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现代船舶泵浦自动控制的要求以及特点,设计高性能的泵浦管理系统。在重点论述PLC控制单元中,选用西门子公司最新的S7-1200/1500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并以Elecworks作为制图软件,完成对泵浦管理系统原理图与S7-1200/1500PLC图纸的设计。该系统可以更好的实现泵浦故障时主备用泵的自动切换与顺序起动,提高泵浦系统自动控制的准确度及诊断能力,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船舶安全,需对大型船用泵组电气控制自动切换中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本文介绍大型用泵组电气控制设备自动切换故障排查的设计思路及工作原理,采用Labview控制系统使得运行泵和备用泵能自动切换。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运行泵和备用泵自动转换系统,着重分析船用泵组的自动切换和顺序重启,最后针对船用泵一个重要故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验证。结果表明,大型船用泵自动切换中电气控制故障排查系统同时系统具备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能强和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末期,西门子公司推出SIMOS-3机舱自动控制系统,配备有操作工作站、主机遥控、电子调速器、自动电站、机舱监测报警系统、设备过程控制、各类泵浦自动控制等,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控制系统,通过ARCNET网络通信技术,将机舱的主要控制设备连接在一起,操作工作站可反映主机、副机、发电和配电、锅炉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新光厂卧式“R”型蒸汽透平是为在油船上驱动货油泵、压载泵、鼓风机等而设计的。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使用记录,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当泵浦在船上作部分负荷运行时,效率的下降限制在最小值; ●甚至在泵浦卸载的鼓后阶段,由于充满  相似文献   

5.
熊欧 《舰船科学技术》2023,(19):151-154
为提升舰船机电自动控制效果,设计贝叶斯统计模型的舰船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现场设备层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利用贝叶斯统计模型检测运行数据内的异常值,并剔除异常值,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依据机电设备运行数据,确定机电控制向量;用户操作终端依据控制向量,生成舰船机电控制指令,经由传输层传输至现场设备层,利用执行机构按照控制指令自动控制机电设备。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采集舰船机电设备运行数据,并实现异常值检测,精准自动控制舰船机电。  相似文献   

6.
徐振华 《中国修船》2012,25(1):37-39
某5 100 TEU集装箱船在进行重要设备自动顺序启动试验中发生主发电机频率下跌幅度较大,恢复时间较长的故障现象,其间还伴随发生顺序启动后的主滑油泵自动切换到备用泵运行的异常现象.文章对上述故障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期望能对同行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水冷系统控制方法对设备温度控制不理想的问题,研究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监控装置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热量实时监测,使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置换成预警信号,水冷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信号的波动幅度检测发热设备的液冷板降温能力,根据端口热量计算需要的冷却液总量,利用热交换器降低循环水温,以此实现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自动控制方法下的设备温度保持在15℃以下,并且比传统控制方法下降了47.5℃。由此可见,所研究的自动控制方法更能有效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邹俊杰 《船电技术》2005,25(3):43-45
船舶电气设备的拖动控制中,泵组的自动控制除满足常规性要求外,还应具备避免短时压力波动而导致的误切换功能.泵的频繁切换会导致对泵的冲击、磨损并会引起泵轮的气蚀,导致泵的使用寿命缩短.而目前船舶电气教学中使用的泵组自动切换控制原理图对于该点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点改进意见,改进后的原理图充分体现了防止误切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赵辅国  董庆丰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2):121-124,132
机舱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对机舱设备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机舱设备运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经过中央冷却器冷却的淡水量,以保证淡水温度保持在设定值。在机舱设备中,该系统运行状态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船舶柴油机的技术性能和工作稳定性,而且还决定了机舱其他需要淡水冷却设备的工作状况,因此船舶机舱管理人员对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船舶机舱普遍采用的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详尽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作用原理,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以及该系统对机舱设备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系统故障隐患,提出了淡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保证系统故障时仍能保证淡水温度符合使用要求,从而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可对5万吨级散货船的主机和可调桨进行遥控的监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任一控制站控制主推进装置运行.柴油发电机和轴带发电机短时并车以实现不断电换车,负荷自动转移,自动分配.本船的自动化系统将主机、发电机、机舱报警、阀门遥控、液位遥测、机舱风机、货舱风机、机舱泵浦、电站管理和在港船舶自动监测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排水自动控制装置排水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船舶碰撞后应急排水自动控制装置。根据装置设计原理构建自动控制装置机构,针对结构将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分为3部分:1)设计装置传感器,采集水位信号;2)利用综合控制中心分析采集到的信号,确定装置启动策略;3)排水设备执行综合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进行排水控制。