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结合某喀斯特地貌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经验,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隧道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从而对隧道通过不同形态岩溶地段的处理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岩土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十年岩土工程界的一个关注话题即微生物岩土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反应加以控制和利用,来解决岩土工程相关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微生物岩土技术处理领域包括岩土体加固、防渗堵漏、砂土液化防治、污染土处理和混凝土修复。  相似文献   

3.
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频发,尤以斜坡类灾害为主,文章通过对广西国省干线10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42段地质灾害多发路段进行危险性评估,分析了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危险程度,并结合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为减少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提高安全通达能力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蒙山至金田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实例,针对该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为类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岩土体的非连续性,在模拟复杂岩土体力学行为方面,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传统数值软件所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而PFC软件能弥补前者不足。文章介绍了PFC软件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了PFC软件与传统数值软件模拟方法的异同点,归纳了其计算步骤,并系统阐述了PFC在岩土体本构模型、地质灾害分析、基坑及地基处理、隧道工程数值模拟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PFC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目前PFC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岩土工程监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岩土工程监测、指导施工和改进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在备类岩土工程的施工、运行等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岩土工程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以把监测数据当作随机变量来处理.本文在分析回归统计方法的主要功能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和分析技术,为准确判别监测数据中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评估岩土工程的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岩土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对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土木工程当中岩土工程施工时,对于地基的加固是最基本的步骤,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岩土工程地基施工当中,需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计划,对地基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固,以保证地基整体的稳固性,以便地基单位面积上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满足实际建设使用的要求,延长地基的使用年限,增加经济收益。在本文当中,首先对岩土地基加固工程进行论述,然后对几种常用的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说明了地基加固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的是提升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与业内同行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8.
特殊性岩土问题是城市轨交工程建设中重要的地质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投资造价。通过总结和归纳目前苏州轨交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特殊性岩土的类别、成因及其分布特征,结合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分析了特殊性岩土对轨交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连拱隧道洞口段地表沉降量测预报及坍方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宜(宾)水(富)高速公路鞋底坡连拱隧道工程中,通过地表沉降观测(四个量测断面),成功地对隧道洞口段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动态预测和预报,避免了重大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后,岩土体的分层回填要尽可能形成穹隆状,这样可以借助岩土体拱形结构的承载能力来达到隧道结构受力的最佳模式,以减小对初期支护的承压荷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托蒙山至象州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对工程沿线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总结其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灾害防治建议,为公路选线、边坡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采用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对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典型灾种的易发性开展分段评价,为做好典型地质灾害防治决策、保障公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复杂多变的地下岩土工程条件对大型建筑和土木工程产业带来的巨大挑战令人难以想象.具体而言,通过准确的现场勘察可以降低工程风险,改善施工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延长隧道或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防止超设计的浪费.显然,由于缺乏对地下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描述的手段,限制了工程现场地质条件的表征和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NSA大地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地将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岩土成像技术应用于隧道工程和大型土木工程开挖领域.经复杂介质传播的记录地震信号是由折射、反射、散射、弥散等多类波形所组成,层析成像和全息成像是常用的利用信号波形变化来估计介质性质变化的位置和范围的反演技术.·岩石三维图像(Rock Vision3DT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地震能量在不同种类介质中以不同的衰减率和速度传播.通常,与破碎或裂隙发育的岩土体或空洞条件相比,地震波在完整坚硬的介质中传播时,具有更高的传播速度和更低的衰减.·TRTT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过程中遇到具有不同震动特性的岩土区带间的界面时部分地震波能量将产生反射的特性.绝大多数地质结构异常及岩性变化,在地震信号可及的距离范围内,均可形成可探测的地震反射.文章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各种应用条件,分析了地震成像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所能提供的与隧道工程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准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工程建设者可以按期在预定计划内安全地完成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3.
根据G227沿线野外调查资料,对沿线地质灾害类型、特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较详细分析,提出线路改建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库区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降雨、工程建设以及水利工程分级蓄水后可能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沉降等造成的。为了探究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破坏机理,保证库岸地区的安全及经济需要,本文以重庆市区域内某库区为研究背景,(1)按照岸坡岩土类型、破坏模式及塌岸强烈程度等特征,结合现场调查及勘探揭示的情况将该勘察区库分为Ⅰ段~Ⅵ段,并对该库区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及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2)以库岸区段Ⅱ段为例,通过选取区段具有代表性的3个剖面,按照三种不同的工况对选取的剖面进行稳定安全系数及剩余下滑力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评价该库岸边坡稳定性;(3)根据塌岸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等,提出库岸塌岸的整治措施与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以期为以后库区的地质灾害体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中,边坡治理、边坡支护是该类工程项目所面临的施工难点问题.岩土锚固工艺的产生,为岩土工程边坡治理带来更多可能性,其在应用中可有效增强边坡稳定性,预防岩土出现滑落、松动现象.文章结合某岩土工程案例,基于岩土锚固工艺的基本原理,对岩土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工艺实践展开研究,以此明确岩土锚固工艺在岩土工程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盾构机的地质适应性,减少盾构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因素造成的工程问题,盾构机刀盘必须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地质适应性设计.文章基于多个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分析了国内外盾构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掘进困难、刀盘刀具快速磨损、结泥饼和开挖面失稳等工程问题,发现刀盘对岩土类型、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应是产生这些工程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岩土体与刀盘相互作用的机理和盾构施工经验,文章分别总结了刀盘结构、刀具选型布置和刀盘碴土改良装置在地质适应性方面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山区的高速交通愈发受到重视,而山区地质灾害频发,边坡危岩属于山区的典型地质灾害,因此,山区高速公路尤其需要做好边坡危岩的处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对边坡危岩的失稳方式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巴万高速某边坡危岩工程实例,提出采用柔性主动防护网技术与静态膨胀破碎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进行边坡危岩处治,并对该方案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为同种类型的边坡危岩处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大隧道施工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问题,而隧道工程在前期勘察设计段准确无误地查清其工程岩体的状态、特征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地质灾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施工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来解决。本文主要介绍施工地质综合预报技术在宜万铁路大支坪隧道出口施工的一些应用,并谈几点认识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平阿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特征的分析、预测,提出本路段地质灾害的具体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