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爽 《汽车情报》2004,(19):29-30
在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产品目不暇接、市场日益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一个有趣而又奇特的现象是:近一年来,微型轿车新产品动力配置扎堆1.1L排量微车发动机。2003年三款时尚的微型轿车新产品——奇瑞QQ、哈飞路宝、昌河爱迪尔动力配置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1.1L发动机,2004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内轿车市场风云突变,长期备受不公正待遇的小排量轿车开始“翻身农奴把歌唱”。起因于国内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家汽车相关政策开始对小排量轿车“一路绿灯”,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两旺,以天津一汽夏利、奇瑞QQ为代表的小排量轿车成为国内轿车市场的“明星”,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是:作为小排量轿车的高端产品——1.3L黄金排量经济型轿车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3.
陈卓 《汽车导购》2005,(1):54-55
微型轿车市场一直是由自主品牌们唱主角,但是目前整体下滑的汽车价格却让小车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如何应对才算有效?QQ EZdrive是奇瑞给出的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12):36-42
2005年一季度,外部政策市场环境的“频频利好”,使得积聚已久市场做多动能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终于开始爆发,在2005年国内轿车市场的表现可谓无限风光。以天津一汽夏利和奇瑞QQ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微型轿车“威风八面”,“昂首阔步”进入国内轿车单一品牌销量排行榜的前三名,表明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天地广阔”,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刘娟 《汽车与安全》2003,(12):14-15
如果说2002年上海大众推出的POLO轿车称得上当年家用轿车市场的“风云车”的话,那么,今年5月31日上市的奇瑞QQ当称得上2003年微型轿车市场的“风云车”。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产品目不暇接、市场日益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一个有趣而又奇特的现象是:近一年来,微型轿车新产品动力配置扎堆1.1升排量微车发动机。去年三款时尚的微型轿车新产品——奇瑞QQ、哈飞路宝、昌河爱迪尔动力配置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1.1升发动机,2004年微型轿车改进型产品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发动机选择  相似文献   

7.
奇瑞QQ6     
《车时代》2007,(2):53-53
与奇瑞公司较早前已经上市的A5和V5一样.QQ6的命名体现了奇瑞公司新的品牌架构体系。“在奇瑞品牌规划中,‘QQ’代表系列微型轿车,‘6’表示是QQ的6系,目前计划QQ6将有1.1L和1.3L两个排量系列.它们将分别具体被称为QQ611和QQ613。  相似文献   

8.
2005年前三季度,以自主品牌为生力军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本文简要描述了2005年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小排量轿车政策和举措,结合2005年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数据.对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的市场运行情况和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天津一汽车夏利、奇瑞QQ、吉利系列及长安奥拓等10个品牌的微型轿车2005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23):18-23
一、上半年国内1.6L排量轿车市场综述 近几年,随着国内轿车厂家对轿车细分市场营销的深入,轿车黄金排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0L、1.3L、1.6L、1.8L、2.0L通常被称之为轿车的黄金排量,有关某种黄金排量轿车市场销售排行榜被轿车企业特别看中,也不时见诸于报端。1.6L排量以其位居中央的特殊位置,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轿车两大主流车型的分界线和交汇处,受到轿车厂家和市场的特别追捧,其风头甚至盖过目前市场大红大紫的1.0L排量微型轿车。  相似文献   

10.
紧凑型轿车在中国国内轿车市场特指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的总和。鉴于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概念和界限越来越模糊,作为与普通百姓购车密切相关的轿车种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研究和分析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表现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紧凑型轿车特指发动机排量在0.8~15L、售价3-13万元的普及型小轿车。  相似文献   

11.
进军国内微型轿车市场曾经是国内微型客车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梦想”,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好梦成真”。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之后,却发现残酷的现实是:国内微型轿车市场“钱景”并非一片光明,国内微型轿车企业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让大多数微型客车企业在如愿获得生产轿车资格的喜悦后,不得不再次面对难题。  相似文献   

