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 当前,国内玻璃钢产业竞争激烈,厂家在改进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注意了外观质量的提高。外观质量的首要标志即玻璃钢表面光泽度,光泽度取决于模具的表面质量。因此模具制作技术成为其关键。只有高光泽度的模具才能制造出高光泽度的玻璃钢产品。  相似文献   

2.
1、玻璃钢废边的切割 为获得整齐的边缘(如船体舷边、上蓬甲板外侧包边等部位),通常都在整体敷制时使玻璃钢超出模具边口而形成待处理的废边(必需注意,与模具边口处的增强材料要浸透树脂,以利切割)。废边的切割有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玻璃钢船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在粘结剂固化和表面清净以后进行涂漆。最近我厂采用国产原材料,成功地试制了带胶衣层玻璃钢船。玻璃钢船表面使用胶衣层能提高制品的耐气候性,耐水性和耐化学性,还能改善制品的表面性能。用油漆涂刷的玻璃钢艇体,表面油漆容易剥落,耐老化性能差。而表面使用了胶衣层则能弥补这些缺陷,延长了玻璃钢艇体的使用寿命,减少保养时间。对于制造厂来说,减少了油漆这道工序,缩短了建造周期。据统计,由于胶衣层能在模具内与玻璃钢艇体一次成型,省下的工时约占总工时的8%,一年节约下来的劳动工时是相当可观的。目前,此项工艺尚属初试阶段,现介绍如下,望与同志们共同探讨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玻璃钢船艇模具的特点和分类,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模具的制作过程,最后对当前玻璃钢船艇生产企业的模具水平作了评论,指出模具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海洋结构物沉箱吸附力的试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力是海洋和港口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力,一般是指位于海底软粘土中的沉箱或其他坐底式结构等建筑物,在起浮过程中,底面与软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吸附力是影响结构物起吊的主要阻力,研究吸附力可为合理选用起浮设备提供依据,对实际工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玻璃钢船艇生产单位常常会碰到用户对船艇提出的各种要求,在船长及艏艉变化方面也是经常遇到的。如所要产品批量较多,厂家会针对用户要求进行设计并制造模具,但当批量极少,用户又不愿支付模具费用时,生产厂家可利用原有的旧模具加以改造,做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船艇来,最常见的是利用原有模具增加船长,叫作船模加长法,也可利用两种模具通过加工,做出兼具两种船型特色的产品,可叫作移花接木法,例如全船基本尺度不变,仅改变船的首部。这种利用原有模具进行巧妙改造的变通方法,是节省造模费用的经济做法。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究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通过评审。以船上广泛应用的复合材料——缠绕型玻璃钢制品为对象,进行了超声波、激光全息、热扫描红外三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这三种检测方法都具有非接触、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玻璃钢产品的质量检测。超声波无损  相似文献   

8.
玻璃钢结构特点及其在造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钢与应用历史很久的木材或金属材料相比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结构材料。在三、四十年前,世界上有了第一艘玻璃钢交通艇。进入六十年代后,玻璃钢在造船上的应用有了比较快的发展,玻璃钢原材料的消耗量几倍或十几倍地增长。仅在日本,一九七三年造船的玻璃钢用量,就超过了二万四千多吨,为一九六八年用量的十二倍。一九五八年我国开始制造玻璃钢船。到一九七七年,各地船厂和玻璃钢制品专业厂共生产了约二千几百艘玻璃钢艇,其中包括快艇、巡逻艇、交通艇、工作艇、救生艇、赛艇、拖轮等,还  相似文献   

9.
玻璃钢船是靠模具制造的,什么样的模具造出什么样的船,国内外对玻璃钢船模具都十分重视。本文介绍了玻璃钢船模具制作工艺过程,对母模及玻璃钢阴模各工艺过程都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了各过程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要求并提出了实用检验方法。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石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制造母模的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沉垫式自升平台与普通插桩式平台相比,有着下陷深度浅、不用插拔桩等优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沉垫与海床接触面积过大,在回收沉垫时需要克服的吸附力也明显增加。为此,介绍一种新型的消除沉垫吸附力的设计方案。该新型的沉垫吸附力消除系统减少传统冲桩的布局,减少船员现场操作,且因沉垫和床腿非钢性固定,提出泵布置在沉垫上部,为今后消除沉垫吸附力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玻璃钢用作船体材料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我国曾建造了各种类型的船舶,比较大的客船有:安徽22m客船(1970年7月),40客位玻璃钢气垫船(1981年11月等,最大的是39m玻璃钢扫雷舰(1974年),在当时它是世界上仅次于威尔顿号扫雷舰的大型玻璃钢船。船舶标准化委员会于1981年颁布了CB/Z 180—80“船用玻璃钢制品手糊成型工艺”标准,它提出了:五个常用聚酯树脂的牌号和三种环氧树脂的牌号;常用的助剂包括引发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由于其优良的促淤保沙性能,其应用日趋增多。其广泛地使用于洲滩及整治建筑物边缘,起到促淤固沙、保滩造滩的作用,同时也被海塘防护等类型的工程所采用。目前其预制模具主要分为整体式模具和拼装式模具两种,本文通过模具拼装难度、构件成型脱模时间、成品表观质量等三个方面对两种模具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所适合的使用情景。  相似文献   

