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强 《船电技术》2012,32(7):39-42
随着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系统的电容电流随之增加,对中压系统的接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海洋石油平台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及其特点。最后以渤海某油田项目为例,介绍如何根据中压系统的电容电流来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简要介绍直流电力推进系统的传统接地方式,结合对陆地民用电网的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对船舶交流电力推进系统的接地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效性。通过相关试验研究,验证了试验用接地方式基本合理、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刘从山 《水运工程》2019,(9):164-167
码头工程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是码头电气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设计配电系统的接地,对码头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接地系统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和把握、设计文件中经常存在安全隐患。根据10 kV电网不同的接地方式(不接地及低电阻接地),对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进行分析,加深对接地系统的理解,为码头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设备损坏,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合理设计,设定合适的接地电流保护阈值。本文对船舶中压交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接地故障模式进行了分析,以实船为例,完成了中性点高阻接地装置的选型分析计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董书发 《船电技术》2019,39(4):44-46
海洋平台工作环境恶劣,有酸雾,油污等,故对材质防腐要求较高。由于玻璃钢材质具有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尤其是对重量要求严格的浮体项目中,在部分管线系统中被广泛采用。若管线安装在危险区域,如何对玻璃钢管线做防静电接地处理,对保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静电的危害及防止的措施,然后分析了平台中玻璃钢管线的优缺点等特性及玻璃钢管线接地工艺、施工程序及接地电阻检验标准等,最后在巴油P70项目中进行玻璃钢管线防静电接地设计及安装。  相似文献   

6.
张松涛  陈建飞  刘伟伟 《中国造船》2004,45(Z1):179-184
现代大型船舶电力设备的接地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它与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大型船舶电力设备的接地方式的理论分析,研究了船舶电力设备的接地监测系统,分析了其硬件组成,并采用VC++6.0等开发工具,开发了接地监测系统的监测软件.本文设计的接地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库模块,可实现电力设备接地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报警,手动/自动调整工作档位,以及接地故障的自动记录和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殷宗学 《船舶工程》2015,37(10):77-83
对电力系统几种常用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海工中压电力系统最适合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的结论。在介绍分析高电阻接地的主要连接方式和接地故障电流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阐述接地设备参数选取的计算方法与原则。并结合实例,演示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接地电阻/变压器参数计算及接地保护装置参数设定的全过程,为大型海洋工程和船舶中压系统接地方案的选择、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回志澎  陈新刚  马守军 《船电技术》2007,27(6):339-342,350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容量的逐步增大,受到电缆敷设和断路器分断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低压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系统电压由380V上升为6.6kV,随之带来了系统能否继续沿用以往的不接地运行方式的问题.本文就中压电力系统是否接地及可用的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分析舰船中压电力系统的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要随着绞吸挖泥船电站功率及电压等级的升高,为了保障船员安全及系统设备绝缘不受损害,必须对中性点接地方式做深入地分析.由于船舶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大多为中性点对地绝缘和中性点高电阻接地系统两种方式,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此两种接地方式,并通过对单相接地故障电流、间歇性电弧过电压以及接地电阻进行分析计算,更直接地对两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学强 《船电技术》2021,41(5):17-21
在船舶和海洋平台上,随着电网规模大型化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电网供电的连续性,在电力系统设计之初便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做出选择,通过合理、有效地控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来达到预防和控制故障以及事故的目的.本文比较了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性,并以某挖泥船为例,进行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对如何选取中性点接地方式提...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作业安全问题,结合信息化技术设计一种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智慧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实现驾驶员权限管理、车辆速度管理、车辆定位管理、驾驶员行为监控和管控平台数据处理等功能,可有效提高造船企业场(厂)区工程车辆作业安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1 It is hoped th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can be fully autonomous, but the basis of this hope is that AUV can navigate and position accurately.Inertial navigation is the main navigation method for AUV, but accumulative error of t…  相似文献   

13.
DCY100型动力平板运输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力平板板运输车是造船厂钢结构船体分段在工序之间转运的主要设备,本文介绍了该车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控制方式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二级深拖系统具有可控性强、母船扰动弱等优点,是重要的海洋探测平台。在实际工作中,二级拖体姿态稳定是保证探测数据准确的基本前提。本文以具有自主调节功能的二级拖体为例,对其姿态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二级拖缆的“弹簧——阻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级深拖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该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等特点,设计了具有参数自修正功能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以实现在不同工况下对二级拖体的姿态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未加载控制器时,海况变化对拖体姿态有显著影响,其俯仰角和横滚角均会发生大范围波动。加载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后,拖体通过自主调节,能够使姿态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从而满足工作要求,验证了拖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用于计算绘制船体分段转运平板运输车载荷装载图的方法.通过分析与计算得出船体分段的支撑距离与平板车的净载荷之间的关系,绘制理想载荷装载图和实际载荷装载图,用来指导平板车的装载运输作业,保证平板车的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正在研发的深海开架式潜水器的设计尺寸和数字海底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基于表面三角剖分的方法来构建水下目标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以三角形的空间拓扑关系为基础,利用SolidWorks建模工具和VC++OpenGL图形开发库,实现了深海虚拟环境下的系统仿真。通过水下目标的建模实例,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平台还可应用于深海综合调查研究、水下机器人操纵运动控制仿真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超高速航行器在水下运动时,其大部分表面被超空泡包裹,构成了一种新的流体动力布局,运动模式和运动特性完全不同于常规水下航行器。为了分析超高速水下航行器运动的稳定性,本文对超空泡生成机理进行研究,给出描述超空泡形态的数学模型,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超空泡形态的变化规律。为验证超空泡实时生成效果和超高速水下航行器运动过程各种动作功能,采用Vega Prime构建三维虚拟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超空泡视景演示系统,通过ADI仿真系统实时解算超空泡和水下航行器运动数据来驱动超空泡视景系统,逼真地演示超空泡动态生成过程以及水下航行器高速运行轨迹和“空泡+航行器”的相对运动关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Pixhawk开源项目的特点,开发一型基于开源飞控的无人艇平台。首先围绕Pixhawk项目的特点,从硬件框架、软件框架以及MAVLink通信协议3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通过相关的实船试验,验证了所开发无人艇平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水下潜器改进S面控制及控制系统仿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 surface controllers have been proven to provide effective motion control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ir control parameters manually. Choosing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the controller of a particular AUV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automate the process, a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 algorithm was proposed. It was based on immune theory, and used a nonlinear regression strategy for inertia weight to optimize AUV control parameters. A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e AUV was developed as a platform to verify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onside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platform was helpful,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has good local and global searching abilities, and the method can be reliably used for an AUV.  相似文献   

20.
To provide a simulation system platform for designing and debugging a small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 motion controller, a six-degree of freedom (6-DOF) dynamic model for AUV controlled by thruster and fins with appendages is examined.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a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e AUV’s motion is establishe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ypical motions are simulated to analyze the mo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 AUV.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appendages on the mo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UV, simulations of the AUV with and without appendages a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UV has good maneuverability with and without append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