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在水下通信领域,由于物理场的限制,以声波作为载体的水声通信是解决水下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唯一方法。水下声脉冲通信的发展对调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脉冲位置调制(PPM)有较高的平功率利用率和传输速率,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该设计介绍了脉冲位置调制的原理,详细阐述了脉冲位置调制解调设计方法并基于FPGA对PPM调制解调进行了设计,并用Quartus软件进行时序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主要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中OFDM调制解调技术原理及其实现过程,针对OFDM峰均功率比(PAPR)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FDM调制解调技术(相位干涉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使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论文主要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中OFDM调制解调技术原理及其实现过程,针对OFDM峰均功率比(PAPR)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FDM调制解调技术(相位干涉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使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舰船辐射噪声的调制谱中含有大量舰船固有特征量,可用于估算舰船的航速以及进行目标分类与识别。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解调与1(1/2)维谱的联合分析方法,利用Morlet小波的带通滤波能力以及其实部与虚部正交特性提供的信号解调功能,得到信号的尺度包络谱图,选取其中含有调制信息的小波分量,通过1(1/2)谱分析可以得到舰船轴频的基频及谐波信息。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联合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舰船辐射噪声中的调制特征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强  吴俊 《港口科技》2014,(1):28-32
针对滚动轴承微弱调制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解调和Duffing振子的故障诊断方法。分别介绍混沌振子检测微弱周期信号、解调Duffing振子检测的原理和数值仿真试验。并着重介绍滚动轴承故障的早期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调制信号。  相似文献   

6.
船用局域网络信息传输的多普勒衰减产生传输时延,为了提高传输的时效性和数据输出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波特间隔均衡的船用局域网络信息传输时延控制方法。构建船用局域网络信息传输信道模型,采用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方法进行多普勒衰减抑制,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扩频能力,采用波特间隔均衡方法进行传输链路层的信道均衡设计,在数据输出终端采用随机序列码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由此实现船用局域网络信息传输时延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船用局域网络信息传输,时延较小,输出数据的正确比特率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在船舶网络通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软件无线电中正交变换原理,解释常见信号的数字调制和解调的过程,给出典型信号数字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舰船通信传输的稳定性,降低通信误码和失真,进行通信系统优化设计,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和信道均衡控制的舰船通信系统。构建舰船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采用激光传感器量化融合跟踪方法进行通信信道均衡设计,结合波特间隔均衡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进行舰船通信系统均衡器设计,在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设计调制解调模块进行通信信号调制和滤波处理,完成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舰船通信系统能提高舰船通信信道的均衡性,输出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张明  柳超  蒋宇中 《船电技术》2009,29(9):14-16
采用解析法对MSK信号的调制方式、解调方式以及功率谱密度进行仿真分析,得出MSK调制方式相对于BPSK和QPSK调制方式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输电线路为媒介传输信号,具有牢靠的支撑结构,在输送工频电流的同时完成信号的传输。因此,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较高,目前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系统介绍船舶电力系统和配电网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原理和调制解调技术,设计基于船舶配电网络的载波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方佳敏  田栋 《水运工程》2022,(1):144-149
贵池水道为多级多分汊河道,近几年滩槽格局变化明显,形成了双槽格局,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为此,对近期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进行分析,按照限制北港发展、稳定汊道分流格局、巩固中港的主汊及主航道地位的整治思路,提出初步的航道治理方案.通过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研究,对方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梳齿型护滩守护崇文洲洲头、在...  相似文献   

12.
对洋山深水港区总体规划所选定的单通道方案同保留颗珠山汉道的汉道方案作比较,从大、小洋山海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工程建设以来的情况分析,全面说明了单通道方案的优越性与汉道方案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曾建峰 《水运工程》2021,(3):112-117
针对我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的扩建,从现状航道通航饱和度、核心港区船舶流量上升趋势、船舶大型化及靠泊需求等方面对航道扩建必要性进行阐述,通过对延长航道乘潮历时与航道通航能力的适应性分析,合理确定航道扩建规模和方案,对航道扩建后的水流条件改善、回淤、尺度模拟、船舶进槽和靠泊时机的匹配性等扩建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在现有航道基础上增深至-23.5 m、拓宽至440 m的扩建方案,通航效果良好,可满足到港船舶安全过槽及一潮靠泊的通航需求。  相似文献   

