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均质充气压缩点燃着火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作为新一代的内燃机燃烧方式,具有传统火花点火汽油机均质混合气特质,同时具有与传统压燃柴油机相当的高效率,具有实现高效、低排放燃烧的巨大潜力。在汽油机普遍采用电控技术,发动机性能得到较大改善的今天,稀薄燃烧技术为汽油机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文中在介绍HCCI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汽油机实施HCCI的可行性及其实用化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显文  吴斌 《汽车运输》1999,25(12):8-11
研究射流燃烧理论,将其应用于汽油机燃烧室的独特结构设计中,由于该结构在燃烧室内能产生强烈紊流和大量微涡流,因此能稳定地点燃较稀混合气,加快燃烧速度,大幅度提高压缩比,能够获得突出的节油效果和先进的动力性及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一台由汽油机改装而成的点燃式单缸氢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废气再循环率对氢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气再循环率的升高,缸内的温度和压力降低,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增加,燃烧放热重心后移,缸内NO_x排放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与法国的IFP联合研制 4行程自动着火可控燃烧汽油机 ,这是一台按照柴油机原理而使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研制的发动机不需要使用催化装置 ,其排放不超过欧Ⅳ标准对于汽油机的排放限值。与原汽油机相比 ,该发动机的CO2 排放降低 10 %~15 % ,CO和N2 O的排放降低 6 0 %~ 80 %。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标致雪铁龙/IFP联合研究新的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5.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49):23-25
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主要有CO、HC、NO_x、PM等。由于柴油机采用的是过量空气燃烧和高压缩比,因此CO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大约只是汽油机的1/10;柴油机在冷机工况下,没有HC蒸发排放,在燃烧工况下,HC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NO_x排放在汽、柴油机差不多;CO_2排放,由于无毒,一般未在控制之列,但随着CO_2大量增加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后,它的控制已是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底盘测功机法以及中国货车行驶工况(CHTC-HT)测试了国六燃用生物柴油车CO2和NOx的瞬态实际排放特征,评估了运行工况、冷热启动、环境温度和载荷下对实际排放的影响。在瞬态运行工况下,测试车辆CO2的排放速率与加速度呈显著正相关,低速加速段的NOx的排放速率急剧增加。环境温度和冷热启动影响样车CO2和NOx的排放,CO2的排放主要受到车辆速度和负荷的影响,冷启动阶段、市区、城郊和高速的CO2平均排放速率分别是3.84 g/s、2.69 g/s、4.92 g/s和7.52 g/s。冷启动阶段的NOx排放占整个测试循环排放的62.9%,急加速阶段,多次出现排放NOx的峰值。载荷对CO2的比排放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与空载相比,半载的NOx的平均比排放降低了27.1%。测试车辆在市区、城郊和高速的工况下CO2的平均比排放差异并不显著。市区NOx的平均比排放达到6582.7mg/(kW·h)(空载)、5547.2mg/(kW·h)(半...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汽油在发动机上的压缩燃烧,在一台4缸四冲程压燃式发动机上使用不同掺混比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3-4)-汽油混合燃料,探究了在不同负荷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小负荷工况(0.13,0.38 MPa)下,掺混PODE3-4使缸内燃烧压力和放热率升高;在大负荷工况(0.88,1.13 MPa)下,放热率随掺混比增加逐渐降低;对于排放特性,随着负荷的增加,NOx和Soot排放逐渐升高,当负荷大于0.38 MPa时,CO和HC排放均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掺混比的增加,Soot、CO、HC、苯和甲醛等污染物排放呈现出降低的态势,而NOx排放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轮胎所造成的燃油消耗约占整个轿车燃油消耗量的20%,在卡车中,这一比例则提高到1/3。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8.3亿辆,其所排放的CO2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18%。标签法出台CO2排放的增长加剧了全球气温变暖,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以降低汽车能耗。欧盟CO2排放中,轿车占到12%左右。而在汽车排放中,轮胎的滚动阻力对汽车能耗水平和CO2排放影响重大。与传统轮胎不同,绿色轮胎能够有效降低滚动阻力,使轿车能耗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可考虑在汽车发动机上燃烧零碳氨燃料以减少碳排放。但由于氨(NH3)的燃点高、最小点火能量高以及燃烧缓慢等劣势,需要借助氢气(H2)作为助燃剂,帮助改善氨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燃烧过程。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氨氢双燃料发动机掺混燃烧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氨催化分解制氢与氨燃料发动机耦合的研究现状,发现采用氨燃料在线重整制氢可以避免采用双燃料供给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助燃能提高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速度,降低NOx的排放量。对于氨燃料发动机依旧存在的动力性能下降和未燃氨气排放等问题,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中研究了可变进气正时(IVT)、可变排气正时(EVT)和可变进排气正时策略(IEVT)形成的气门重叠角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和微粒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负荷下3种正时策略中正气门重叠角的增加均会导致缸内残余废气量增加,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推迟和延长,油耗和HC排放均先减小后增加,NOx排放减小。在相同气门重叠角下,EVT的残余废气量最多,IVT对泵气损失改善最大达15.6%。相比IVT和EVT,IEVT在60°CA的重叠角仍稳定燃烧且减少了传热损失和排气损失,油耗可降低8.67%,NOx减少了96.57%,微粒总数减少了89.43%。  相似文献   

11.
