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车辙病害类型,包括磨损性、结构性和失稳性车辙病害,对各类病害的形成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归纳。从原材料、面层结构和荷载作用三个层次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是进行病害分析和预防的基础。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程度车辙病害的修复技术,并总结了预防车辙病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车辙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永  曾理 《中南公路工程》2012,(3):20-24,29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及病害特点,运用粘弹性力学原理分析交通、长大纵坡、高温等外部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说明温度、胎压、作用时间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并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车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车辙病害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国内研究人员为此做了大量预防与检验车辙病害的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未有关于这些研究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为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车辙是目前重载交通和渠化交通公路的最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结合G30线星星峡至哈密段高速公路车辙病害情况,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结合车辙病害特征和成因分析,选用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加聚酯纤维进行病害处治,收到较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武进区域内现有道路出现的车辙病害为背景,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采用现有国内外多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对车辙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通过对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交叉口车辙发生的成因。针对车辙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处治交叉口车辙的新技术,并通过对工程案例的跟踪观测,对其处治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对于缓解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玉元高速公路元江段的车辙病害,提高路面的服务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对元江地区的气候条件、车流量及路面车辙病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路段车辙反复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车辙处治措施。工程应用效果显示,采用的处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减少路面的车辙病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运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得出车辙病害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然后,通过ansys力学分析和交通量调查数据,得到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为样本分析探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路面病害(开裂、车辙、坑槽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测数据,建立了"开裂与IRI","车辙与IRI"和"坑槽与IRI"的三个关系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IRI和裂缝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IRI与坑槽病害的相关性处在95%的置信水平,车辙与IRI值并没有呈现显着的相关。由此可认为,开裂、坑槽是显著影响行驶舒适性的病害,而车辙病害于此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虽然IRI和开裂、车辙等病害存在统计上的一定关联,但IRI仍不能作为独立的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某高速公路通车不到3年,局部路段便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病害.文中以该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现场取芯,分析了车辙发生的层位和程度,测定了沥青各结构层的空隙率、油石比、级配组成和动稳定度,综合分析了产生早期车辙病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的车辙是当前主要的路面结构破坏形式之一。通过对广肇(广州—肇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调查,结合现场检测及室内试验,从路面基层强度、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变异性、沥青面层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成因。  相似文献   

15.
重载交通下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原因分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两条典型重载交通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形成特点,分析交通量及交通组成、交通荷载、长大纵坡及持续高温最不利组合的外部因素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内部因素,对重载交通下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车辙预防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调查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调查情况及相关结论,并对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车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大纵坡和连续上坡路段尤其严重.该文以国内某两条高速公路大纵坡和连续上坡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环境温度、行车速度、轴载和材料性能及结构方面分析了车辙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表明,大纵坡和连续上坡沥青路面车辙控制应结合路段实际条件开展结构组合和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得出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形式为裂缝、车辙及坑槽,并分析了这三类典型病害的成因;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裂缝、车辙及坑槽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三者的影响均较大,且裂缝、坑槽的修复能够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减,平整度随车辙加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沥青路面的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对病害路段钻取芯样进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大、沥青软化点低、混合料级配不合理是产生车辙的内因;路面调查显示重载车辆行驶速度慢,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强度低是产生车辙的外因。因此,防治车辙,不仅要考虑原料用量和级配,还要严格控制车载和车速。  相似文献   

20.
车辙作为沥青路面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降低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路面承载能力,削弱面层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使得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迅速下降。依托京港澳高速公路驻信段实体工程,对其沥青路面病害类型与程度进行现场调研。通过该高速公路原有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特征以及对旧料进行抽提回收分析,从材料组成、结构组合等方面,分析旧路结构的车辙成因,为加宽路面的抗车辙技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