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化学品船发生液舱爆炸时的冲击波传递规律,对某发生液舱爆炸事故的海损船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结构的破坏范围和破坏形式等方面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了压力对结构破坏形式的作用,确定了结构的危险区域。对目标船的货舱口大小和泄爆口与爆源相对水平位置两个参数进行了多工况对比分析,掌握了发生液舱内爆时的载荷泄爆的传播规律,对化学品船结构抗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化学品船发生液舱爆炸时的冲击波传递规律,对某发生液舱爆炸事故的海损船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结构的破坏范围和破坏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压力对结构破坏形式的作用,确定结构的危险区域。对目标船的货舱口大小和泄爆口与爆源相对水平位置两个参数进行多工况对比分析,掌握发生液舱内爆时载荷泄爆的传播规律,对化学品船结构抗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广东海事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危化品船、客渡船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对辖区危险化学品运输水域启动水上安全风险Ⅰ级响应,对进出港危险品船舶实施100%安全检查,严防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此次安全检查主要包括船舶是否严格执行船载危险货物安全装卸的操作规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了船舶的液货舱高位报警系统、液货泵紧急停止系统、液货舱喷淋降温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货物装卸监控系统,并进行了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化学品船不锈钢液货舱产生腐蚀的原因、钝化膜的形成机理及对不锈钢液货舱进行整体酸洗钝化的工艺,提出了化学品船不锈钢液货舱酸洗钝化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学品船载运环氧丙烷安全营运的问题,通过对环氧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规范规则的要求和实船设计经验,从液货舱的布置和压力设计、冷却系统、水雾系统、货舱周围环境控制及装卸货集管处阀门控制等方面,分析化学品船载运环氧丙烷时系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DDG 1000驱逐舰所采用新型舷侧泄爆结构中泄爆薄板厚度对泄爆效果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仿真方法的可靠性;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泄爆舱室的仿真模型,分析薄板泄爆结构的泄爆原理,研究不同薄板厚度下舱室破坏及舱内载荷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函数拟合,得到比冲量和挠度随泄爆薄板厚度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结果]结果表明:舱室的破坏失效最先发生在薄板和舱壁的连接处,并逐渐向舱壁边角扩大,且薄板厚度越小,越容易形成泄爆口;泄爆口的形成表现为薄板整体飞出舱体;泄爆结构的存在对初始冲击波超压的影响不大,但能有效降低舱内的准静态压力和比冲量;造成防护舱壁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前期的初始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而造成防护舱壁最终破坏的主要因素是长时间作用的准静态压力。[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舰船舷侧舱室等结构开展泄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蒋发林 《中国船检》2010,(3):104-105,143
防止油船和化学品船火灾及爆炸事故一直是IMO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油轮公司和化学品船公司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体船)在海上航行或在货物操作期间,可能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着很多巨大的火灾或爆炸危险性。为确保安全,避免航行及货物操作期间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液货船,如油船上安装惰性气体系统,并对船员作全面培训,才能减少甚至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MAPOL 73/78公约附则II中对有关化学品船舶的液货的残余物量、不同货物的洗舱程序、有毒液体物质残余物的排放控制等规定,对化学品船防污染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有效扫舱系统、洗舱系统、液货舱通风系统、水下排放系统等设计可有效控制化学品船卸货以后舱内残留的有毒残余液货量,减少其对海洋污染。  相似文献   

9.
