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言 道路交通设置安全设施可巩固其基础建设水平,发挥核心关键安全防护作用.因此我们应由交通工程学的主体观点人手,以人为本的实施安全管控,参照道路交通实践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做好科学设置,进而令设施设计发挥优质功效作用. 交通安全标志的科学设置 交通安全标志种类丰富多样,包含警告标志、禁令、指示、指路标志以及施工安全与各类辅助标志等.警告标志可对交通通行人员进行危险警示,令其关注危险路段、沿线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提高警觉意识,加强防范.警告标志一般设计为黄色底,边缘黑色,图案也为黑色.标识形状呈等边三角形.基于其作用特征,一般将警告标志设置在危险区域,依据道路进行行车速度测算并掌握好设置距离.倘若实际地形给设置造成一定不便,则可做出调整,然而其设置方位应确保明显,不应低于安全停车的相应视距.  相似文献   

2.
章主要论述了动态交通诱导标志的信息分类和编码规则。依据信息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作用程度,将其分为强制信息、建议信息、告知信息和宣传信息四类。对于信息的编码采用了8位字母或数字,分别用于标识信息类别、信息应用类别、适用的车速、显示方式、优先级别。同时本还提供了信息编码和信息表达示例图符。  相似文献   

3.
以警告标志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受测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警告标志认知无显著影响,并对低于67%的认识率的警告标志,以语意分析方法从“名称含义不清楚”“不易识别”“不易联想”“图形设计太复杂”4个因子进行辨识错误分析,并进行了优化改善设计,通过方案必选和认识率的研究,最终确定合理的改进警告标志.  相似文献   

4.
《ITS通讯》2006,8(1):3-3
欧洲智能交通协会的合作伙伴之驾驶预警系统使驾驶更加安全 欧洲智能交通协会的合作伙伴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正致力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开发。沃尔沃的驾驶预警系统可以不断收集汽车的驾驶状态信息,在驾驶员将要睡着时及时提醒。该系统主要目的是帮助驾驶员正确决策.而不是代替实际的驾驶。  相似文献   

