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线路越来越密集,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隧道形式,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施工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上浮,影响结构安全。依托某工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引起下卧既有隧道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新建隧道上穿施工导致的既有隧道结构竖向变形以隆起为主,最大隆起出现在与新建隧道相交位置;纵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拱顶位置;横断面变形表现为横向压缩、竖向拉伸。此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建隧道大角度上跨施工易对下方既有隧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为了确保既有隧道运营安全,需对新建隧道上跨后的既有隧道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依托重庆至黔江铁路徐家堡隧道工程,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构建地层结构模型和荷载结构模型,对新建隧道上跨修建后既有隧道围岩变形、结构受力及安全系数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上方土体大量卸荷,下方既有隧道整体发生隆起变形,最大变形位于仰拱处,增量为1.173 mm,现场沉降监测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合理性。新建隧道的施工破坏了既有隧道的承载拱效应,导致结构受力增加,但均小于安全限值;荷载结构法表明,公路隧道修建前后下方铁路隧道结构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7.05、4.73,说明公路隧道的修建对铁路隧道有一定影响,但仍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以G351 浙江临海沙滩头隧道为依托, 为了确定上、下层隧道的施工顺序问题, 评估接近隧道爆破的影响, 首先, 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先上后下、先下后上两种施工顺序对应的洞口仰坡稳定安全系数, 然后, 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施工方案下隧道的沉降, 根据分析结果推荐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接着, 采用爆破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上层隧道爆破施工对已建下层隧道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合理控制单段药量情况下, 上层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下层隧道的振动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本文的分析结论可以为类似上下双层并列近接隧道的施工方案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多,隧道交通交通成为管控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探究隧道交通的控制本系统以沙盘仿真模拟的方式,搭建公路交通隧道模型,从结构制作上体现公路隧道的交通、照明、通风,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合理布置与运用;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对公路隧道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照明控制;以及隧道交通在安全事故状况下,能够实时的对交通进行应急疏导控制方案的。以达到对隧道交通的模拟,并且实现了隧道内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智能化疏导。  相似文献   

5.
朱良和 《湖南交通科技》2005,31(1):94-95,110
介绍了分水岭隧道洞身k25 196~ 230地层地质情况,以及隧道开挖后出现的病害,从设计和施工上提出了根治隧道溶洞拱顶下沉、隧道拱脚位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建隧道左右线分别上跨既有铁路隧道正洞及斜井,通过分析新建隧道分别采用机械开挖、爆破方式开挖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以及新建隧道运营状态下对既有铁路隧道产生的影响,判断既有隧道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7.
隧道洞口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变通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通过对高速公路上隧道洞口变通事故特征的调查.以人、车、路和周围环境体系分析隧道洞口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出隧道洞口变通安全性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我国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隧道工程也开始逐渐增多,隧道工程的建设给人们行车带来很大便利,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速公路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从我国隧道营运的角度上看,隧道在衬砌过程中仍广泛存在着渗水和漏水等问题,尤其是在隧道多道施工缝处、接口与管节相连处、预埋洞室等多方面薄弱环节的渗水和漏水情况更为严重,已变成影响隧道营运的最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要做好隧道工程的防水排设计,并加强裂缝防水技术,真正实现隧道衬砌无渗漏,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10,(12):52-53
21世纪是全球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隧道超大直径、超长距离,隧道结构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刺激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铁、长大隧道和越江跨海隧道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隧道大国。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的铁路隧道8900余座,总长度约6000km,在建铁路隧道约2500座,总长度已超过4700km,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各项内容中,隧道收敛位移量测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性态变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以分岔式隧道吉茶高速公路上的坡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隧道收敛位移量测的测点布置、断面布置原则,并通过典型断面分析指出隧道收敛位移量测对隧道施工的指导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