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昌和 《摩托车》2010,(11):50-53
在超级运动级别(Supersport),基本上就是意大利L型双缸对抗日本并列四缸的格局。但是2006年英国老牌摩托车凯旋凭借全新研发的Daytona675,直接杀入了中量级运动摩托车的竞逐,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7,(6)
正凯旋推出了并列三缸跑车Daytona 675;奥古斯塔推出了并列三缸跑车F3 675;雅马哈推出了并列三缸街车MT-09;……这些并列三缸摩托车,性能均属一流,造型各有千秋,风格各有特色。如果要让你来排列个一、二、三,还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了解并列三缸的血统渊源,就会毫不犹疑地选择奥古斯塔,因为奥古斯塔赛道的历史辉煌无比,奥古斯塔并列三缸的烈火激情无人能敌!  相似文献   

3.
吴锋 《摩托车技术》2009,(10):78-82
拥有百余年造车历史的英国凯旋公司,其摩托车以耐用品质及独有的绅士风度著称于世。但是近年来,凯旋的风头被日系车完全压过。为重振雄风,凯旋公司在2006年推出号称“中量级街头霸王”的光复摩托车——凯旋Daytona 675。该车一问世便代表凯旋参加“2006年世界十佳摩托车”评选,一举以总分81分的绝对优势干净利索地夺得最佳中量级摩托车头衔。  相似文献   

4.
正个性独特的并列三缸发动机,嘶吼出热烈似火的激情;决不妥协的偏激调校车架,宣示着厮杀到底的斗志决心;苗条犀利的简洁设计,摇曳着高冷美艳的风情……这就是来自英国的Daytona 675!在Daytona 675的胸膛里,奔腾着与日本厂家不一样的动力心脏,不是司空见惯的并列四缸发动机。而是并列三缸发动机!与上一代相比,尽管它的排量仍然是675m L,但是内心已经大起波澜,缸径和冲程从之前的  相似文献   

5.
成立于1886年,拥有百余年历史的英国凯旋公司的老牌Triumph(凯旋)摩托车,以世界公认的耐用品质及独具的绅士风度,缔造了世界摩托车史上的光荣与成就。2005年初批量推出排气量高达2294ml的巨无霸超级巡航车Rocket Ⅲ(火箭Ⅲ),更是将凯旋摩托车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2006年凯旋又以崭新的姿态,带着更新的科技、更年轻化的线条和不凡的品质,隆重推出全新运动版Daytona 675和speed triple双响炮,双双分别获得2006年最佳中量级车和最佳标准车桂冠,再次向全世界车迷证明了英国凯旋的荣耀。一、完美亮剑志在必得2006年6月,一年一度的Masterbike(最佳摩托车)国际评比活动如期举行,来自美、英、德、意、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7国著名的摩托车专业杂志的编辑和17国车手,经过10个项目的全面测试和严格、公平的综合评估(每个项目10分,总分100分),凯旋Daytona 675以81  相似文献   

