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近十年来福州枢纽总图规划的简要回顾,就枢纽总图目前布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枢纽总图研究时需重点思考的问题,以期给其他枢纽的总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处国家铁路网的“天元”位置,是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文中对武汉铁路枢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枢纽总图规划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福州铁路枢纽现状和进一步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总图在枢纽总体结构的合理性、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工程的可实施性、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论证,推荐的新一轮总图方案,与前一轮总图可完成无缝衔接,实现模块式发展,达到了可利用既有和在建工程的设备充分发挥投资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洛阳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能力利用现状以及枢纽的运输需求,得出洛阳枢纽能力紧张、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量运输需求的结论。结合枢纽自身特点,提出成环发展的规划方案,通过对运输能力计算表明,所提出的规划方案能缓解当前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21,(6):44-51
综合客运枢纽,综合客运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换乘便捷、公共换乘设施完备,客流量大的客运枢纽应考虑安全缓冲。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机场布局规划的衔接,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轨道交通衔接。全国性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实现2条以上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衔接。国际性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优先衔接贯通所在城市的综合客运枢纽,不同综合客运枢纽间换乘次数不超过2次。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一体设计、同步建设、同期运营。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对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功能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枢纽布局与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对集散中心效能的关系,探讨交通枢纽建设对中心货物调度效率、周转速度、运输距离和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包括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加强规划管理,以优化运输环境、提高调度精准度和运输效率,为铁路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提升物流效率和运作模式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05,26(2):93-93
根据交通部制定的有关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将规划建设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徐州和连云港共7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这7个枢纽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拥有主要港口、国家铁路和公路运输场站等基础设施,客货流量大、集散作用强、辐射范围广。其中,上海的枢纽建设主要“以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为主”,突出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加快建设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及公路、铁路、内河集疏运通道,以港站主枢纽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园区,高速公路连通主要港区,  相似文献   

8.
杨锡安  刘德全 《水运工程》2000,(10):25-28,33
介绍大源渡枢纽的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和建筑物结构设计,体现该枢纽工程以航运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9.
大源渡枢纽的总平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大源渡枢纽的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和建筑物结构设计,体现了该枢纽工程以航运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杭黄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结合杭黄铁路开行机车牵引普速客车的要求,对杭黄铁路纵断面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客车牵引动力、制动性能、运行时分等因素,研究了9‰、12‰和20‰3个纵断面方案,并对运输能力进行了影响分析。通过分析客车的技术适应性,引入杭州枢纽的技术条件和工程经济比较,推荐采用20‰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杨锡安  刘德全 《水运工程》2000,(7):42-45,48
文章简要介绍了大源渡航电枢纽坝址选择,总图布置,建筑物结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航电枢纽以航为主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点不突出、要点把握不够等问题,对赣江流域不同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航电枢纽项目在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工程分析、生态影响评价、水环境和水文情势影响评价中的要点,对指导航电枢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减缓航电枢纽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优化航电枢纽环境保护设计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浙江省推出“水运强省”战略目标后,作为具有内河枢纽地位和省会地理优势的杭州港,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力图振兴杭州内河水运,打造杭州水运强市。在短短一年之内,先后完成了《黄金水道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澧水青山枢纽改造工程主要是在左汊拆除原有建筑物后新建船闸和挡泄水建筑物.针对青山枢纽改造工程整体布置方案中涉及的枢纽泄洪能力、通航问题,研究了枢纽整体布置、泄洪能力和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采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枢纽现状及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口门区水流通航条件,优化了原设计方案.得出结果:枢纽泄流能力与现状接近,将...  相似文献   

15.
窄深急弯河道下游河道主流偏向凹岸下游一侧,下游已建枢纽在同侧布置引航道则存在上引航道占据河道过流面积较大、流速指标超标严重等问题。采用整体定床物理模型及船模试验,研究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二线船闸上游引航道的布置及其通航水流条件。结果表明,受窄深河道枢纽上游急弯和长引航道分隔墙占据深泓的影响,设计方案中的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较差,不能满足船舶安全航行要求。优化方案在原方案基础上设置堤头下挑单潜坝,优化右岸河段开挖范围及形式,改变隔流墙长度以及隔流墙透空等措施,较好地改善了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并兼顾枢纽的行洪和发电,实现船舶安全通航和枢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11,(19):37-37
近年来,已建、在建的18座大型枢纽将珠江节节阻断,导致航运效率大幅降低。上游云贵等地的煤矿金矿只能通过铁路公路运输,运费大为提高。珠江流域所有枢纽都规划了通航设施,但因为规划标准一改再改,通航设施迟迟未建,且建设法人和投资都尚未落实。(9月26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16,(6):604-608
水库优化调度是复杂的多目标问题,以往的优化调度研究工作中多以发电量最大、发电保证率最大或者最小出力最大为单一目标,局限于发电优化,无法兼顾供水、防洪以及航运调度。研究通过对崔家营航电枢纽复杂运行模式的研究,以航运和发电为目标,建立了崔家营枢纽多目标调度模型,以2012年水文年作为典型年,运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产生了模型最优解,首次提出了优化调度准则,对枢纽的实际运行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应辰 《水运工程》1996,(10):107-114
葛洲坝水利枢纽中船闸的规划设计对长江航运建设影响极大,本文从船闸的规划,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及其使用功能作了概括介绍,并对葛洲坝枢纽在船闸规划建设中存在原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邹开明  熊智 《水运工程》2024,(6):177-183
针对高水头船闸利用部分原水工结构进行改建的技术难题,以沅水洪江船闸为例,采取模型试验、枢纽大坝安全综合评估、船闸总体布置优化、老船闸加固改造和输水系统改造等技术创新措施,尽量避免对枢纽发电、大坝安全及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从引航道布置、通航条件、导流建筑物和原船闸结构影响等方面对3个改造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确定船闸扩建改造推荐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