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大鹏半岛游艇和休闲船舶管理现状出发,针对深圳辖区游艇和休闲船舶的海事监管难点,从信息化监管的角度,提出定位仪、基本数据建库、平台智能管控、平台短信警告威慑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以实现对游艇和休闲船舶海事监管手段的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管覆盖,提高深圳辖区水上休闲活动的海事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航海》1983,(5)
FSN—70卫星导航定位仪问世日本古野电气有限公司制造了一种新型卫星导航定位仪——FSN-70。它比其他同类的导航仪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具有更多的功能。其数据是由绿色字母在阴极射线管上显示出来的。这种导航定位仪的主要功能有:显示从船舶到大圈和恒向线航行途中的任何航途基准点的距离和航向;预计到达和驶离时间;报告流向和流速;发出过份偏航和到达目的地警报;制定航行计划;贮存前五  相似文献   

3.
对于发射时承受巨大冲击载荷的海上发射平台,由于发射位置、冲击载荷大小和平台所处海况等因素差异可能造成发射后不同程度平台运动,因此需要研究冲击载荷下平台的运动响应尤其是复杂海况下多因素耦合作用的规律.论文采用动力学方程分析平台运动,通过对发射平台施加冲击载荷,对多种工况下发射平台运动响应进行研究.以某发射平台为对象,通过...  相似文献   

4.
由广州航道局设计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自动测深及导航系统,经有关方面鉴定为国内首创,认为达到八十年代国际水平,获交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该自动测深及导航系统由岸台和船台两部分组成。岸台为双曲线定位仪WD-1型发射机或微波测距林仪应答台,船台包括定位仪接收机、回声测距仪、深度数字化接口、数据采集接口、微型计算机系统和系统软件包。它是理想的用于港口、航道、近海、江河的测量水深和疏浚导航的自动化装备。它适用于近程高精度导航、测量等领域,采用八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张力腿平台总体规划和重量控制方法,并以1000m水深的TLP平台为例,从工艺流程、设备布置、总体重量控制和船体静力平衡等方面,介绍了TLP平台布置的基本流程,通过分析,得出较合理的平台总体规划.最后阐明了总体规划在TLP平台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海工平台设计质量、降低建造成本,针对海工平台电缆消耗量大、多专业交互设计在钻井包移运时难以估算相互距离等问题,通过构建电气数据库和推演机制,研究电缆智能设计方法在海工平台建造上的应用.以Python和PML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在三维软件PDMS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该方法在某平台建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验...  相似文献   

7.
王小华 《中国修船》2021,(3):44-47,51
自升式钻井平台在作业期间经常遭遇意外穿刺事故,导致平台结构受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穿刺事故对平台最直接的损伤位置就是桩腿.文章结合船厂成功修理的几艘穿刺平台案例,通过对桩靴、齿条、弦管等结构的修理,总结了受损桩腿修复工艺及方案.  相似文献   

