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一、碰焊法特点目前国内各电机厂生产的直流牵引电动机,电枢线圈与换向器的连接均采用传统的锡焊,(局部焊或整体浸焊)。然而从204电机和410电机的  相似文献   

2.
牵引电动机升高片采用纯锡焊接带来的弊病,很多资料都作了介绍。为了挽救纯锡焊接存在的加热时间长,热影响区大,线圈线脚处绝缘烧焦,换向器工作表面硬度降低,焊接质量难以稳定等缺点,我厂曾对开焊的电枢试验过沿升高片嵌线槽一侧铣槽的方法来加强焊接后的机械强度;对新嵌线的电枢,为了避免线  相似文献   

3.
ZQDR—204型电机是东风_2型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目前,该牵引电机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端头的连接,全部采用锡焊。由于制造和修理中的工艺问题,电机在运用中因焊接不良而引起的故障较多。轻者电枢绕组缩头,换向器过热变色、换向恶化和开焊甩锡。重者升高片顶部或绕组匝间短路击穿、电枢接地,绑扎钢丝或无纬带崩裂,电枢绕组甩出以致刮坏定子绕组等等。这些事故直接威胁运用安全,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实际上,焊接不良所引起的故障率是较高的,据我段74年统计,全年临修中落修牵引电机80台,  相似文献   

4.
我段用整体浸焊代替烙铁焊已有一段时间,实用效果很好,未出现过大故障。我们的方法是:在施焊前,先用一钢帽罩于换向器上,钢帽的上沿约离升高片60毫米,上沿带有斜口,斜口内填塞石棉绳,并用石棉粉与石膏水调制的混合浆封死。焊接前先把电枢置烘箱内予烘85℃、8小时。然后将电枢换向器端朝上放置,在升高片上刷松香水(松香与酒精混合液),让松香水充分渗透。用柴油喷枪加热焊锅,至焊锡温度为350℃并保持。将电枢换向器端朝下浸入焊锅,锡面高过升高片平面约5毫米。焊接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牵引电机是机车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机车功率的发挥.牵引电机的运用工况较为恶劣,在机车运行中,它不仅要承受强烈的机械振动,还要承受大幅度的电流变化及机车负载的变化.因此,牵引电机容易发生电机环火故障.环火发生时,电机发出巨大的响声和飞弧,轻则烧坏换向器的刷握,使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连接处的焊锡熔化,造成甩锡和电枢绕组匝间短路;重则将电枢绕组烧断、甩出,造成电机"扫膛"和换向器表面烧损等事故,其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与换向器间的连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机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这里所说的连接质量,是指绕组元件在换向器升高片内焊接是否良好,是否存在开路;换向片之间或导电元件之间是否存在铜毛刺或导电杂物而造成短路;绕组元件与换向片之间的连接是否存在差错。以往检测电枢绕组与换向器的连接质量,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测量片间电压,另一是测量换向片入端电阻。据此来判断连接质量。但是,在大、中型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中,为了改善运行性能,都采用了均压线。这些均  相似文献   

7.
NZAD—500型换向器自动氩弧点焊机及相应的焊接工艺,在一些单位直流电机生产中使用后,对于提高换向器的焊接质量,彻底解决锡焊的严重开焊问题,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直流电机大修时,比原来使用锡钎焊,不但焊接质量得到保证,并可节约大量工时、电力  相似文献   

8.
东风型内燃机车的ZQDR—204型牵引电动机通过科研、制造和运用部门十几年的努力,使得运用初期的一些惯性故障,如主极绕组、换向极绕组的接地断线和换向器升高片开焊甩锡等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电枢故障,如电枢接地、匝间短路和后支架断裂等,不但没有减少,而且逐年增多。由于牵引电动机电枢故障如匝间短路等会使机车产生机破事故,致使机车不能正常运行,经济损失大,修  相似文献   

9.
第五讲总装零部件的制修要求 1 电枢轴承 轴悬式牵引电机的电枢轴承是在十分复杂的作用力条件下工作的,这些作用力为:电枢质量的固定载荷;由于牵引力、单边磁拉力引起的可变载荷;电动机特别是电枢动力加速度引发的动态载荷;电枢的残余不平衡量引发的作用于电枢轴承上的载荷;其它因素(例如电机有关制造公差、齿轮传动装置的磨耗以及轮对与电枢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加速度)引发的作用于电枢轴承上的载荷.当然,在研究电枢轴承的工作条件时,还必须研究与电枢轴承正常工作配套的轴承盖、内油封、外油封和端盖相应部位的结构与工作条件. 牵引电机中常采用单列短圆柱轴承.单边传动时,为了使刷盒能正确地定位在换向器工作面上,即电刷既不超出换向器工作面,刷盒壁也能与升高片有足够的距离,在换向器端(前端)常采用止推式滚柱轴承,而在非换向器端(后端)采用无挡板的滚柱轴承.双边传动时,大、小齿轮均为斜齿,此时两端大、小齿轮上斜齿的倾角方向相反,从而产生方向相反的轴向作用力,使得在后端无挡板的滚柱轴承下电枢能自由地轴向定位.这种电枢窜动量保证了大、小齿轮的正确啮合,关于电枢窜动量问题将在下面专门讨论. 众所周知,电枢轴承是根据额定工作能力C来选取的,C值常列举在轴承的产品说明文件中.轴承外形尺寸越大,C值也越大,即  相似文献   