均质充量压缩点燃着火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作为内燃机新型燃烧方式。具有高效、低排放燃烧的巨大优势,为汽油机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广阔前景。文中基于化学反应模拟软件Chemkin,利用九区模型模拟了甲烷的HCCI燃烧过程,分别讨论了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压缩比和燃空当量比对甲烷HCCI燃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燃烧室结构、燃烧室内气流运动、点火方式、分层燃烧及燃油喷射方式等几方面论述了当代轿车,气油机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所采用的催化技术(NOx直接催化分解技术、选择还原催化技术和吸附还原催化技术)和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可以大幅地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为轿车汽油机实现稀燃,提高轿车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改善其氮氧化物NOx排放提供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DISI甲醇发动机分层稀薄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直喷火花塞点燃式(DISI)甲醇发动机1600 r/min和1200 r/min转速下整个负荷工况内分层稀薄燃烧对性能、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DISI甲醇发动机在整个负荷工况内的一系列特征与柴油机和汽油机有很大不同,缸内混合气分层质量及燃油缸内空间分布对不同转速下的燃烧特性有显著影响;1200 r/min时热效率大、运转稳定,燃烧前期缸压和放热率优于1600 r/min时;大负荷时DISI甲醇发动机分层稀薄燃烧的经济性和排放性都比较好,但小负荷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较差,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CNG发动机和汽油机燃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NG发动机与汽油机的燃烧同为预混湍流燃烧,但火焰传播速度、着火延迟期及混合气热值均不同。为在汽油机上改燃CNG或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发挥CNG燃烧的优点,针对CNG燃烧特点设计发动机,才能达到较高的输出功率和较低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排气管放炮是由气缸内未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排至排气管,被排气管或其它气缸排出废气的高温点燃所致。排气管发出“突突”声,并排出阵阵浓烟,发动机油耗增加,功率下降,排放性能恶化,严重时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及人们对汽车燃油经济性要求的提高,改变传统汽油机的燃烧方式以获得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排放水平已成为当今内燃机领域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因此,一种新型的汽油机燃油燃烧方式应运而生,即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而实现稀薄燃烧的理想方式是分层燃烧,这对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汽油机排气管放炮是由气缸内未燃烧或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排至排气管,被排气管或其它气缸排出废气的高温点燃所致。排气管发出“突突”声。并排出阵阵浓烟,发动机油耗增加,功率下降,排放性能恶化,严重时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Ⅳ摩托车排放标准是与欧洲摩托车排放第Ⅳ阶段标准相对应的,而现在执行的摩托车排放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欧Ⅲ摩托车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国Ⅳ排放新标准囊括了所有关于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的试验方法及限值要求,适合L3、L4和L5类车,对Ⅰ型试验和Ⅱ型试验的限值进行了加严修订。  相似文献   

19.
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对1.5 L四缸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分别进行了过量空气稀释燃烧、EGR稀释燃烧与原机的经济性、排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稀释燃烧技术具有较大的缸内多变指数,同时可以采用更大的点火提前角,获得了最优的燃烧相位和经济性;EGR稀释的HC排放高于原机和过量空气稀释的燃烧;原机与EGR稀释的CO排放水平相当,而过量空气稀释燃烧处于较低水平;EGR稀释燃烧技术由于燃烧温度的降低与低氧氛围的因素使其NOx排放处于最低水平。为实际改善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汽油机是靠电火花来点燃混合气膨胀作功的.火花塞的点火时刻对汽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等都有着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当燃烧气体压力p的最大值pmax出现在压缩上止点后10°~15°曲轴转角时,其燃油的热效率最大,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最高,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时刻称之为最佳点火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