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和海运大国,1999年出台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推行全新的海洋战略,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之路。液体化工危险品码头的安全与污染预防直接关系到港口、码头、海洋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开篇寄语     
《世界海运》2014,(2):I0001-I0001
<正>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运大国,海运事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3.
施璟 《机电设备》2013,(5):10-11
作为亚洲地区最具专业性的海洋科技展会,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会(OI China)于2013年9月3日-5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OI China已获得了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学会海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全体炎黄子孙的时代诉求,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进程。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当前,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与挑战。以党的报告形式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系统性阐述,这为出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海洋,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随着中国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海上运输的日益繁忙,船舶及有关水上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威胁也随之激增,尤其是船舶溢油事故对自然环境、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等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弥补,并且这种危害将是长期的。作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主管部门,中国海事局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和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始终致力于让“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社会对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石油开发业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从而使船舶溢油事故也逐渐增多。溢油事故使大量溢油进入江河湖海水域,对水域污染和生态平衡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简单介绍了8000kW海洋救助船船舶浮油回收系统的特点及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6日,山海关船厂处处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气氛,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山船人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在7号码头,彩旗飘扬,人潮涌动,高高的彩虹门下,世界首制海洋风车安装船正在举行交船仪式。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忙碌着,记录着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海洋工程船命名为MAYFLOWER RESULITI0N——“五  相似文献   

8.
邓乐路 《游艇业》2012,(7):25-25
行业专家邓乐路,同时也是将海洋生活方式引入中国的先锋之一。他将与游艇业分享游艇码头与活动整合带来的价值,并对国内海洋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海洋大国和航海大国,提高海洋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和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陆海统筹是支持“海洋强国”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陆海统筹发展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0.
连中 《航海技术》2006,(3):68-69
随着海洋运输的发展,由于设备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导致超标排放,海洋油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资料都表明,海洋油污染中船舶污染占90%以上,因此必须加强检验船上防污设备的技术状况。检验机舱油水分离设备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船舶机舱舱底水,主要来自船舶机舱处所内燃料油和润滑油和水,包括机器、管路和阀的泄漏,检修时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4,(5):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目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对海洋有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建设海洋强国也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海洋强国的核心是海运强国,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然而由于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中国航运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大连海事大学在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度思考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和自身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之后,经过精心筹划和准备,于2014年3月18日成立了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旨在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尤其在推动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上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本次"中国航运大讲坛"的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畅谈海洋强国战略下的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探讨怎样加速通向海洋强国之路的步伐,共同为中国航运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对深圳盐田港3.5万t级和5万t级码头投入使用10余年的状况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维护。钢管桩作为码头主要受力构件,受海水腐蚀问题突出,是本次维护施工的重点。通过实例对海洋护甲DENSO2000FD重型海洋钢管桩保护系统、施工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 《中国远洋航务》2012,(12):34-34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中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和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战略任务。这使肩负富国强军双重使命、以“舰船报国”为己任的中船集团公司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和鞭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相似文献   

14.
曹金平 《航海》1999,(3):10-13
中华民族是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之一,中国本该成为海洋大国的主人。然而,中国又悄然退离海洋,成了列强瓜分的牺牲品。重视陆地、疏远海洋,黄色文明压抑蓝色文明,这是历史的畸变,中华民族的悲哀。“海洋世纪”,当今的中国面临新的历史抉择,是发奋争当海洋强国,还是甘心沦为二等海洋国家?时代呼唤中华民族海洋意识要更新。  相似文献   

15.
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是由于船舶污染引起,为此从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方面分析了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及其污染特征,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为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船舶污染防治的对策与措施。随着航运业和海洋开发的空前发展,海洋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从船舶上排入海洋及大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同时,船舶作  相似文献   

16.
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1世纪是海洋世纪,纵观世界,哪个国家能在海洋开发中先行一步,就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世界各国开发海洋的例子很多,唯有从他国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营养壮大自身,我们方能抢得海洋中的"泊位"。美国:着重海洋环境保护美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海洋大国,管辖海域面积辽阔、岛屿众多、岸线漫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海洋事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主权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40年前的7月,国家海洋局正式成立。从此,中国海洋事业开始了新的纪元。从承担起草我国领海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到配合全国人大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相继出台;从我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南极大陆,到目前进行的南北极综合考察;从勘探国际海底资源,到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从承担专项调查,到正在组织开展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从编写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到制定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40年来,国家海洋局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国家海洋局的风雨兼程路,就是中国海洋事业4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海洋局40华诞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  相似文献   

18.
薛力强 《中国港口》2009,(12):17-17
12月2日,随着"海洋9"轮靠泊天津港北港池杂货码头,该码头一期暨2个4万吨级杂货码头所配备6台门机的组件全部抵港,这也标志着该码头一期设备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12,(2):5-5
2012年2月25日,润邦海洋首条多用途工作船.从公司码头出发。开往东海海域,成功完成各项测试后。安全返回公司码头。参加试航的船东代表、船检、试航公司、测试公司、服务商、公司各相关部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20.
平衡好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非常必要。当前我国海洋区域生态监测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本文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将船舶与陆上、空中监测系统进行联网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实时传输、分析,最后完成对海洋区域生态系统的动态评价和对污染的提前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