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强对港口岸线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交通运输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沿海港口岸线资源储备、分布及开发建设的主要特点,重点阐述港口岸线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缺乏标准计量方法、岸线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阶段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岸线计量标准、建立常态化动态监管机制、健全岸线统计制度等对策,以促进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相关结论可为行业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岸线使用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骆勤 《水运管理》2012,34(7):22-25
从上海市内河岸线配置和利用及使用费征收现状着手分析内河岸线资源价值的分类分级和合理评估方法,探讨应用岸线费征收标准调整这一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来整合优化上海内河岸线资源配置,提出评估和体现上海市内河岸线资源价值的岸线使用费计费方法,并对岸线使用费计费方法中各因子和系数取值以及基准价格P0的确定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陈媛  张凌  张旭 《水运工程》2013,(4):117-121
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是涉及内河航道两岸港口、产业、综合交通、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综合性规划.针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布局特点,提出内河航道岸线功能的分类方法、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各类岸线的控制要求.最后以昆山市内河航道网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为例,对水网地区内河航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杭州湾北岸岸弧分析及其工程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平衡岸弧方程组对杭州湾北岸“盐田-金山”、“金山-陈山”、“陈山-秦山”三岸段进行了计算,求得理论岸线位置,并与实际岸线对比,分析实际岸线的变化趋势;最后讲述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邱珍英  季岚  曾建峰 《水运管理》2010,32(10):19-21,28
阐述岸线资源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岸线效能评价方法对研究如何整合港口现有岸线资源、规划可利用岸线资源、调整和优化岸线使用结构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岸线资源效能的评价可使岸线资源的使用更合理和高效,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必要的发展空间,提出简便易行的岸线效能评价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陶涛 《中国港口》2023,(4):27-30
<正>重新审视、科学谋划宿迁岸线资源,提高岸线利用综合效率和效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促进宿迁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亟须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开展宿迁港港口岸线整合利用五年规划研究工作港口岸线资源是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按照《江苏省港口岸线管理办法》第六条和《江苏省港口岸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条的要求,市县港口管理部门须依据各自港口总体规划,结合港口资源整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港口岸线整合利用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保、安全、岸线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型石化项目将可能选址在离岸海岛位置,海岛岸线的利用正成为此类项目需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典型离岸海岛大型石化项目,没有陆路通道与大陆相连。综合离岸海岛和石化项目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条件、公用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运营需求的研究,对港口岸线进行归类、布局,提出离岸海岛大型石化基地港口岸线利用方案,并得出类似项目岸线利用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可为类似项目港口规划及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水土保持度中各项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水土保持度指标中各因子及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补充生态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明确对应的赋分等级,提出开展评价的时间节点,形成一套可用于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评价体系。以南通五山段长江岸线为例,开展该体系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2018—2020年,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的生态指数逐年增大,最大增长率为90.09%。2)生态效果由修复工程建设初期的较差逐步提升为优秀。3)在已实施生态修复的岸线,应用该评价体系得到的生态效果评价与该岸线实际工程进度、生态变化情况相符,验证了江苏长江岸线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可推广应用于江苏其他岸线生态修复评价。  相似文献   

9.
航道岸线是航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航道两岸临河设施的管理,合理地控制和利用航道岸线,充分发挥航道的水运资源优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按照船舶交通流的基本原理,引入了航道占有率模型对航道岸线控制利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按照苏南运河的最大交通密度和相应的航道占有率为标准,将苏南运河航道岸线划分为畅行区段和拥挤区段。最后对江苏省内河岸线的合理规划利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选定岸线前沿水深条件、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域宽度以及岸线后方陆域宽度作为岸线评价的主要指标。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时应用了信息熵理论,随后将灰色系统法引入到岸线评价中,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出6条岸线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表明岸线与最优岸线越相关,最终得出各岸线与最优岸线的相关性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岸线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