6.
阿丹 《摩托车》2008,(4):19-23
22年前,铃木推出了GSX-R750.重新确立了现代运动摩托车的定义。20多年来.无论是专业级别的道路比赛还是业余骑手的道路比赛,铃木GSX-R750都是备受青睐的骄子.获得了无数的鲜花和奖杯。尤其是吉村-铃木(Yoshimura Suzuki)车队的梅特·马拉丁(MatMladin)驾驶GSX-R750获得4次美国(AMA)超级摩托车锦标赛桂冠,更是为众多铃木车迷津津乐道的佳事。但是,1000mL的大排量跑车击破了750mL跑车的超级摩托车美梦.2003年GSX-R1000取代GSX-R750成为铃木竞逐世界和全美超级摩锦赛(WSBK,AMASBK)冠军宝座的旗舰跑车,曾经不可一世,喧嚣一时的GSX-R750如同被放逐的帝王.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的赛场位置.无论是1000mL的超级摩托车(Superbike)组别还是600mL的超级运动(Supersport)组别。 命运颇有些相似的是凯旋Daytona675。2006年Daytona675横空出世.这台充满火药味道的三缸机器.凭借额外的排气量,将日本600mL的超级运动(Supersport)跑车逐个“歼灭”.由此声名鹊起。但是Daytona675接下来的命运可不太妙.首先由于并列三缸发动机的排气量而被禁止参加超级运动(Supersport)组别的比赛,其次由于某些原因而被不少机车媒体“群起而攻之”.仿佛短短一夜之间,凯旋尝遍了酸甜苦辣的滋味。 一位是来自日本的“武士”,一位是来自英国的“绅士”,它们相距千里,却有着相同的命运和起伏跌宕的历程。如今它们走到一起,惺惺相惜的落寞英雄,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7.
倪巍  A.ROY 《摩托车》2008,(6):10-17
TRIUMPH(凯旋)摩托车一向给予人“我行我素”的感觉,原创的线条和味道,也是日本摩托车时常借鉴和模仿的。近年凯旋推出的高性能车种例如Speed Triple(快速三缸),Rock- etⅢ(火箭Ⅲ),Sprint ST(疾跑ST)都是令人过目不忘的车型。2006年的全新Daytona 675(戴托纳675),和以往戴托纳系列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完全不同,性能和操控都更上一层,凯旋也承认戴托纳675是旗下最高性能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张潜 《轿车情报》2012,(11):204-205
MV奥古斯塔F3675的流线型车身设计.可以为车手提供出色的公路和赛道的驾驶感受,同时,紧凑的3缸发动机不但拥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强大的爆发力,更兼顾了如MVICS系统,使得F3成为一辆全电路控制的中量级跑车。  相似文献   

9.
赵飞英 《摩托车》2014,(2):46-49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拜访了Honda高层,建议Honda打破窠臼,尝试全新的运动摩托车理念——将1000mL排量发动机的动力、中量级摩托车的重量、轻捷灵敏的操纵性能结合起来,打造完美的超级跑车。这一年是1989年,这位工程师叫TadaoBaba,而这款超级跑车就是"火刃"(Fire Blade)。自1992年最早的CBR900RR强势出击以来,迄今已有22年。多年来,"火刃"不断吸收最新技术而升级换代,始终站在最热门的超级跑车之列。2014年,沿着进化之路,Honda再次强化了CBR1000RR的战斗性能,让"火刃"在赛道和公路擦出激情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正>提到摩托车,我们很自然就想到摩托强国日本,想到他们最拿手的并列四缸发动机摩托车。的确,无论本田还是铃木,无论川崎还是雅马哈,都对并列四缸发动机异常熟稔,驾驭起来举重若轻,广泛搭载于跑车、街车、运动旅行车等各类车型上。其中,搭载了并列四缸发动机的本田CB家族历史悠久,口碑不俗,迄今进化历程已经达到50年。话要说回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还没有竖起摩托强国的形象,主流是小排量的代步摩托车,而在大排量领域,日本摩托车对于欧洲、美国没有威胁力,骑手们钟爱的是哈雷、凯旋、诺顿、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厂家在生产性能出众的跑车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考虑用并列四缸发动机作为首选动力装置。因为,并列四缸发动机确实拥有很多优点,结构紧凑,运转顺畅,与缸数更少的大活塞发动机相比可以飙出更高的转速,适合高转速大功率输出。但是杜卡迪坚持改进其L型双缸发动机,而且得益于超级摩托车的比赛规则,双缸发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当前世界摩托车锦标赛Moto2组别的战马,胸膛内奔腾的是Triumph(凯旋)的765m L并列三缸发动机。作为Moto2赛车的动力心脏,这台并列三缸发动机的峰值动力超过100k W,在赛道上可以飙出的极速更是超过300km/h!以这颗激情心脏为动力平台的凯旋Street Triple,天生就自带运动本性,可以为热爱速度与激情的骑手提供强大运动性能带来的刺激体验。不过,将大众骑手们与Street Triple隔开的是其昂贵的价格,高昂的售价让很多骑手只能望而却步。但是,如果我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以并列三缸发动机为动力心脏的中量级街车,将价格削减四分之一,相信会让很多人实现梦想。这就是凯旋在2022年全新推出的"三叉戟"Trident 660!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以西尔维斯特·罗帕发明蒸汽动力自行车作为摩托车发展之路的起点,那么时至今日,摩托车的进化历史已有150年。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中,摩托车已经发展得高度成熟。动力装置方面,立式和卧式单缸发动机、V型双缸发动机、并列双缸发动机、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并列三缸发动机、水平三缸发动机、并列四缸发动机、V型四缸发动机、V型五缸发动机、并列六缸发动机、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等,各种汽缸结构应有尽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21,(9)
正对于资深骑手来说,雅马哈YZF-R7是一款不可取代的跑车——这款亮相于1999年的跑车,搭载了液冷、DOHC 20气门、汽缸排量749m L的并列四缸发动机,专为比赛而生!为了满足竞逐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和铃鹿8小时耐力赛的规则,当时雅马哈推出了500台市售版YZF-R7,可谓是凤毛麟角,被视为摩托车发烧友和收藏家的珍品。  相似文献   