唐云澜 《船舶》1995,(6):3-13
本文题目即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个命题,所反映的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该课题以40000t级多功能化学品船为对象,研究并探讨其液货舱的最佳配置方案,包括确定所用钢材品种类,按化学品特确定液货舱的最佳配置方案。该项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近自由面水下爆炸冲击波切断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自由面水下爆炸形成的冲击波到达自由面时会反射稀疏波,并伴随着水面的上升、破碎和飞溅等复杂物理现象。文章基于无网格SPH方法建立了近自由面水下爆炸数值模型,开发了计算程序,模拟了冲击波和自由面反射的稀疏波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了切断现象的特性、产生机理以及对冲击波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爆心正上方且距自由面较近处,稀疏波作用最强;近自由面爆炸冲击波冲量可衰减为无限水域爆炸的1/3左右。文中的研究旨在探索冲击波在自由面处的传播规律,并为近自由面水下爆炸载荷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70000m3B型独立液货舱LNG船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方法,通过对液货舱传热模型合理简化和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迭代计算,针对该B型独立液货舱LNG船进行稳态温度场分析,依据温度场分布进行货舱区船体结构钢级选择,并进一步研究外界环境温度以及装载工况对整个货舱区船体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从而为B型独立液货舱以及类似LNG船液货舱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170 000m~3 B型独立液货舱LNG船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方法,通过液货舱传热模型的合理简化及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迭代计算,针对该B型独立液货舱LNG船进行稳态温度场分析。依据温度场分布进行货舱区船体结构钢级选择,并进一步研究外界环境温度和装载工况对整个货舱区船体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从而为B型独立液货舱以及类似LNG船液货舱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空爆冲击波对高速破片的绕流效应及影响因素,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端部贴有预制破片的柱状TNT空爆仿真模型,结合实例分析冲击波对高速破片绕流作用特点,对比讨论破片间隙,破片尺寸和破片质量等因素对冲击波绕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炸初期冲击波速度高于破片速度,在对破片加速的过程中,冲击波对高速破片存在绕流作用;破片间隙越大,单个破片尺寸越小,单个破片质量越大冲击波越容易对破片发生绕流;而在一定范围内破片之间间隙越小,破片尺寸越大,绕流过破片形成的冲击波强度越弱。所以爆炸初期在破片之前传播的冲击波为扰流过破片碰撞形成的冲击波,可为战斗部爆炸载荷传播特性和毁伤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74 500 DWT化学品船为大型多功能IMOⅢ型化学品船,其货舱内表面采用特涂.通过分析74 500 DWT船的结构设计方案,对如何开展前期货舱结构布置及详设阶段货舱结构的强度校核,提出一些实际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彬 《江苏船舶》2011,(5):43-44
主要通过介绍化学品船液货舱对特涂的要求、涂料的分类及其性能,从而对特涂的施工工艺、表面处理及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弹药发生爆炸时的内部压力流场进行分析,并分别针对弹药爆炸及导弹意外点火时产生的爆压进行探讨,提出安全有效的泄压排导措施;对泄压排导装置工作时的壳体强度、压盘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计算与校核方法,为弹库泄压排导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过氧化氢溶液具有不稳定易分解的化学特性,分解产生的热量与氧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与其他物质混合产生过热和爆炸危险性,所以IBC规则在15.5条对化学品船载运过氧化氢溶液条件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就IBC规则和中国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相关特殊要求条款进行了研究,对液货舱的检验、清洗、钝化和装载程序的  相似文献   

18.
化学品船的设计难度较大,须兼顾的技术条件众多。通过对新型7800dwt化学品船设计过程的阐述,详细探讨了货舱围护系统、主尺度确定、线型设计与优化、总布置、装载稳性和货舱结构设计等方面。目前,该船已建造完工并投入营运,快速性指标和能耗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船舶进气装置承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进行冲击波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各爆室的不同装药量,发现冲击波超压峰值与爆室1的装药量成正比关系;冲击波波形与爆室2-爆室7的装药量有关,爆室2的装药量决定了冲击波的完整性。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爆炸冲击波的冲击波冲量最大值滞后于冲击波超压峰值的最大值;进气装置可以承受超压峰值84.45 k Pa爆炸冲击波产生的15 260.84 k Pa·ms冲击波冲量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20.
化学品船运输的化学品具有特殊性,设计时,化学品船的货舱在材料选取时必需特别考虑.通常化学品货舱会采用不锈钢材料,但不锈钢材料价格较高,设计时,需优化占货舱主要部分的槽形舱壁结构,来减少不锈钢的用量.主要对9000 DWT不锈钢化学品船的货舱材料的选取和槽形舱壁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