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新的调车作业原理--“消逆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消逆法"从新的调车作业原理出发,探明了选编调车作业消除逆序的功能实质,在调车用线数受限和用线数可变的条件下可优化作业过程、提高调车效率,尤其适用于建有箭翎线车站的调车作业。它所提供的模型有较高的程式化水平和较强的系统适应性,有利于实现调车指挥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以某纵列式集运站为例,在分析其作业流程基础上,采用作业时分法、甘特图法、全日作业图法等方法对煤炭集运站到发线能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作业时分法是一种较为粗放式的计算方法,建议用于规划阶段及方案研究阶段车站到发线规模的核定;甘特图法和全日作业图法,能力计算结果更为真实可靠,在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实质性工程设计阶段),应采用甘特图法和全日作业图法确定车站到发线规模。  相似文献   

3.
高四维  高雅 《铁道学报》2006,28(2):11-16
以对口法的”减牵”优化为目标,引入“入线步长”的概念,在分析确定其递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遵循“入线步长”变化规律而形成菲波纳契数列的实质;通过研究“固定空元位”的合理取定方法,明确“取空区”的构成,发现其数量变化规律及该规律与入线步长变化规律的异同;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构建“减牵”入线结构、使对口法减少作业过程次数的优化方法,确定出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新的分布状态,体现调车作业量与可编顺组号数界限值之间更为准确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在不同作业过程实现“减牵”而出现的作业特点,确定出相对有利的“减牵”优化环节,从而减少入线结构备选方案,使优化进程加快。深化研究后,进一步提出“双减牵”优化的方法及其采用条件,使优化达到更高水平。用实例描述本研究给出的各优化过程,验证了优化结果。指出对口法和消逆法这两种主要的入线算法,在一定条件下经优化改进后而发生的趋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系统?)?是铁路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重要设备。针对?STP?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人机界面特点,从防止车列冒进阻挡信号、尽头线作业时的安全防护、防止调车作业中的超速、连挂作业时的安全防护、压信号调车作业的安全防护、越出站界调车作业时的安全防护?6?个方面对?STP系统在铁路调车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要求,需实现设计折返能力.以现状技术条件下双司机作业、单线折返为基本方案,提出基于CTCS2+ATO(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二级结合列车自动运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折返间隔计算方法.研究增加折返线、优化折返作业组织对提高折返能力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采用两线交替折返方案及单线折返方案来实现设计折返能力的技术条件和相关数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折返线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64 s,可作为自动折返技术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优化目标值;在双折返线交替折返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244 s,可按此制定自动折返技术调试期折返作业规程.  相似文献   

6.
信号“天窗”修制度的实施,是信号维修体制改革的一次科学尝试。但由于多年的传统维修体制和习惯性作业,仍然会出现各种违反“天窗”修规则的行为。对此,根据实践特点,对完善管理、规范作业谈几点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下落方案与入线结构的"契合性"及其优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四维  高雅 《铁道学报》2005,27(6):10-15
根据下落算法和入线算法的不同优化机理及不同选编目标条件下下落算法的本质差别,分析两种优化机理的对立统一性;侧重研究下落方案与入线结构的“契合性”及在其影响下选编调车最优解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在不同选编目标、不同组号构成条件下下落方案的选取标准和选取范围;实现调车作业主要效率指标最优条件下的充分“减溜”优化。研究表明,选编最优解未必来自所谓的“最优”下落方案,寻求最优解必须考虑“契合性”发生的优化效应。为此,提出多方案组合筛选方法,并用例子证明其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南宁南站能力现状,针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紧张、作业交叉干扰较多、驼峰解体能力不足、调车场分类线使用紧张、取送车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实行调度合署办公,站机一体化,加强车流组织,合理运用到发线,提高驼峰解体效率,合理利用分类线,提高取送作业效率等优化措施,并通过新建峰前到达场,增设峰尾牵5线,新建沙井货运中心等扩能改造工程,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随着渝黔、成贵、长昆、贵阳枢纽东北环、西南环以及贵开支线的引入,贵阳枢纽总图格局需进行调整。考虑到贵阳市城市规划特点,为方便旅客集散,贵阳站仍保留客运作业,作为枢纽内辅助客运站。贵广线如何引入引出枢纽,是否需要引入既有贵阳站,以及面临的引入方案选择、改扩建方案、站场设备布置与既有线衔接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广客运专线引入贵阳客站设计为例阐述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贵广线引入枢纽的方案进行分析,确定贵广线通过串接贵阳站之后利用客车外绕线引入枢纽。通过对贵广线引入贵阳站的几个改扩建方案的论证比选,确立贵广线采用平面接入贵阳站的方案,分析了到发线使用等问题,并提出了一般情况下客运专线引入既有站方案的选择原则:(1)在地形条件较好,其他制约条件较少时可优先考虑高、普速分场布置形式;(2)在受地形、拆迁等条件制约时可采用高架通过;(3)当制约条件较多且需要充分利用既有线时可采用平面接入方式,尤其对规模较大的中间站、客运站,采用平面引入时需充分研究方案的经济性与可实施性;(4)本研究结论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站方案的选择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货物运输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组成部分,从装车作业到途中运行的商务检查,最后到卸车交付整个运输作业过程,都离不开货运人员的辛勤劳动。货运人员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就能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因此,如何把住货物装车关、运输途中商务检查关、货物卸车关,充分发挥货运人员的"哨兵"作用,对确保运输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运输新形势下铁路中修的客观要求,现线路中修普遍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上海铁路局管内线路,特别是三条主要干线津浦线(蚌埠以南)、沪宁线、沪杭线普遍存在道床翻浆冒泥现象。这些地段的线路中修采用大型养路机械清筛作业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只有通过抛床才能解决道床病害。近年来,抛床在中修计划中占有了很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2.
乔司站地处杭州市郊,是杭州枢纽配合钱江二桥形成能力的重点工程。主要担任沪杭线、浙赣线、萧甬线、宣杭线及枢纽小运转的解编作业和技术作业。2003年车站日均办理车数6000余辆,其中有调车数为达5700辆以上,有调作业占97%以上,驼峰作业相当繁忙。车站自1996年开站以来,驼峰调车发生了6起事故,最近一次是2003年12月,前行车组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重载铁路的运输特点与设计要求,从作业站位置的选择、到发线有效长度的确定、到发线规模的核定、平面布置、道岔选型等方面,对重载铁路站场组合分解技术作业站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使点线之间、集疏运各系统间能力相互匹配,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以更好地服务于重载运输。  相似文献   

