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在追求融入世界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拓展国家战略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需要.海洋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局限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海洋文化意识的局限性、海洋文化价值取向转换的局限性、海洋精神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今不太平的海洋环境下,增强海洋国土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建设永久稳定的和谐海洋环境是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今,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所谓海洋安全主要是指海洋管辖区的安全;这就首先要明确海疆线。划定海疆线就要解决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的岛屿归属争议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争议。国际上通常有三种途径来实现公正解决:有关方面通过谈判和相互让步实现解决;通过国际法院的裁决及第三者的仲裁和调停实现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共同管辖。我认为,中国可参照国际上解决管辖争议的上述三种途径,来解决其海洋管辖争议。  相似文献   

4.
7月28日,中国最大的海事巡逻船“海巡01”轮(如图)在武汉顺利下水。该轮是我国第一艘同时具有海事监管和海上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将在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内执行海事巡航、安全监管、海事取证调查、海上船舶溢油监测、应急处置和海上人命搜寻救助等任务。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2,(6):7-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滚装船舶(以下简称"滚装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海洋和贸易大国,随着海上贸易量的不断增长,对海上交通线的依赖性极强.海上交通线安全是保障本国政治、军事、经济、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由于海洋大国控制海洋交通线,海盗与海上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交通线受到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争取交通线主导权,保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拓展我国发展空间已刻不容缓.针对海上交通线安全的现状,对潜在和现实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维护交通线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南沙群岛海上救助中心在南沙群岛永暑礁挂牌成立,这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公约,保障南海海域海上航行和运输安全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南海海上应急救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派遣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5"轮进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向来较为关注海上航线、海洋贸易等领域的研究。对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日本学界已由早期的人物研究、航线测定等进而深入至对文化交流、文明碰撞、网络形成等问题的探讨。关注人群也由学术界扩大至整个社会,海上丝绸之路热潮至今未消。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位于广东珠海的香山海洋科技港正式建成,并将于年底投入使用。据悉,该基地将成为粤港澳乃至国内海上无人系统与海洋智能装备设计、研发、试验的公共技术服务与创新孵化平台,打造智慧海洋产业创新高地。香山海洋科技港位于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家湾港南、情侣北路北侧,项目占地面积3.2万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4,(1):25-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海上海事行政管理,维护海上交通秩序,防止船舶污染沿海水域,根据<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行政处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交通》2005,(5):53-53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成立于1974年5月,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人民政府有关海上安全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负责统一部署、组织指挥和协调全省毗邻海域的船舶防台风、防止船舶污染海域和海难救助工作(简称“两防一救”);负责与境内外同行的业务联系和工作合作,协调境外搜救力量进入我省海域进行搜救行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海洋形势,文章提出要高度关注海上形势走向,重温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大力弘扬以郑和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提升国人的海洋意识,以期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洋史研究成为历史学界的研究热点。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东洋史领域的中岛乐章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明清东亚海域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认为日本学者在研究东亚海域史时,不应局限于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史,而应该将日本视作亚洲的一部分,突破原来日本学界日本史、中国史、朝鲜史、东南亚史等学科的区域研究壁垒,强调对日本、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予以关注。此外,他强调将东、西洋史料结合起来,从全球史的宏观视野研究东亚华人、日本人、琉球人等的海上贸易、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人才匮乏是制约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江苏海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已经成为江苏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振兴"海上苏东"的重大障碍,并提出了加强江苏海洋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到巴黎不知道巴黎城市之大,到巴黎不上街,不知道巴黎车辆之多。巴黎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据2012年1月4日的(《巴黎人报》报道,目前巴黎市内人口达到225.8万人。巴黎市区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1423人/平方公里。此外,归巴黎管辖的称为巴黎大区,包括巴黎市及周围7个省,大区人口1206.7万(2007年),人口密度816人/平方公里。巴黎交通十分繁忙,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的海洋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能力进一步深化,海洋安全问题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逐年提升,中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威胁也日益突出。重新审视海洋安全战略,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走以海强国之路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黄挺 《海交史研究》2006,(2):123-134
本文使用明清潮州地方志书作为基本材料,以明代后期闽粤之交海域的海上活动为研究对象,从联系纽带和观念、行为规范方面,讨论了海洋社会群体的分类、地缘关系和社群组织原理.认为,这一时期的海洋社会组织和陆上社会组织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区别.但同时指出,不能在两者之间划分出一道绝对的界线,必须清醒意识到作这样的二元划分,可能存在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275页)2016年,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编写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出版了首批成果,该套丛书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通过挖掘本民族海洋文化基因,探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文化的关联,建设  相似文献   

19.
南海是环中国海海洋地理的关键环节,不仅是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东西二洋"航路的核心海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中国-四方-四海"陆海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之滨包括我国岭南沿海、海南岛至东南亚沿海的跨界海洋文化区域,史前、上古海洋聚落形态集聚分布,关系密切并最终整合一体,成为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特殊而重要的一个区系。文化因素跨时空分布的格局,也显示了土著先民频繁的海洋文化交流活动,是形成历史时期南海沿岸与跨海之航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郑镛 《海交史研究》2014,(2):99-115
明清漳州海商风云际会,长袖善舞,“分贩东西洋”“通番”获利,执东西方贸易之牛耳,成为当时中国私人海上贸易的先驱者、主力军与领头羊.其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人文性格世代相传,到18世纪中后叶再度在粤海之滨焕发异彩.明清时期漳州的海盗纵横海上,名噪一时,他们可分为“海贼”(走私者)、海盗(劫掠者)、海上军阀(海域的实际控制者)三类,在各个历史阶段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在广袤无垠的海洋留下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