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纤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可挠曲、不受电磁干扰、超高绝缘、耐腐蚀、频带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各工业与技术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光纤已大量用于汽车照明、多路复用布线系统以及汽车用光纤传感器中。本文仅简要介绍光纤技术在汽车多路复用布线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近年来,汽车中电气设备与电子仪器不断增长(大约10%~15%/年),导致一般扎线直径变粗,复杂性增加,使布线更困难且费用更高。现行汽车布线开始朝多路复  相似文献   

2.
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新亮  张建武 《汽车工程》1998,20(2):101-107
汽车的电子装备日臻完善,常规的点-点间的布线法使整个汽车的布线变得非常杂乱,对汽车的设计,制造,维护非常不利,本文对汽车中使用网络传便信息的必要性作了阐述,对一种较为成熟的汽车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就其结构和性能同其它网络作了进一步比较,此外,还对汽车网络技术在轿车悬架系统控制的应用研究作了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3.
针对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对传统汽车电路布线、控制方式、故障分析方法及检测方式的改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用于汽车布线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电子技术用于汽车布线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这方面的技术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导致车身布线庞大而复杂。据统计, 一辆高级轿车中,其导线长度可达2km,电气接点可达 1500个,因而汽车网络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简述汽车线束的3种布局方式,汽车研发设计初期3D仿真布线设计技巧及汽车线束3D布线设计过程中的要点、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汽车电气系统网络化技术及车身系统总线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传统点对点布线方法的不足,以几种数据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各电气系统之间连接和通讯为重点,讨论了汽车电气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车身系统的总线结构。  相似文献   

8.
汽车无线束单线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应用电子技术简化汽车线束方面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3种布线方式,指出汽车无线束单线控制系统更具有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日臻完善,常规的点对点布线法使整个汽车布线系统杂乱不堪的同时,也不能使汽车的整体性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为了信息共享、减少布线、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汽车总体可靠性的目的,本文在现有CAN/LIN网络理论基础上利用对比的方法,做了不同方案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比较仿真实验,根据各节点的功能特点以及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设计出了汽车网络的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局域网数据传输性能完全满足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装备日趋完善,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证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从电源管理到为提高舒适性而作的各种努力.使汽车电气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都集中在驾驶室控制。如果按照常规的点到点间的布线法.则整个汽车的布线将十分复杂,显得很凌乱。尤其是在高档客车中.传统布线不仅增加了布线的复杂程度,而且布线所需的铜线也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1.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浅埋地下工程的基础概念,阐述了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指出了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同时对浅埋暗挖各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墙法和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双CD法及特大断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中洞法、柱洞法、侧洞法和桩柱法)的施工要点,适用范围及条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强调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暗挖隧道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曦波 《隧道建设》2006,26(1):44-48
就大型地下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对比了中洞法、侧洞法、中柱法各自不同的优缺点,根据东单站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了中柱法作为实施方案。并对中柱法这一新型的施工开挖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该文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视准线小角法和观测点设站法的优点,论述了其监测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工程实例并验证其有效性。结论表明,该文提出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朱力  田海光  袁勇 《隧道建设》2014,34(3):243-248
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和盖挖半逆作法这3种工法的选型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工法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工期、经济性以及社会效益等因素。为了得到3种工法选型决策的评价体系,以青岛五四广场地铁车站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铁车站进行3种工法的选型研究,得到盖挖半逆作法为该地铁车站的最优工法,结果符合实际工程经验;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和现场施工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盖挖半逆作法表现良好,为最优推荐工法。  相似文献   

15.
以卡罗波夫折减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斜拉桥桥塔稳定系数的方法——修正的弹性支承法.以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为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工状态、荷栽工况及参数条件下,该计算方法得到的桥塔稳定系数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非常接近.修正的弹性支承法由于考虑了斜拉索的...  相似文献   

16.
瞬态瑞雷面波法在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瞬态瑞雷面波法无损检测路基压实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实例,验证了瞬态瑞雷面波法能较好的实现对路基压实度的无损检测,且检测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外环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介绍了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的方法,包括先铺法(刮铺法、桩基法)和后铺法(灌砂法、喷砂法、砂流法、注浆法、灌囊法),着重讲述了压砂法原理及在上海市外环沉管隧道基础处理中的试验内容。以广州珠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为例,确定沉管隧道基础压砂材料配合比中水泥熟料的掺量,并提出以抗液化安全系数指标为灌砂施工的质量检测的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双曲拱桥的建造数量巨大且运营时间较长,近年来双曲拱桥的加固已成为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双曲拱桥病害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双曲拱桥的主拱开裂位置以及开裂机理,然后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方面综述了双曲拱桥的具体加固措施,上部结构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受力加固法、粘贴加固法、释能法和直接修补加固法,下部结构的加固措施主要有抛石防护加固法、扩大基础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法、增补桩基加固法和直接压浆加固法。通过对以上加固方法的梳理,提出了双曲拱桥加固中需要细致考量的问题,可以为同类双曲拱桥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标准贯入法在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小兵  冯健 《隧道建设》2009,29(2):181-184
介绍标准贯入法检测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必要性及检测原理。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标准贯入法的应用方法,阐述标准贯入法回归曲线的建立过程,结合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情况分析影响标准贯入法的因素。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目前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的方法,即长板短桩工法。为了对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的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作探索和验证,实施了塑料排水板、长板短桩和水泥土搅拌桩试验,根据试验参数,将整个复合地基中的某个单元体分离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复合地基单元体法进行数值模拟。以现场量测结果作为数值模型检验的依据,验证了采用复合地基单元体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模拟搅拌桩复合地基、塑料排水板地基以及长板短桩工法地基的固结沉降特性。模拟结果显示,不同方案的沉降值模拟与实测值曲线基本吻合,而平均固结度的对比曲线中,长板短桩段的模拟结果最好,因此该方法更适合长板短桩工法的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