14.
陈玥如 《水运工程》2021,(4):136-140
为优选长江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影响因素,构建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施工情况、生态影响、整治效果和经济效果4个方面的18项指标。采用基于该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莲沱段航道整治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得出方案1("水下炸礁+清渣+深沱抛填"方案)隶属度较高,且达到优秀的指标数较多的结果,因此推荐该方案为莲沱段航道整治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胡飞  沈保根  徐华  沈超  赵泽亚 《水运工程》2019,(12):111-118
针对兆河入湖口门附近存在拦门沙碍航问题,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三维水沙数模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风生浪流动力作用下湖区泥沙输运特征,探讨口门航道整治方案布置。研究结果表明,巢湖底沙粒径较小,大风天风浪在近岸浅水区发生变形破碎,使水体含沙量增大,在风生湖流作用下,近岸泥沙表现为"波浪掀沙、湖流输沙"的运动特征。结合以往航道治理实践经验,提出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思路,多方案比选计算结果表明,筑堤方案可明显减小航槽淤积量,其中双侧筑堤方案整治效果更优。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双侧筑堤高坝缓坡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湖区口门航道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曾涛  郭琦 《水运工程》2022,(2):141-146
长江中游河段河床多为沙质,河床演变剧烈,受两岸石山、矶头和人工护岸工程等节点控制,上下游河段演变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特征.以牧鹅洲水道为例,对其演变特征及其与下游湖广水道的关联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目前航道的不利变化趋势,结合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对本河段整治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在牧鹅洲水道实施护滩工程,同时解决牧鹅洲边滩中低滩冲刷...  相似文献   

17.
曹妃甸挖入式五港池建成后,浅滩区被围填或开挖成深水港池,因此港池航道主要是细颗粒泥沙淤积问题,为此通过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对五港池防波堤及航道工程进行研究。试验表明,五港池港区及防波堤建设没有改变深槽水流特性,对曹妃甸海域宏观流场基本没有影响;防波堤方案2和方案3水流条件较好,其中方案3稍优于方案2。泥沙试验表明,港池年平均淤强为0.15m/a左右,年最大回淤厚度为0.5—0.6m/a,各方案差别不大;折线航道年平均淤积强度为0.43m/a,最大为0.69m/a;直线航道年平均淤积强度为0.39m/a,最大为0.55m/a,直线航道要明显优于折线航道。从水流和泥沙试验结果分析,方案3较优,其次为方案2。试验成果为设计方案的选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8):129-132
通过对长江口北港通航现状及河势演变分析,提出拦门沙河段水深不足是影响北港航道通航条件的主要因素。北港航道治理方案还应充分考虑与周边涉水工程、防洪防潮、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影响,利用潮流数学模型对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航道流场动力方面,航道整治效果良好,辅以疏浚可实现航道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戈国庆  耿卓 《水运工程》2015,(11):135-139
通过对起点和终点比选、梯级建设方案、沿线水利设施建设方案、水资源方案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新万福河复航工程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对山东内河支线航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海滨  孙昭华  李明  徐敏 《水运工程》2019,(10):106-112
针对近期芦家河水道冲刷过程中的局部卵石淤积碍航问题,分析观测资料并建立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提出并论证了航道维护性疏浚方案。结果表明:该水道内的局部卵石淤积主要为冲刷过程中的局部卵石搬运所致;合理控制维护性疏浚的部位和幅度,可改善局部航道条件,同时不会对河段整体冲淤和水流条件产生较大影响。该研究对于三峡坝下沙卵石河段航道维护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同类河段的疏浚方案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