5.
公路标志标线的概述 利用图形、符号、文字、线段等向驾驶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的标志被称为公路标志标线,目的是用作交通管理的安全设施,对驾驶员及行人提出警告信息,公路标志标线在现代公路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设置公路标志标线不仅是为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还是公路部门进行职责履行的重要依据。通过不同类型的标志和标线来向驾驶员和行人表达交通状况、公路设施的情况,以利于人们获取相关的公路信息,而能够依据标志设施顺利完成公路上的行驶和行走,顺利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利用交通流参数实现交通状态辨识的方法.采 用 FANNY 算法实现了四种交通状态的聚类分析;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建立了 SVC 交 通状态辨识模型;分别构建了固定窗口模型和滑动窗口模型对交通状态进行辨识并综合 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实时交通流参数进行准确辨识,尤其是构建的滑动窗 口模型,对交通状态辨识平均精度、召回率和 F 度量分别为 97.98%、94.64%和 96.21%.本方 法可为分析高速公路交通状态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建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发 布等应急运行机制提供科学方法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交通指路标志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牌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清晰直观且易于理解的交通指示信息,是疏导交通的重要标志。从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道路中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设置方式、预警信息分类、实例展示、未来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结合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交通中应用的相应案例,给出相应的交通信息显示解决方案,积累了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语音信息缺乏量化和指路标志信息度量未反应实际出行条件下路网规模的影响作用问题,引入信息理论,构建语音信息量度量模型和图像信息量度量模型. 设计包含23组不同信息量的实验路网,测定不同信息量下的驾驶员反应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信息总量为52.22、57.90 bit时,出现反应时间的区域峰值;信息总量在50.74~57.38 bit区间段时,利于驾驶员对交通信息的认知且不产生信息量过载的现象;标志信息量为45.1、49.7 bit时,语音信息量位于5.12~10.24 bit区间利于降低驾驶员反应时间;语音信息量为5.12 bit时,标志信息位于49.70~54.30 bit区间利于提高驾驶员对交通状况认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驾驶员的交通信息需求、制定交通诱导方案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我们利用驾驶员行驶时的各种影响因素来设计一个关于驾驶员选择路径时的调查方案。然后通过主要因素创建一个二项Logit模型,通过取得的样本测试表明,此模型的估计准确度可以达到75%,可为动态交通诱导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目的是搞清交通信息提供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和程度,为智能交通系统(ITS)中交通诱导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与依据.研究采用SP(Stated Preference Survey)调查方法针对驾驶员对交通信息响应状况进行调查,同时对目前交通信息提供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提供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Logistic模型,可用于判别分析.研究发现各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驾驶员路径改变倾向,其中驾驶员对交通信息广播的准确性评价以及能够容忍延误时间的程度等因素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重载货车驾驶人的激进驾驶风格具有强烈的习惯性特征和风险性特征,一旦养成很难矫正,且极易诱发交通事故。针对现有研究极少关注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的不足,本文基于某全国货运监管平台提供的云南省重载货车低频轨迹数据,从风格聚类、风格识别和风格评估这3个方面,提出综合考虑疲劳驾驶特征和超速驾驶特征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轨迹数据蕴含驾驶人驾驶行为模式的特点,构建表征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的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特征集;其次,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特征约简,并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划分重载货车驾驶人的驾驶风格;然后,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并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识 别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基于疲劳驾驶特征和超速驾驶特征的累积分布,建立基于 CRITIC (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量化评估 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特征约简,提取的疲劳因子和超速因子能综合反映上述两类特征集 80.838%的信息;根据疲劳因子和超速因子可将驾驶风格划分为4种类别,即稳健型、超速型、疲劳型和危险型,相应重载货车驾驶人比例依次为62.60%、25.02%、7.40%和4.98%;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重载货车驾驶人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对不同风格的识别准确率均大于97%,整体表现优于梯度提升决策树;基于CRITIC赋权法的驾驶风格评估模型能有效量化重载货车驾驶人的驾驶风格, 其中稳健型驾驶人表现最好,75%以上的驾驶人风格评估总分高于60分;危险型驾驶人表现最差,75%以上的驾驶人风格评估总分低于20分。研究结果可为重载货车驾驶人不良驾驶行为的监测、干预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ɱ���Ϣ�尲ȫ��Ϣ��Ч���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多数先进技术应用的目的是改善路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但目前为止其在提高道路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并不突出. 例如,可以提供大容量、多方面信息的可变信息板,其设立之初的唯一目的是引导驾驶员的道路行驶. 事实上,这种信息传达装置在不发布路段行驶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布交通安全信息以改善交通安全状况. 本文选取两种禁止超速信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信息的发布对于驾驶员态度和路段行驶车速的影响. 对近100名驾驶员进行抽样调查. 测试路段为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和卡尔加里市间2号高速公路.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选取的两种禁止超速标识对驾驶员态度和行驶车速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桥形标设计应用缺乏规范性,复杂桥形标影响驾驶人认读,进而影响通行效率及交通安全. 为明确桥形标复杂度对驾驶人认知加工的影响规律,借助Oddball范式针对不同复杂度桥形标开展脑电认知实验;综合考虑驾驶人的认读行为及脑电特性,提取认读时间、目的地寻找正确比例、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中早期注意电位N100及认知电位P300 4个主要分析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桥形标复杂度对驾驶人认知过程及脑电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桥形标复杂度的增加,驾驶人认读时间增长,目的地寻找正确比例降低;同时,诱发N100平均振幅、峰值更多地呈现负向偏移,P300平均振幅正向偏移增大,即驾驶人早期注意分配增加,早期注意时间滞后,认知难度增加;靶刺激与标准刺激的相对差异性越大,P300潜伏期越短,越容易与标准刺激低等复杂度桥形标辨别.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驾驶员要根据各种环境信息来选择、实施自己的操作行为,当碰到一些复杂的、危险的交通场面时,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交通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驾驶员的各种心理特征对安全驾驶都有有利和不利的一面,驾驶员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在驾驶活动中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find the variability of driver eye move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riving experience.An eye tracking system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gularity of driver eye movements, such as fixation duration, variations of fixation poi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lance zone.It was found that driving experienc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river eye movement behavior.The percentage of fixation duration to total glance time for inexperienced drivers was 61.5%, while the percentage for experienced drivers was 50.2%.Moreover, the majority of driv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left region of the field of view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central and the right regions.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takes inexperienced drivers more time to recognize traffic signs.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will assist traffic engineers in designing and installing the traffic signs in an optimal way.  相似文献   

16.
行车速度与交通安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过高的行车速度或过大的速度差均会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道路危险段采取必要的速度控制措施,能够帮助驾驶员排除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充分地预见到道路的线形条件和路侧状况,从而对驾驶速度和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探讨了合理的确定道路速度限制或控制的标准,对比分析了各类道路速度控制措施的使用效果、适用条件,给出了道路速度控制措施的一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行人作为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在过街的过程中最易发生交通事故,且事故后果严重,研究过街行人的交通特性有利于降低行人的事故发生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分析行人的过街行为、过街速度和过街违法成因,并在研究过街行人交通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设置机动车右转信号灯、安装倒计时式人行信号灯、优化信号相位配时、加强驾驶人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景峰 《交通标准化》2009,(17):110-113
大雾天气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而且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这给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灾害。因此做好大雾天气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工作,除驾驶员应该遵守法规、掌握必要的技能外,如何进行交通管理和必要的预防措施也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
窄车道在杭州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丰国彤 《城市交通》2010,8(4):73-78
为了优化道路横断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节约土地资源,在分析现有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标准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窄机动车道在杭州市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应用为例,通过交通量调查、EMME/2交通软件模拟和驾驶人问卷调查分析窄车道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当压缩车道宽度可提高路段、交叉口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交叉口的饱和度及车均延误,同时减少驾驶人的变道行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窄车道的成功应用为编制《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程规范(浙江省工程建筑标准)》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