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江万年洲浅滩河段航道整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河源至惠州河段有4个重点浅滩,万年州浅滩是其中之一,该浅滩水文,泥沙及河床变化特征航运,取水,防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1个较佳的航道整治工程方案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实测的水文,泥沙资料以及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在对浅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各方面要求的航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航道工程中复杂浅滩的整治过程是浅滩段河床随整治建筑的施工而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对复杂浅滩整治工程中的工程变更控制是工程施工监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分析潮汐河网区十字交叉河浅滩的水力特性和浅淮形成原因,提出了使两河动力轴线靠近、缩短浅滩长度的整治方法,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放水冲淤与整治相结合治理綦江河口浅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綦江河口浅滩密布,水沙情况复杂,是航运的卡口河段,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提出利用拟建水库调节库容放水冲淤与疏浚,筑坝相结合的措施,对治理河口浅滩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套尔河河口拦门浅滩道的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尔河是注入勃海湾西南岸的最大河流,河道内具有良好的水深条件,但因河口存在拦门浅滩,给河道及其两岸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致命的障碍。本文综合实地勘测资料,对河口的动力地貌特性、浅滩成因与演变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河口潮流物模试验,确定了整治拦门浅滩航道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闽江口内沙浅滩是闽江通海航道浅滩段最长,水深最浅,碍航最为严重的沙质浅滩。二期整治要求水深达到-5.8m,乘潮通2.0万吨级海轮。文章主要介绍内沙浅滩整治工程方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与推荐方案实施后所取得的工程效果,并提出了继续增深治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连长兴岛马家浅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远 《水运工程》2011,(7):125-130
通过分析马家浅滩的沉积环境、泥沙来源、水下地形变化及泥沙活动性,探讨了马家浅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马家浅滩为砂质沉积物厚度超过10m的水下沙脊,浅滩上的沉积物颗粒较粗,分选性也很好.2)多年来马家浅滩的形状和位置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家浅滩水下地形处于稳定状态.3)马家浅滩泥沙大风浪作用下也难以发生全面推移,浅滩泥沙不会被大量掀起而出现大浪淘刷,因此马家浅滩可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姜长华 《水运工程》2002,(11):63-66
松花江三姓浅滩是松花江碍航严重区段,通过对该江段自然条件详细分析掌握全面资料基础上,精心设计,周密的施工准备,通过爆破清渣实验,定出具体施工方案,使三姓浅滩二期整治工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进出宝山港池的船舶经常在浏河沙浅滩上搁浅,本文就搁浅水域的水文、地理、航道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在没有清除航道的浅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鹏 《珠江水运》2003,(5):39-40
通过介绍固滩保槽法的原理及在山区河流浅滩整治中的应用,总结固滩保槽法的优势,展望固滩保槽法在贵州省山区河流浅滩整治中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侯极  周勤  张春泽 《水运工程》2017,(5):125-129
长江上游河段分布众多卵石浅滩,大多数属于碍航浅滩,通过对卵石浅滩形成条件的分析,深入了解浅滩的碍航成因,为航道整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基于对卵石浅滩成因与演变的分析,从泥沙起动机理和卵石浅滩形成的基础出发,导出了顺直过渡段卵石浅滩形成可能性的比降和河道宽深比的范围区间。利用大量的野外实测资料和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卵石浅滩形成是在一定的比降或河宽范围内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上下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弯道浅滩整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澜沧江V级航道中典型弯道浅滩——绣花滩的整治为例,分析总结弯道浅滩的成因及整治方法。为今后研究类似整治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虾峙门航道是舟山深水港域的主要通道,但对20万吨级的油轮有浅滩制约,文章仅就1991年9月的测量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对口外浅滩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烂山浅滩是横门口多叉汇流的宽浅浅滩,水流泥沙运动相当复杂,本文在详细 滩的动力、、成因、演变后,提出用围筑物调整中水河槽,以枯季平均高潮位为整治水位的整治坝工与疏浚相结合的整治方案,经数模和河工模型试验,达到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新洲水道两汊汇流口形态特征及汇流口浅滩年内年际间变化特征,探讨浅滩出浅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认为:新洲南汊汇流顶托对汇流口浅滩的影响是存在的,但不是主要因素,新洲南水道上深槽走向以及北水道入流的变化是汇流口浅滩出浅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汇流口浅滩治理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赣江南昌-吴城段浅滩成因与航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赣江西支水文泥基本情况,分析浅滩的形成原因,对1987-1992年进行的Ⅳ级航道整治以来,各浅滩的平均水深,航道宽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整治后滩群的河床断面形态与航道度的关系,分析整治工程对全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影响及江上游万水库对本河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浅滩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年航道整治的经验对西江中游航道整治的重点浅滩——界首滩的整治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航道整治工程重点浅滩的整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鸭窝沙浅滩扼长江口通海航槽的咽喉,1978年开始疏浚维护。辟为人工航槽。文章论证浅滩形成及不断恶化的原因及所采取的疏浚维护措施;并论证老航槽消亡,新航槽产生的周期性演变规律及确定新航槽选线的原则,和介绍新人工航槽的浚挖结果。  相似文献   

19.
《水运工程》2001,(4):89
松花江三姓浅滩是黑龙江水系中最著名的浅滩,位于松花江中游,哈尔滨以下 291~ 332km处,河段全长 41km,河道宽浅无明显深槽,河床底质坚硬复杂,是松花江干流的卡脖子浅滩。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洞庭湖双向水流浅滩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水流河段浅滩整治的原则,并应用到洞庭湖区白沙至茅草街河段航道整治中。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顺流、逆流水流流态,选择对冲刷最为有利的航槽,采取疏浚和修建整治建筑物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汛末水量冲刷主航槽,辅以疏浚挖槽,增加枯期水深,能够取得良好的工程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