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4 毫秒
1.
驾车防错觉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5,(7)
<正>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有:同样距离,白天  相似文献   

3.
新手上路开车前必须先熟悉自己爱车的档位,避免在行车中经常低头观察变速杆顶端的档位示意图(手动档),精力不集中会引发交通事故或在遇到复杂路况时因过分紧张而挂错档导致发动机熄火。熟悉档位是新手上路开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车辆问的安全距离,即跟车距离,是指跟车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应保持的纵向安全距离及会车、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的侧向安全间距。跟车距离过小、过大都会影响安全行车,成为事故隐患。因此,对于刚刚上路开车的新手,如何把握这一安全距离,对安全行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车辆运行过程中,超车或会车是常见的现象,每一次超车或会车,都增加一次与其它车辆接近的机会,就会多一次危险。因此,驾驶员在行车中应多留点神,确保超车、会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电视台的交通安全节目,节目中报道说有的驾驶人在夜晚行车会车时使用远光灯,不转换成近光灯,致使对方行驶的车辆驾驶人眩目,失去对前方路面上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该节目主持人呼吁:机动车驾驶人要遵守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在夜晚行车会车时该转换成近光灯要及时转换,不要一直使用远光灯行驶,只顾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安全。  相似文献   

7.
保持正常胎压:胎压过高和胎面花纹过浅会减小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和附着力,从而加剧轮胎打滑。打开雨刷器:雨刷器除了能刮去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外,还能及时刮去会车、超车时溅起的水花,以免影响驾驶员视线。靠右行驶:雨天在山路上行车,更要靠右行驶,切勿轻易加速超车。保持车距: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适度紧张情绪。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从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9.
万事开头难,每一个新手都曾经历过上路的窘迫。如果能够顺利度过最初实习期的话,将会受益终生。手握生命线,脚踏鬼门关,这是一句对驾驶者安全驾驶责任重大的夸张描述。行车时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尤其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开车上路必定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因为驾校所学的知识对新手来说只是最基础的驾驶技术,离上路行驶还有很大的距离。新手上路时常会因为心理压力、不正规的操作行为等不良习惯、对路况处理能力的限制等影响其驾驶水平。因此,为确保行车安全,用心的准备时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的抓地力时有时无,刹车距离明显增大,视线也变得模糊。保证雨中安全行车是每一位司机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新手,更需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雨天行车需从7个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11.
北方冬季公路上有冰雪是常有的事.而在乡镇土路尤为严重.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增加,往往是干燥沥青路面制动距离的3~4倍以上:这样就扩大了制动的非安全区.容易发生事故。冰雪路交通事故高发,就连老司机都头疼,新手就更是心里没底。笔者根据驾驶实践总结出冰雪路安全行车的对策.希望新手们能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轻松上路。  相似文献   

12.
(1)严禁疲劳驾驶,保持良好情绪。夏目气温高,体力消耗大,中午易困。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感困倦,应及时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驾驶。同时。高温天气,人容易烦躁。而在烦躁的情绪下开车,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往往会避让不及。因此,行车前和行车中如出现烦躁。应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夜间行车     
徐雨 《汽车杂志》2006,(11):146-147
夜间行车对于新手来说会困难重重,首先是夜间视野变得极差,很多情况都无法及时辨别,其次就是夜间行车光线来源不固定,容易产生错觉,这些都让新手头疼不已,这期我们来看看夜间行驶该注意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按照CIDAS的统计数字,威海地区夜间事故发生率要大于白天的发生率,其中由大灯灯光晃眼,影响对行车辆驾驶人的视线造成的事故要占到全部重大事故的近1/5,占到夜间事故的1/3以上。机动车驾驶人在夜晚行车会车时一直使用远光灯,不按规定转换成近光灯,致使对方行驶的车辆驾驶人眩目,失去对前方路面上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这种情况尤其以缺少照明的道路上更甚。机动车夜晚行车前照灯不合格或不按规定使用前照灯。行驶中的车辆前照灯远光光束眩目刺眼,会使对向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15.
一些新手及非职业驾驶员在行车中常遇到的"犹豫"心理,比如在会车时,对道路、对方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会车心里没底;超车时对能不能超过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在到底是超还是不超之间产生犹豫;通过红绿灯时,正好赶上信号即将切换,是加快速度"赶上最后一班车",还是等下一个"轮回";在通过无信号灯指挥的人行横道线时,有的行人见有来车,既想抢在来车前快速通过,又怕有危险而停下,甚至出现向前走了几步又回退现象,而行人的"举棋不定",也会让驾驶员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加油还是该制动,是加挡还是减挡.  相似文献   

16.
周伟 《驾驶园》2007,(5):57
石子路面摩擦力很小,汽车在上面行驶,遇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刹车时,很容易发生侧滑,非常危险. 为此,我们在石子路面上行车时,一定要注意慢行,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尽量在公路中央行驶,缓慢加油,平稳加速,遇到会车、转弯和需要刹车时,更要注意进一步降低速度,多使用点刹车.  相似文献   

17.
姚明 《驾驶园》2009,(2):64-66
北方冬季公路上有冰雪是常有的事,而在乡镇土路尤为严重,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足巨离增加,往往是干燥沥青路面制动距离的3-4倍,这样就扩大了制动的非安全区,容易发生事故。冰雪路交通事故高发,就连老司机都头疼,新手就更是心里没底了。以下总结出的冰雪路行车方案,希望新手们能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轻松上路。  相似文献   

18.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延长等现象,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员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对于摩托车初学者教练员很难同车指导,而且很难在实际路面上进行教习,新手很难体验混合交通路面潜在的各种危险,错综复杂的危险预知技能的培养需要多年的实际经验积累。因此,在这一期间,不少初学者首当其冲会成为各种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20.
乡村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晴天,特别是久早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