15.
赵飞英 《摩托车》2014,(10):34-37
搭载并列四缸的CB历史悠久,是本田最荣耀的系列,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的CB750。其中,中量级街车大黄蜂CB600F Hornet自1998年面市以来,销售已经超过15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现在,面对中量级街车日趋激烈的竞争,为了进一步争取骑手,扩大市场份额,本田推出全新一代的"大黄蜂",这就是新版CB650F。  相似文献   

16.
杨燕 《摩托车》2012,(17):114-116
业界普遍认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摩托车开始扭转自身的形象,从中小排量迈向大排量挺进,标志就是本田1968年推出的CB750。依托高转速、大功率的并列四缸发动机,凭借远远低于欧美重型摩托车的重量,CB750开启了摩托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让摩托车告别了体型庞大、重量超标、操纵迟钝的传统形象,迈  相似文献   

17.
杨燕 《摩托车》2012,(9):114-116
业界普遍认为,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摩托车开始扭转自身的形象,从中小排量迈向大排量挺进,标志就是本田1968年推出的CB750。依托高转速、大功率的并列四缸发动机,凭借远远低于欧美重型摩托车的重量,CB750开启了摩托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让摩托车告别了体型庞大、重量超标、操纵迟钝的传统形象.  相似文献   

18.
阿飞 《摩托车》2009,(4):106-111
一个年轻而极富天赋的工程师,拜谒了本田公司的管理者。他向本田高层分析了当时运动型摩托车市场情况然后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本田突破传统运动摩托车的樊篱,尝试全新的运动摩托车理念那就是将1000mL发动机动力、中量级运动摩托车的重量、超级轻捷的操纵性能完美结合推出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摩托车。  相似文献   

19.
莫琦 《摩托车》2023,(4):32-45
<正>当摩托车进化到性能时代,多缸摩托车成为无法避免的选择。当然,由于摩托车结构紧凑,汽缸并非是越多越好,如果当缸数过多,将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操控性能,大大增加复杂程度,同时让成本直线上升。因此,尽管大型豪华旅行摩托车金翼GL1800、宝马K1600GT分别武装了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并列六缸发动机,动力输出充沛,但是就操控性能来说,明显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正让我们回溯到1983年。当时,摩托车业界大多数厂家都认为,以日本厂家为代表的并列四缸发动机代表着当时摩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同时也是未来摩托车的发展趋势。但是,宝马没有一窝蜂地涌向并列四缸发动机这条"阳关道",而是另辟蹊径,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