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港口工业区污水的特点,从港口污水的筛选、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等方面对港口工业区污水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将污水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污水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保护了港口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落实交通运输部建设绿色港口的总体要求,加强港口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港口企业积极结合自身含油污水的性质特点,选择稳定、高效的双膜(UF+RO)处理技术,可有效实现港口含油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并以北方某港口为例,进行了港口含油污水UF+RO法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毛增辉 《世界海运》2023,(9):18-20+48
随着国家对水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沿海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成为重中之重。以长海水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陆岛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当前长海水域存在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备不齐、港口接收设施能力不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最后从地方政府、港口码头、海事监管部门、船检机构、航运企业等角度提出加强陆岛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某煤炭港口为研究对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将煤炭港口给水、排水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排水系统“海绵化”改造、含煤污水处理站扩能及工艺优化、生态水系建设及分类、循环水系统构建、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及智能化运行等措施,实现了煤炭港口“污水零排放、出水全回用、雨水能调蓄、水体能循环,兼顾生态景观,智能管控运行”,形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港口生态循环水系统,解决了港区过量含煤雨污水的问题,提升了港区的生态环境水平,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港航业的不断发展,船舶特别是靠泊港口的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已经引起海事和港口部门的重视。由于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设施不完备,大量生活污水任意向江河和港口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流航道和口岸。恶化港口环境,因此,对河流水体的保护工作得到了港航以及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工作成为海事和港口部门船舶防污染工作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散货港口所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暴雨季堆场内涝、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难点问题,进行散货港口绿色提升改造研究。以散货港口所面临环境问题为导向,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归纳总结出绿色提升改造方向。结合工程案例提出绿色提升改造具体方案,通过新建生态蓄水池构建港口水循环系统,可实现港区2 a一遇暴雨强度下雨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通过全过程污染控制,可有效降低港区粉尘浓度和噪声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研结果,分别从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化工废水、集装箱污水几个方面介绍分析了目前我国港口水污染及处理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港口安全生产预警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佘廉  李波 《中国水运》2002,(8):37-38
提出了一种能够监测、诊断、预控安全事故的港口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系统,旨在为港口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种具有实际运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港口安全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故障录波装置应用于供电系统变电站,可实现报文记录与故障录波功能。以某港口供电站故障录波装置为例,进行港口供电系统故障录波装置应用分析,并结合故障案例,研究故障录波装置在港口供电系统运行监测、故障分析及故障排查等方面的应用。实际应用表明,故障录波装置在港区供电系统的应用,可为港区供电系统的运行监测与分析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正>疫情期间,为密切跟踪港口生产动态,中国港口协会建立了全国重点港口生产动态监测机制,每周统计发布港口生产动态,在此基础上,编制汇总了《一季度重点港口生产运行监测与分析》一、一季度港口生产情况分析一季度,中国港口协会(协会)监测沿海主要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减少3.5%,其中,2月份减少4.9%,3月份减少4.4%。见表1。  相似文献   

11.
陈聪 《港口科技》2021,(1):4-6,15
针对港口含煤污水无害化处理和高黏度煤泥回收利用等难题,对港口煤泥回收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分析原有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煤炭装卸生产工艺,对排水沟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以坡代沟"的方式有效解决排水不畅、污水外溢等问题.根据含煤污水处理和煤泥回收需求,设计一种集煤水分离、煤泥抽搅、压滤回收等功...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08,29(3)
本刊从天津港获悉,于2008年4月改造竣工后的天津港南疆油污水处理系统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600t,比改造前提高一倍。该系统由总控室、混凝沉淀车间、处理车间和调节油、清水池组成。总控室大屏幕显示污水处理的全过程,自动分析当前处理污水的状态。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回用水标准,全部能够二次利用,可充分用于港口除尘。目前,天津港已具备11套污水处理系统,可处理生活、化学、油、煤等产生的污水,日总处理能力近万t,位于天津市企业单位之首。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煤炭中转港口的煤炭粉尘污染问题,基于港口无组织扬尘的发生和抑制机理、港区及周边粉尘污染物溯源模型,以及环境管理与决策平台设计,对港口粉尘污染溯源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煤炭港口粉尘污染溯源及环境管理决策的实施方案。本文可为全面掌握港区大气污染物来源及空间分布情况,精准定位污染位置,甄别区域污染贡献量,提升港口大气污染物监测、控制、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处理工作的性质,并通过对国内部分其它港口的相关做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解决海河下游水域船舶生活污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积聚在船舶舱底的污水是一种含油污水。这种污水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势必会导致对海洋、江河及港口等的污染。水域和海洋的油污染不但污秽环境,而且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及水生物的繁殖、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为密切跟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港口生产动态,中国港口协会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指导下,建立了全国重点港口生产动态监测机制,定期统计发布港口生产动态信息。在此基础上,协会编制汇总《上半年重点港口生产运行监测与分析》,供业界参考一、上半年港口生产回顾上半年,中国港口协会(简称协会)监测沿海重点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同比减少2.1%。从各月走势来看,随着国内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港口业务在经历了2月份最低谷之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7.
侯轶仁  杨祥国  陈辉  管聪  李睿 《中国航海》2022,(3):87-93+98
为解决目前内河船舶营运中生活污水排放实时远程监测问题,依据我国现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提出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生活污水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利用传感器协同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云计算技术开展基于云平台的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测系统设计。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由船载终端与岸基监测平台组成,系统不仅具备生活污水关键参数监测、违规排放分析与报警、违规排放量计算、移动及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PC)端的远程监测等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实现远程传输方式切换,避免因区域变化造成系统丧失监测能力。经过试验环境测试,系统稳定、功能完备、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港口大力发展,港口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港口环境监测作为港口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港口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当前港口环境保护和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下一步港口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梳理我国港口能源消耗统计现状,并以现有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报表制度为基础,构建我国港口行业能耗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规范港口能耗统计工作,完善港口能耗统计监测体系,促进港口行业节能减排发展。  相似文献   

20.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4):252-252
本刊从天津港设施中心获悉,计划投资4.7亿元的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区生活区污水处理厂预计2009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5万t。根据天津港生态港口建设规划,新建和改造的污水处理项目还包括东突堤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北疆功能港区污水管网扩建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