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人员素质、技术实力、生产环境等因素,努力营造具有本企业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产生最佳的管理效果,塑造最佳的企业形象.宁波港务局是一家大型的港口装卸企业,他们是如何营造港口装卸特色的企业文化呢?  相似文献   

2.
闻建耀 《中国港口》2008,(12):48-49,52
<正>一、培育典型文化是港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1.港口企业发展需要典型"引领"当前,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港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竞争与挑战。如  相似文献   

3.
纵观日照港20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进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与强盛,离不开先进企业文化的强大支撑。在20多年的历练实践中,日照港逐渐积淀而成的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阳光文化”.这一企业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实践的锤炼升华。港口人的价值取向、行为特征、精神特质表现与港口发展需求逐步并轨融合。阳光文化是日照港天然得名和后天积累的文化品质二位一体的全面概括,是对日照港人群体个性特征“形”与“意”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4.
罗凯 《世界海运》2009,32(8):42-43
港口行业已逐步实现标准化经营,围绕货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从而使得港口企业服务日趋同质化。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除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外,对港口企业“软实力”的建设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港口企业文化作为近几年“软实力”研究的热点,首次将人的因素和企业效率挂上了钩。而事实也说明,中国港口历经近60年的发展,粗放型、“经济人”式思路的经营理念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强调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正成为我国港口企业管理新的风向标。本文旨在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港口企业管理的新思维,以此为改善港口企业管理绩效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周敏 《中国港口》2006,(12):44-45
港口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需要港口企业全方位打造有个性的品牌,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良性的品牌支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的综合性港口,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居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完成595万标准箱,稳居世界港口前20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298亿元,员工2万余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63家。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列409位,居港口行业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的综合性港口,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居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完成595万标准箱,稳居世界港口前20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298亿元,员工2万余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63家。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列409位。居港口行业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运》2010,(2):F0004-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的综合性港口,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居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完成595万标准箱,稳居世界港口前20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目前拥有总资产298亿元,员工2万余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63家。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列409住。居港口行业第二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运》2007,(7):F0004-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是中国北方第一的综合性港口,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2006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居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完成595万标准箱,稳居世界港口前20位。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是国有特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青岛港是具有110年历史的特大型国际港口。现有职工16000人。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10多年来,我们以港口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倡导和构建有港口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了港口经济迅猛发展。吞吐量由1988年的3000万吨,到2001年一举突破亿吨大关。共上缴国家各种税费44亿元。资产总额由5亿元裂变增值到103亿元,为……  相似文献   

11.
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建设符合国情民情,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港口企业文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全面推动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凝聚港口职工亲和力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已经加入WTO和日益形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政企分开后的港口企业与公路、铁道、民航之间的竞争程度将日趋白热化.那么,如何将港口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稳住老货主,争取新货源,把港口企业做得更大更强,经久不衰?笔者以为,除了有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和过硬的企业员工,以及现代化的装卸运输生产设备外,还要建设立足港口实际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则也是港口企业搏击市场、勇立潮头而经久不衰的一把利器.就目前一些港口而言,企业文化尚处在初级阶段,远未形成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方方面面做出努力,更要走出"宣传部式"、"标语口号式"的企业文化的误区.港口企业文化体系大体上分为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板块.而制度文化则又是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奏和基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WTO框架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港口企业服务日益同质化,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转化为以企业文化为内容的综合竞争。大中型港口甚至一些小型港口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为港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兵 《中国水运》2003,(8):47-48
面对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周边港口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新挑战,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在港口软硬件建设上有创新和提高,增强竞争力,而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依靠的是企业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唐宾  闻玉沛 《中国港口》2006,(12):47-48
港口企业,一般来讲都脱胎于老的国有企业,带有国有企业的种种烙印。20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践层面上还流于粗浅,停留在上层表层的比较多,渗透到基层的较少。特别需要引起重视是,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误区。主要有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16.
刘舒久 《中国港口》2005,(10):52-53
一、企业文化以精神力量推动港口企业发展1.企业文化启动港口企业内部变革社会和企业的更替、变革总是以思想文化为起始的。从企业文化的存在本质来说,她就是企业的思想体系,既体现了对现存企业的肯定支持,明确表述、界定这个企业价值观是什么和该做什么,又包含了对现存企业的评价与批判。就港口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会明确要求港口企业对自身作出“辩证否定”,去获取新的质的飞跃。当企业内部旧的体制、结构不再适应外部条件变化而运转不畅之时,企业文化就会产生对现有体制、结构的新探索,并在趋向建立新的体制、结构变化中,推出新的企…  相似文献   

17.
黄国华 《中国港口》2006,(5):51-51,54
在我国港口行业开放市场,打破垄断,促进有效竞争的形势下,港口企业要做大做强,培育持续的竞争能力是关键。然而,实施企业文化变革则是必要前提。本文试从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内涵、思路谈点粗浅认识。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港口企业文化建设随着港口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创新。80年代中期前,港口企业文化是以自然生成的码头文化为代表的松散型文化。从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全国大多数港口受条条和块块的挤压,新旧观念的碰撞,市场竞争、政企不分、历史包袱等的影响,求生存成为大多数港口企…  相似文献   

18.
港口企业ERP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珍英  陈伟 《中国水运》2003,(11):47-48
提出港口企业ERP的构想,探讨ERP在港口企业实施的时代价值,构造港口企业ERP框架,并分析港口企业实施ERP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世界港口行业正处于加快第四代港口建设的全新阶段,全球化深度发展为我国港口企业建设第四代港口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港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装卸效率、一流的服务质量,归根到底须依赖员工素质及其专业技能的提高。[1]员工培训是提高港口企业员工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港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港口企业的传统培训形式  相似文献   

20.
焦红 《中国港口》2012,(2):44-45
<正>在2011年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李盛霖部长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优港口"的要求,即港口企业要以调整优化为主题,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标志着港口企业文化建设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