13.
浅谈船用玻璃钢的改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钢纤维增强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玻璃带、玻璃毡等)作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质地坚固,强度、硬度高,可以与钢铁相比,所以又被称为玻璃钢。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6,(2):181-186
吸附力是港口工程和海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力。然而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只是把吸附力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未能分析负孔压和黏着力各自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此通过模型试验,对拉拔速率和上覆荷载等因素进行研究,明确负孔压和黏着力各成分的大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土体在受压和受拉时,圆形均布荷载中心点下的孔隙水压力分布满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在相同含水率下,当拉拔速率较小时,随着拉拔速率的增加,吸附力增速逐渐变大;当速率超过一定值后,吸附力增速逐渐放缓。拉拔过程中,土体位移影响着负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位移越大,负孔隙水压力越大;位移越小,负孔隙水压力越小。吸附力和负孔压的发展随着时间成线性正相关,黏着力随着时间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ANSYS模拟潜坐结构吸附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软件分析结构物提升过程中淤泥质海床对结构物的吸附力,模拟结构物在提升力作用下土中的应力应变情况。结合ANSYS中的接触分析、单元生死,以及DP材料来模拟土体,分析确定极限吸附力的大小,并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构物周围土体在提升力作用下位移场分布变化及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时的复杂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仪表、电器、无线电产品中,有一些冲件不仅外形尺寸小,厚度较薄,而且多为有色金属制品,对模具间隙、凸凹模之间配合要求极其严格,给模具制造带来了一定困难。用组合冲模加工,实践证明也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试制了一种通用薄板冲模,经长时间工作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陈善群  廖斌 《船舶力学》2012,(3):203-217
根据Level-Set方法和VOF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耦合生成一种Level-Set和VOF的耦合界面追踪方法,简称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方法。CLSVOF方法利用Level-Set函数计算VOF体积份额,克服了VOF方法难以准确计算界面的法向量和曲率的缺点;同时又利用VOF体积份额修正Level-Set函数,克服了Lev-el-Set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有物理量的损失的缺点。用旋转流场和剪切流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CLSVOF方法相比VOF方法提高了运动界面追踪的分辨率,相比Level-Set方法实现了计算过程中的物理量守恒。运用CLS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两个多介质流运动界面算例,分别是自由剪切层问题和气泡在静止水体中上升问题.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可知CLSVOF方法能精确地追踪多介质流运动界面。  相似文献   

18.
玻璃钢船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产以来,船体建造都是采用手工层敷(俗称手糊)成型法,最多辅之以喷射法以代替增强材料中的短切玻纤毡,很少采用玻璃钢制品常用的模压、缠绕、注射等其他成型方法。这是由于船艇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批量不定以及某些设备投资过大等原因造成的。且层敷作业简单易行,投资少,十分适合体积大、造型复杂、需多次作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箱型沉垫地基吸附力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5):65-71
坐底式平台与自升式平台在浅海油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坐底式平台与沉垫式桩脚自升式平台的沉垫在坐底时与海底地基相互作用,产生地基吸附力,而极限地基吸附力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计算分析的难点。通过土体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场的非线性分析,提出大尺度箱形沉垫与海底地基吸附力的作用机理及计算方法,并对土体参数、上拔速度和沉垫底部开孔等研究,明确地基吸附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减小地基吸附力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玻璃钢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发以来,一直采用手糊成型工艺,这是由于船艇相对于其它玻璃钢制品来说,尺度较大,造型也较复杂,不适用于模压等机械成型方法。手糊法虽说比较原始,作业人员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