10.
电枢线圈是交流电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流电机的运行性能。根据在电机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确定了制约电枢线圈制造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对关键因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解决措施:线圈绕制优化;引线头成型工艺优化;检测方法的优化等,通过以上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措施,线圈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NBAD—500 型半自动氩弧点焊机(图1)主要用于牵引电机换向器升高片与电枢线组线头的焊接。即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护下,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将升高片与电枢线头熔焊在一起。这一焊接工艺对国内牵引电机来说是一种新的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直流牵引电机升高片和电枢线圈线头的连接都采用传统的锡钎焊工艺。运用证明,这种工艺方法是造成升高片开焊的主要原因。据调查,1972年,ZQDR—204牵引电动机升高片开焊的占修理电机的20%以上;1979年在我厂修理的ZQFR—1350牵引发电机和  相似文献   

13.
本装置是在Ax_1—500焊机上加以改造并增设换向器下刻装置及片压检查装置而成。它可对东风型机车ZQDR—204型牵线电动机电枢进行手动或自动氩弧焊接(H)、手动或自动电枢换向器云母槽下刻和换向片倒角(K)、手动或自动换向片间电压检查(P),同时亦可作为0~600安可调恒定直流电源或一般孤焊机用。  相似文献   

14.
东风型内燃机车204牵引电动机主极线圈很易断线,危害电机的正常使用和寿命,要求我们及时发现并及早处理。一、主极线圈断线现象运行中牵引电动机主极线圈断线后,在满磁场时,各组电机的电枢电流基本正常;在磁场削弱时,则三组电机分流不均,断线的那组电机,其电枢电流要比正常的二组电机大150~200安以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东方红型内燃机车上的风泵电机,换向器隔片烧伤是该型电机运行中的惯性故障。这是由于该型电机的定额工况为连续,而实际为断续工况,电机处于频繁的冲击负载下工作,使换向极磁路产生涡流,换向极磁通滞后于电枢电流,因而引起换向恶化,发生换向器隔片烧伤。这种换向磁通的滞后,一般可采用如下改蒋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牵引电动机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线头的熔焊,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为了加深对这一新工艺的认识,现根据有关资料把关于氩弧点焊的一些问题作一简单介绍,由于业务水平所限,错误难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简介东风_4型内燃机车ZQDR-410牵引电动机,其转轴锥部与主动齿轮之间是采用热胀装配,靠过盈量传递6118 N·m的扭矩。该锥部要求无拉伤、划痕等缺陷,与主动齿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不小于80%。而在我厂进行大修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该锥部表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重新更换转轴,将会造成换向器和铁心损坏,造价太高,所以我们以电枢为整体对转轴锥部进行了堆焊修复。 2焊前准备 2.1车削将电枢吊至车床上,将转轴锥部车削去1 mm左右(单边),以去除表面油污,消除划痕、拉伤等缺陷。 2.2工装设备电焊机选用AX_1-500直流弧焊机,同时配备烘干箱、焊条保温桶、电枢回转支承  相似文献   

18.
东风_4型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环火原因较多,危害较大。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轻者引起换向器表面结瘤、刷盒烧损、换向器表面烧黑及刷架联线绝缘烧损,重则引起电枢匝间短路、接地,甚至槽楔飞出。因此分析由电路引起的牵引电动机环火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仅就由走车电路中375和376号线间的ZC常闭联锁故障所引起的牵引电动机环火问题进行分析。从我段1991年统计情况来看,31台机车中因此发生的牵引电动机环火故障有三起。  相似文献   

19.
1.前言大宫工厂检修的电力机车中牵引电动机的故障占半数以上,其中电枢绝缘损坏为数较多,如图1所示。作为防止电枢故障的措施,建议更换电枢线圈。由于目前对电枢的寿命还没有充分掌握清楚,因而很难确定合理的更换周期,所以只能在故障发生后进行更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开展预防性的计划更换,大宫厂对迄今在MT52牵引电机检修中积累的数据进行分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我厂生产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其电枢线圈直线部分的绝缘结构如图1所示。从制造和运用角度看这样的结构,匝间绝缘比较薄弱。对地绝缘虽然采用0.05毫米的聚酰亚胺薄膜带半迭包三层,在电强度方面是足够的,但由于在嵌线过程中,因嵌线间隙小,往往容易损伤绝缘,以致经常发生对地击穿现象。线圈击穿后经过反复拆修,常导至匝间短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