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战场态势数据特点分析得出,其数据分发技术必须满足分发数据量大、实时性高、抗毁性强、能够提供QoS保证等要求。文章在比较基于服务、消息队列和发布/订阅的数据分发中间件的基础上,指出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技术更能满足战场态势数据分发的需求;并基于DDS数据分发服务构建了一种实用的战场态势数据分发中间件。  相似文献   

2.
胡艺  王希敏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5):142-147,162
随着现代装备系统的发展,装备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面临着适应平台异构、动态重配置、实时性能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了一个发布/订阅系统软件框架,并基于ACE/TAO给出了发布/订阅系统的实现。最后针对该系统设计了性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及带宽的路径QoS路由协议.该协议能够支持带宽约束,并能够根据节点剩余能量提供多路径路由以减少路由发现过程以及提高传输成功率和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卫星网络中每一个卫星节点的负载设备不断测量采集数据,并通过中继节点进行转发,根据任务要求调度星载设备并进行路由是当前的研究重点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仿真工具,能够对卫星通信链路、路由策略以及调度算法进行模拟和性能评估。为此提出了该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设计思想,并论述了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星间路由、设备负载调度以及信道仿真算法等。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仿真脚本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对象管理组织OMG发布的数据分发服务DDS规范定义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实现了分布式应用程序之间数据高效可靠的传输。论文分析并研究了DDS的通信模型、体系结构和服务质量,利用OpenDDS中间件构建了传感器数据分发系统,实现了基于DDS技术的传感器数据的订阅分发。  相似文献   

6.
实时信息分发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分布式数据环境下实时信息的共享需求,进行了实时信息的发布/订阅技术研究.提出在现有主动推送的信息交换模式基础上,增加采用发布订阅机制实现的信息按需共享方法.具体提出了发布订阅技术的基本模型、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分布式系统动态配置时数据正确性、一致性问题,保证系统不因交互实体重配置而失效,提出分布式系统数据正确性概念。现有的中间件是在应用层或者通过重配置管理器/控制器来自动保证数据的正确性,而数据分发服务规范是通过定义一种发布/订阅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特性来自动实现正确性保证。分析实时数据分发服务系统重构时对保持数据正确性的支持,并给出自动实现正确性保证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刘瑞珺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3):85-87,106
提供QoS保障是Ad Hoc网络研究的重点,而MAC协议是上层应用的服务质量能否得到最终保障的一个关键因素。详细分析在Ad Hoc网络的MAC层提供QoS保证的各种机制,针对现有的CTS/RTS资源预留方案主要基于单信道的,提出一种基于双信道的QoS资源预留方案,并使用OPNET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双信道和单信道下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GIG信息分发管理背景下,根据海军信息分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理想实现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的信息分发内容,分别制定了基于智能推送式和基于发布/订阅的两种信息分发模式,以达到构建个性化海军信息分发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MPLS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PLS技术是对传统IP over ATM技术的改进,其基本思想就是边缘的路由和核心的交换。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交换技术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接着介绍了MPLS的体系结构、信令协议和QoS。最后,介绍了MPLS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韩海航  杨卫民  曹斌 《中国水运》2007,7(11):191-194
本文从浙江交通智能交通建设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动态交通流诱导模型在浙江交通出行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浙江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实时交通状况分析的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基于多个Agent诱导代理系统的诱导模型,交通流诱导系统框架等自主技术研究成果。同时,本文给出了在浙江交通出行服务实际应用中,结合GPS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GSM/CDMA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浙江交通高速公路、内河航道实时交通状况的分析和播报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长江干线已实施船舶定线制的特点,分析船舶定线制的一般形式与通航条件,提出了长江干线船舶定线制的航道尺度计算方法和水流条件指标,并结合航道条件,提出了长江干线其他未实施船舶定线制河段的定线制形式,为进一步完善内河船舶定线制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赵晶 《舰船电子工程》2014,(4):57-59,167
传统的QoS路由算法只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一条QoS路径,这一做法已不能满足在网络连接出现故障时保持业务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这一要求.分离路径算法试图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寻找满足一定QoS约束的分离路径(链路分离或节点分离),一条主用路径,另一条备用路径.当主用路径出现故障时,将其承载的业务流转换到备用路径上,从而实现快速的业务恢复.因此,分离路径算法研究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forward 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 for weather routing to minimise ship fuel consumption during a voy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eather routing methods which only optimise the ship’s heading, while the engine power or propeller rotation speed is set as a constant throughout the voyage, this new method considers both the ship power settings and heading controls. A float state technique is used to reduce the iterations required during optimisation and thus save computation time. This new method could lead to quasi-global optimal rout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weather rou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5.
邬惠国  宋豪  肖英杰  张浩 《水运工程》2011,(10):110-114
在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交通实态的调查基础上分析船舶定线制的设计要素,结合宁波-舟山港的船舶定线制系统实践分析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法及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This contribution investigat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using weather ship routing on Short Sea Shipping (SSS) activities. The investigation is suppor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ship routing system based on pathfinding algorithm, the parametrization of the wave effect on navigation, and 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meteo-oceanographic predictions. The optimal ship routing analysis is investigated in a European SSS system: the link between Spanish and Italian ports. The results show the economic benefits using ship routing in SSS during energetic wave episodes. The rate of cost savings may reach 18% of the total costs under particular bad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navigation area. The work establishes the basis of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optimal route applied in relatively short distances and its systematic use in the SSS maritim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子海图的船舶定线辅助系统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船舶定线研究为目的,开发基于电子海图的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软件,实现海上交通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交通流模式分析及定线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