了设计一套铁屑收集、存储及排放装置的必要性。通过对装置功能要求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方式。对所设计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计算了铁屑仓的设计存储量。所设计的装置经过实际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近郊运输和地铁范围降低运营费和线路维修费变得越来越为重要。为此,德国Windhoff铁路设备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世纪90年代研制出处理钢轨表面的可双向运行车辆。该车打磨钢轨,可降低噪声,防止波纹形成等。为对全部铁路网进行打磨并使钢轨表而保持平滑状态,纽伦堡交通公司订购了Windhoff SF 50型钢轨打磨车。该车具有2个动力转向架,转向架中心销间距6400mm,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铁某型车转向架轴箱端盖固定螺栓频繁断裂,断口呈高周低应力疲劳断裂特征。文章通过研制安装测力螺栓进行测试分析,发现由钢轨波磨激励的车辆轴箱垂向振动是导致该处螺栓疲劳断裂的主因,整治轨道、改善钢轨波磨可以有效改善螺栓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6.
铁屑是铣磨车收集系统的运输介质.分析作为微观的个体(单个铁屑)和宏观的物料(一个工作单位时间产生的铁屑),对设计铁屑收集系统和铁屑收集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作用很大.从林辛格生产铣磨车的铣加工工作原理出发,分析微观的个体铁屑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随后在单个的铁屑参数基础上,计算出一段工作时间内排出的铁屑体积和质量,最后计算出直径为1 400 mm的铣刀排屑的参数.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任何直径铣刀盘的铁屑收集系统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轨铣磨车磨削加工作业环境恶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力外环-位置内环控制策略对磨削过程进行控制,实现恒力磨削控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内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力外环控制器,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对磨削力的无静差跟踪,系统还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鲁棒性,能够实现铣磨车恒力磨削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义勤 《铁道车辆》2000,38(1):44-44
转8A型转向架仅靠摇枕与侧架间的斜楔联系,靠斜楔的2个摩擦面定位,所以正位能力较差.在运行中,侧架与摇枕的各主要磨耗面磨耗极不均匀,恶化了转向架的动力性能,容易导致轴瓦端磨、轴瓦白合金前后裂等情形,从而产生热轴、燃轴等惯性事故,同时,也加大了转向架的检修修程,减少了转向架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厂、段修后的转向架做一些恢复性修理,提高其正位能力,保证其动力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新型铣磨车磨粉收集装置可及时、高效地输送磨盘打磨钢轨产生的磨粉,有效防止磨粉在管道中堆积。磨粉收集装置的核心是风机和风管。本文具体阐述了风机和风管的参数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各参数的相互影响,提出了收集装置设计中三个难点的解决方法:①整个装置中磨粉的高压输送,通过合理的风机和风管参数解决;②在管道中,高温磨粉通过高速空气输送被风冷;③黏着主要由潮湿和静电所致,磨加工产生的高温使潮湿的磨粉干燥,静电则通过加装除静电的导线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小半径曲线段地铁不同轨道结构对钢轨波浪形磨耗(以下简称“钢轨波磨”)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列车通过橡胶浮置板轨道引起的振动特性问题。选取某地铁区段进行波磨测试,其中包括普通整体道床直线段、普通整体轨道曲线段和橡胶浮置板曲线段。此外,以橡胶浮置板区段某一代表断面为例,测试其隧道内的振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主要出现在小半径曲线段的内侧钢轨,而其外侧钢轨波磨的产生和发展与轨道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橡胶浮置板轨道的外侧钢轨更容易产生钢轨波磨问题;内侧钢轨先产生波磨,并在继续使用的过程中向外侧钢轨传递;波磨在整体刚度较小的橡胶浮置板轨道内发展速度更快;曲线段外侧钢轨的不平顺等级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均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