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空气制动机在高原环境下的运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空气制动机在青藏线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的运用特性分析 ,研究空气制动机在高原和平原条件下的性能差异 ,为空气制动机在高原环境下安全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完成的气压对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影响的大量试验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气压对短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青藏铁路海拔4000 m以上的短空气间隙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4.
由于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线路条件,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对列车制动系统必须有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就青藏铁路长大下坡道区段制动操纵和高原环境对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关青藏铁路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技术条件和研究课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到拉萨的2列试验车和2列运营车,进行车内空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格拉段车内氧气分压为12.78~13.70 kPa,同一列车各席别间氧气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海拔高差使车内氧气平均下降0.133 kPa/100 m,车内满员使车内氧气分压比车外平均下降0.400 kPa;二氧化碳蓄积主要取决于旅客列车的满员程度;季节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适应性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车内人员高原反应症状发生率增加,当车内氧气含量达到相当于海拔3000~3 500 m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可使旅客高原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高原富氧技术条件:提出高原旅客车最小供氧量计算公式;确定在海拔高度4 000~5000 m时高原旅客列车富氧控制标准、二氧化碳浓度建议标准;提出车内温度不得低于冬季18℃、夏季24℃;加强个体供氧管的使用、重点区段的供氧和巡诊.以此富氧技术条件可以满足现行用氧安全标准、车内空气洁净度和旅客高原反应控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恒 《铁道车辆》2008,46(3):40-41
为了适应青藏铁路海拔高、温差大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确保设备最大程度无故障(高可靠性),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整体提高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格拉段全长1 142 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的地段达960 km.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格拉段沿途总计分布84套设备,拉萨、格尔木共安装3套TADS、2套TPDS和3套TFDS.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进行过海拔4 000 m以上地区电气化铁道绝缘子闪络特性研究.本文根据青藏铁路电气化工程需要,在人工气候室模拟了电气化铁道常用的几种绝缘子工频电压闪络特性,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8.
对DF7D型机车空气制动机系统在运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部分惯性故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为提高JZ—7型制动机在黔桂区段特殊地理环境下的运用质量,须从管理、检修范围和技术改造多方面加以综合整治,并提出具体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试验,研究通风管路基的温度特性,根据通风管路基基底1m范围内和边坡位置及冻土上限位置热量周转和通风管内外温度,分析通风管路基对保护多年冻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严寒的气候为通风管的适用性提供了环境条件;在路基中埋入通风管,不但增加了路基与空气的接触面,而且通过高原空气的强对流活动,消耗路基体中存在的热量,有效阻止路基表面吸收的辐射热量下传,起到了保护下伏多年冻土维持冻结状态的作用;通风管路基作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一种新结构形式,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魏伟  刁亮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B10):142-145
基于F8型空气制动机的原理和空气流动理论,建立了使用F8型空气制动机的列车制动系统模型,开发出计算机仿真程序。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的缸、管压力与制动距离,证明程序的正确性。并使用仿真程序对使用F8型空气制动机的快运货物列车进行制动性能分析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快运货物列车各种制动性能正常,紧急制动距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的有关规定,能够在规定距离内安全停车。F8型空气制动机可以作为快运货物列车的制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揭示空气制动机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真实地描述其瞬时离散特性,以120型空气制动机为例,在键合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MA(Model Approximation)法建立120型空气制动机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运用可控结点和虚拟元件仿真模拟子系统的离散特性,建立具有统一因果关系的键合图模型;通过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功率流传递路径,建立120型空气制动机的键合图模型。以120阀机后起"非常"现象为案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证明建立的模型能够真实反映120型空气制动机的工作特性,为空气制动机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制动机性能安全日益重要,而影响车辆制动机性能安全的关键是制动阀的性能.在生产实际中,制动阀的性能试验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作者就这一问题对车辆制动阀性能试验自动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遥控操纵CKG-600Yj轨道车,改造车上的空气制动机,开发制动系统遥控装置。介绍改造思路,详细阐述遥控装置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制动、坡道起步保压、驻车制动缓解、紧急制动等功能的应用,以及故障导向安全措施。轨道车遥控装置在各种工况下的静态及动态的制动性能试验表明,驾驶室操纵模式与遥控模式相互隔离,互不干扰,可方便地切换2种控制方式;遥控距离可达到1 000 m;可同时遥控操纵4台轨道车,各辆车可独立安全运行,互不干扰。制动系统遥控装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普通旅客列车由于机车交路、停站、换向等原因,时常途中在中间站进行机车换挂作业。按照技规第213条,重新组成的列车始发时,需要进行空气制动机性能试验。试验作业时,有的列车由于检修质量、气候环境和机车人员操作素质不高等方面原因,往往会出现车辆空气制动机故障。通过对普通车辆空气制动机出现的常见故障类型、原因及应急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为同行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藏铁路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的调查研究,从而提出高原铁路施工的劳动定额和劳动作业制度.选择了青藏铁路(海拔4 600 m~4 776 m)施工重点岗位人员,分别进行工时利用率、肺通气量、能量代谢率的测定,按照国家GB-3869-83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级判定.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铁路施工作业人员,随着海拔升高,其生理负荷加重,劳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大秦线重载车辆空气涌动造成的意外制动故障实例,研究试验空气涌动对车辆制动机的影响,提出重载车辆制动机自然制动故障的有效防控措施,对车辆制动机检修进行严格要求与管理,积极进行车辆制动系统技术改进研究,保障重载运输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以来,在铁路部门积极努力下,各项设备运用良好,高原旅客列车性能稳定可靠,确保了列车在高原环境下安全、快捷、舒适地运送旅客。据铁道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青藏客车首创的一系列新技术基本满足了青藏铁路高原缺氧、低温低压、多年冻土、生态脆弱、日温差  相似文献   

18.
根据 10 4D、F8型电空制动机的结构原理、试验数据和运用中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找出现行的 5线制客车电空制动机较为明显的性能缺陷 ,并探讨化解缺陷的可能方法 ,以利于客车电空制动机更为安全、可靠地运用。  相似文献   

19.
自动控制车辆制动阀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制动机性能安全日益重要,而影响车辆制动机性能安全的关键是制动阀的性能.在生产实际中,制动阀的性能试验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作者就这一问题对车辆制动阀性能试验自动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使8G型机车空气制动机满足机车运行的要求,将其制动机进行改造,文章介绍其改造内容,经改造后的实验和运行证明此改造方案是可行的,其制动机的性能能够满足机车的行驶要求及我国铁路的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