8.
周寅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5):105-108
船舶公共计算机平台是一种利用公共硬件资源和设备为船舶用户搭建的共享平台,公共计算机平台的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和虚拟机等媒介直接调用公共计算机平台的硬件资源,创建属于自己的虚拟计算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船舶公共计算平台技术也获得了业内的广泛重视.本文基于云平台计算对船舶公共计算机平台的虚拟机设计、数据库冗余...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自升式平台极限工 况下的强度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ABS自升式平台结构规范,考虑平台工作载荷、风浪流等环境载荷、P-△效应等,应用谱分析方法确定设计波、设计载荷及设计工况,对平台的桩腿及主体结构进行了强度评估.通过对300 ft自升式平台的有限元分析计算表明:平台整体均满足屈服强度要求,高应力发生在桩腿与平台主体连接处;平台满足整体屈曲稳定性要求,独立构件的局部屈曲发生在桩腿与平台主体连接处.由此,连接部位是平台设计、强度评估需重点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引航工作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象征,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为了保障我国引航的安全、高效,通过分析引航工作的实际需求,采用基于GIS的多层叠加显示模型和AIS、DGPS、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与水流监测仪、视频监控等先进装备,构建集调度排班、船舶动态查询、引航辅助技术于一体的引航综合业务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广域网、局域网和AIS无线通信网接收来自各终端设备的实时数据,包括船舶动态信息、航道视频监控信息、实时水流信息等数据,并实时在平台窗口中更新显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船舶、锚地、泊位、水深、航标等与船舶引航安全相关的数据,为船舶安全引航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日趋完善,耙吸挖泥船DP/DT(Dynamic Positioning/Tracking)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疏浚作业效率.DP/DT系统包括DP和DT两大功能,耙吸挖泥船以DT功能(动态寻迹)为主要特点.本文以耙吸挖泥船为背景,采用一种“视线”航迹控制策略,对其疏浚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设计航迹控制器来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同时运用VC++编程来显示实际航迹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彪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3):175-178
文章介绍了舰船电力系统中为提高电能质量所使用的各种补偿技术及动态补偿方式,重点叙述了动态电压恢复(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的发展及其技术前景,讨论比较多种实现DVR补偿电网电压各种关键技术。动态电压恢复器是一种定质电力装置,用于缓解电压的下陷或过冲等各种电压干扰,从而保证对电压敏感的负载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尹志华  俞孟蕻  袁伟 《船舶》2011,22(2):49-53
以耙吸挖泥船为应用背景,介绍了动力定位/动态跟踪的发展和现状,设计出基于模糊的PID控制算法来实现位置保持和按预定航迹疏浚。根据工程经验制定了符合耙吸挖泥船应用的模糊规则,同时通过Matlab及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在环境力的影响下,DP/DT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船舶电力推进动态负荷仿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电力推进因其运营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和环保等优点,被预测为船舶推进的主流。通过系统仿真的方式研究船舶电力推进在可行性和效率方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此而构建出一个能真实反映船舶螺旋桨负荷特性的半实物在环的船舶电力推进动态负荷仿真系统。本文详细论述了船舶电力推进动态负荷仿真系统的构成、其关键部分的具体设计与实现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动态设计可弥补由于地质条件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等致使初始设计方案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的缺陷,生态理念是实现公路与环境友好发展的途径。应用系统论的思想,采用动态控制系统反馈机制的方法,将生态理念与实际工程融合,提出了动态设计方法及生态公路设计的具体流程。并以西宁过境高速公路为例,针对特殊地质状况,分析了高速公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实现手法和根据实测信息、监控量测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天鹅"号两栖地效翼船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它与动力增升地效翼、动力气垫船的不同之处;重点介绍了20客、130km/h的8t动力气垫地效翼的设计思想、气动布局、动力装置、结构构思、配平与操纵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以及其在陆上、水上的航行情况。还简要地阐述了对船的技术评估。  相似文献   

17.
船舶全寿期动态信息模型及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船舶全寿期动态信息模型是船舶全寿期动态模型的最重要部分之一,是创建信息系统的基础.从信息完整性分析,文章叙述了船舶全寿期动态信息按结构、全寿期各个阶段、涉及的机构和部门及其它特殊情况进行分类的思想,并用数学表达式和三维图形形象地描述了这些信息项、它们之间的关系及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信息编码及其标准化是实施信息共享的基础性工作.船舶完整性大纲是实现船舶全寿期整体优化的重要概念,而信息系统是基础.依据已给出的信息模型提出了基于船舶设计建造和船舶运行公司为两个信息处理中心的全寿期信息系统结构以及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共享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流场的动态可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改进的Eular算法 ,将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数据换为具有二阶精度的拉格朗日流场 ,以动画的形式显示出来并能进行交互处理。该系统能直观地反映整个流场流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比较准确地显示出流场的局部细节 ,为分析潮流和泥沙运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formula for prediction of the dynamic hardening effect for various marine structural steels, considering dependencies on the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Dynamic tensile tests are carried out for three kinds of marine steels, 2W50, EH36, and DH36, changing the steel layer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the strain rates, and temperatures. Considering two thickness layers at the middle and surface, five strain rate levels of 0.001/s, 1/s, 10/s, 100/s, and 200/s, three temperature levels of LT (−40 °C), RT, and HT (200 °C), and two repeti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tests is 180. Dynamic hardening is clearly seen at LT and RT regardless of the material type, while dynamic strain aging occurs at HT, leads to negative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and thus elevates the quasi-static flow stress above the dynamic flow stress to a certain strain rate. Dynamic hardening factors (DHFs) are derived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of strains of 0.05, 0.10, and 0.15 according to each material type and temperature level. A new formula to determine the material constant D of Cowper–Symonds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develop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est flow stress curves and reference test data in large plastic strain and high strain rate ranges.  相似文献   

20.
唐云  任增金 《水运工程》2006,(5):8-11,33
基于MSC.Marc软件平台,建立了结构-波浪-海床耦合系统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通过二次开发,成功地将土动力学中广泛用于计算土体在动荷载作用下响应的等效线性算法引入软件中。对模型进行了动力计算,考察了此类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