结果表明:利用本装置进行自动排水比传统装置进行自动排水所需时间要少13 s,排水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决大型舰船环状冷媒水系统多种工况运行时的水力平衡问题,[方法]针对该系统的形式及特点,搭建缩比试验平台,对系统各区独立运行、备用泵向各区供水、单泵及多泵联合供水等多种运行模式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各区用户支路的流量分配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位于舰船舯部的备用泵分别向其他各用户区供水时,各用户支路的实际流量达到设计流量的90%以上,其水力失调度为0.89~1.02;单泵向全舰供水时,用户试验流量仅达到设计流量的20.0%~37.1%,区间流量最大不平衡率均大于40%,存在严重的水力失调现象;对于系统多泵联合供水运行模式,双泵、三泵、四泵联合供水模式下的最优运行工况可满足舰船不同负荷下的水量需求,区间流量最大不平衡率小于15%,结果能满足工程要求。[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实舰运行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船用分布式单片机控制系统存在抗干扰能力较低的不足,提出船用分布式单片机自动容错控制系统设计,基于船用分布式单片机自动容错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外部连接的设计,实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依托自动容错控制系统容错算法设计、程序设计,完成了船用分布式单片机自动容错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提出的系统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运行提出的分布式单片机自动容错控制系统较传统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提升11.74%,适合于自动控制集成性高的船舶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船用泵组在故障时能实现主备用泵的自动切换,采用PIC控制系统,以软件编程控制替代大量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设计开发船用泵组的自动切换系统,以实现主备用泵的多地点控制,并使系统抗干挠强,精确度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5.
plc在船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台儿庄船闸运行自动控制和机电故障自动报警和查询的原理、硬件、软件、使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大型舰船环状冷媒水系统多种工况运行时的水力平衡问题,[方法]针对该系统的形式及特点,搭建缩比试验平台,对系统各区独立运行、备用泵向各区供水、单泵及多泵联合供水等多种运行模式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各区用户支路的流量分配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位于舰船舯部的备用泵分别向其他各用户区供水时,各用户支路的实际流量达到设计流量的90%以上,其水力失调度为0.89~1.02;单泵向全舰供水时,用户试验流量仅达到设计流量的20.0%~37.1%,区间流量最大不平衡率均大于40%,存在严重的水力失调现象;对于系统多泵联合供水运行模式,双泵、三泵、四泵联合供水模式下的最优运行工况可满足舰船不同负荷下的水量需求,区间流量最大不平衡率小于15%,结果能满足工程要求。[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实舰运行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船舶环状冷媒水系统冬季负荷特点,提出采用单泵及双泵供全船全年用户支路冬季运行2种模式。通过对该系统的仿真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船舶在冬季运行模式下的全年用户支路的流量分配、水力平衡特性以及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对单泵模式,任意1台水泵供水均能使全船各全年用户支路流量达到设计值的70%左右,支路最大不平衡率小于1%;在不同工况下,同一支路的流量最大偏差为7.27%~7.41%。对双泵模式,任意2台水泵联合供水均能使全船全年用户支路流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左右,且无水力失衡现象;在不同双泵联合运行工况下,同一支路的流量最大偏差小于5%。结果表明,对于船舶环状冷媒水系统单泵运行或者双泵运行可满足船舶部分负荷以及满负荷冬季工况需要,水力稳定性小于15%,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以通明船闸为例,介绍了杭甬运河上的船闸自动控制与监控系统,包括船闸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船闸运行视频监控系统、船闸过闸调度与收费系统.该系统保证船闸的正常运行,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监视,控制操作,自诊断和冗余切换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船舶电气设备稳定运行,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船舶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提升自动控制效果。利用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船舶电气设备信息,经由模拟扩展子模块处理后传输至处理器模块内;通过数字量输入模块采集船舶电力设备开关状态的数字信号,经由开关信号检测电路处理后,传输至处理器模块内;处理器模块采用中央处理器预处理采集的设备信息与开关状态数字信号;PID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依据预处理后的设备信息与开关状态数字信号,输出船舶电气设备自动控制量;数字量输出模块依据设备控制量,经由驱动电路与开关阀驱动电路,自动控制船舶电气设备及其开关状态;利用触摸显示模块呈现船舶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结果。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采集船舶电气设备信息,自动控制效果较优且无超调情况,具备较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对船舱内温度的自动调节能力,进行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一种基于PLC的船舱内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改进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设计两大部分,首先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进行船舱内温度自动控制算法优化,最后采用嵌入式技术对控制算法进行程序加载,采用PLC逻辑可编程芯片进行控制系统集成设计。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进行船舱内温度自动控制调节,控制误差较低,收敛性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