12.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8,(11):13-17
在国内CPI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南方暴风雪袭击、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股票市场风雨漂泊的背景下,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个别媒体甚至爆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环比下降27%的耸人标题,使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误以为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大幅走弱,股票市场汽车板块遭受重创,投资者甚至是投资基金出现了恐慌性抛售。事实是,2008年的国内轿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保持着销售两位数增长,各轿车细分市场仍然保持着活跃态势,并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特点: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年国内轿车市场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却逆市走强,好于2007年的市场表现,也让未来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将要崩盘的预言“不攻自破”。国内经济型轿车细分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分化走势,南京菲亚特旗下派力奥、周末风和西耶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3.
《汽车导购》2005,(6):102
微型轿车(5万以下) 3月份微型轿车的销量同比增长明显,达到48%,高于2月份的4%,也远远高于整个轿车市场-9%的平均增长率。其中夏利的同比增长率仍然排在前列,达到77%,销量也接近2万辆。形势大好。而新车型QQ的增长率更高,达到157%,销量也突破1万辆大关。占奇瑞公司所有车型的72%。长安奥拓、路宝和爱迪尔也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的前后夹击,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在经历了2005年的短暂沉寂后,依靠新产品上市聚集起的市场人气在2006年之初开始“旧貌换新颜”,高达3位数的惊人增长速度、月销售量与市场“宠儿”小排量微型轿车不相上下,这一切都预示着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的春天已经翩然而至,随着速腾、凯旋、凯美瑞“新三剑客”上市脚步的临近,呈现出2006年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一片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仿佛十年一个轮回,国内微型客车行业在2009年终于迎来了“好日子”。回想十年前的1999年,国内微型客车行业曾经风光无限,长安、哈飞、昌河凭借微型客车异军突起,一举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前十强;怀着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长安、哈飞、昌河等主流微型客车重心转移,厂家开始大举进军国内轿车市场,进入新世纪,国内微型客车行业的市场关注度逐年降低,生产厂家开始“移情别恋”,  相似文献   

16.
《汽车导购》2005,(5):89
微型轿车(5万以下) 微型轿车前2个月的增幅达到25%,和2004年同期相差不多。其中,夏利的月平均销量在1万辆以上,并且和吉利,QQ一起名列三甲。增幅最大的两个车型是SPARK和QQ.增幅达到85%以上.虽然整体销量还是和微轿“老三样”夏利、吉利和奥拓相差较大.但是较大的增长率则体现了新车型的强劲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吕品  马欣 《汽车导购》2007,(2):46-47
车价虽然持续下降.但是对于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来说,5万元以下的微型轿车也许是距离现实最近的梦想。奔奔的到来给了持币待购者一个新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奔奔的发动机排量在这个价位区间里是最大的,高达1.3L。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5,(37):7-7
根据中国汽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轿车销售前十位的品牌中,主力为1.6L排量的轿车有伊兰特、凯越、桑塔纳和捷达,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1.34%;而1.6L排量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的品牌主要有夏利、奇瑞QQ、飞度、奥拓和千里马,市场占有率达到21.43%,已经超过1.6L排量轿车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文龙  苏迪 《汽车导购》2005,(9):64-70
入门级微型轿车已经由几年前的6万多元降到了现在的3万多元,较低的价格使国人的购车热情高涨,尽管2005年整个车市的热度比不上前两年。但是微型轿车的销量却有了大幅的增长。很多要实现“轿车进入家庭”梦想的消费者都将微型轿车作为首选车型,这些消费者中也包括一些刚拿到驾照不久的新手或者是对轿车了解不深的年轻一族,不要说这些消费群体,即使是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在遇到夏利,奥拓、吉利、QQ和SPARK等众多品牌的“诱惑”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需要蝶体更加专业的购车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上海汽车》2002,(11):23-24
近几年,面对着越来越多地区的“封杀”与歧视,曾经风光一时的微型轿车大伤了元气:市场份额逐年萎缩、有效需求增长乏力、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价格战火连绵不绝。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以及市场空间的逐渐缩小,使得微型轿车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中价格波动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多、对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车型之一。今年以来,关税的大幅下降,再次引发了微型轿车市场规模空前的价格地震,其幅度之大,涉及品牌、车型之广都堪称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