14.
非接触网专业的人员在线路维修时,其部分作业需组织接触网停电并挂地线。梳理了这类作业不同组织方式的作业流程,结合作业主体及作业组织方式列举了不同的作业方案。详细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从安全性、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线路运营初期和逐步成熟时期的施工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据采集卡在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电力机车整备线隔离开关的传统操作法存在不安全因素,根据安全整备作业要求,结合电力机车整备作业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利用机械联锁、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等技术,开发了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对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纵、电网的接地、登顶作业实行全程监控,语音提示诱导作业并画面显示现场作业状态.详细阐述PCI1756数据采集卡在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调车作业计划是铁路客运站到发线、客车整备线、调机、咽喉等设备的综合性使用计划,为直观分析计划编制质量,提前掌握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用迭代算法实现了作业车车号查找和调车的摘车动作合法性检验,基于AnyLogic软件,开发了大连站的铁路客运站调车计划执行过程仿真平台。实现了调车作业计划无实物自动推演,实时展示当前调车作业计划执行内容及调车作业状态信息,自动生成每钩作业时分数据,实现了调车作业实时数据的可视化,有助于提高计划编制质量,消除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详细分析客运站旅客列车到、发技术作业。把客运站到发线运用优化目标分解为方便旅客旅行、有利于保证行车作业安全与行车技术作业和有效地使用车站各种既有行车技术设备等三个子目标,并分别建立其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与分枝定界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依据某大型双线通过式客运站的实际数据,应用优化模型进行到发线运用实例分析计算,计算所得方案的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沪杭线维修作业 ,就大型养路机械夜间提速道岔维修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软件平台、组网方案、冗余方案设计以及数据流,体现出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取送车作业问题具有顺序和批次2个优化维度,根据客观约束条件和实际生产经验,设计取送车作业问题一般模型解的模块化构造方法。以满足取送车作业顺序偏序约束构造取送车作业初始顺序方案,以满足装卸区容车能力约束构造取送车作业调整顺序方案。为了满足相应放射枝不同批次约束、调机牵引能力约束、时间窗约束和提高调机运用效率,分别采用基于相异放射枝不同批次约束的批次划分方法、基于牵引能力最大化的批次划分方法、基于不必要牵引车组数最小化的批次划分方法、基于及时送车原则的批次划分方法和基于及时取车原则的批次划分方法,将取送车作业调整顺序方案划分为一系列有序的取送车批次。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生成的取送车作业方案满足铁路车站取送车作业问题一般模型的约束条件,使调机的运用和各装卸区的集中作业强度更为合理,使有效方案的生成效率比随机生成方法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