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造船业的火爆,源于全球造船市场的兴旺。2003年起,航运币场开始复苏,出现运力供不应求、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全球各大船公司也开始大量订造船只。受此行情影响,世界造船市场在2002年底走出低谷,并迅速复苏,2003年至2005年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火爆行情,其造船产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新高。在行业全面复苏背景下。我国造船工业也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海运情报》2006,(1):11-11
根据韩国造船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韩国造船企业获得了全球大部分LNG船的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3.
4.
5.
6.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0):20-20
德国汉堡南方向韩国大宇造船海洋订造4艘3200TEU集装箱船。将于2007年6月前交付。合同金额为24820万美元,每艘船价6205万美元,每TEU船价为19390美元。  相似文献   

7.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堂伟 《船舶》1999,(5):45-48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国船厂的船价已失去了昔日的优势。船价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在市场中争夺新船订单的能力。因此,必须在争取国家对船舶工业扶植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船厂转换机制、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以降低船舶价格,提高船厂的船价竞争力,这样才能承接到更多的新船订单,扩大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造船份额。  相似文献   

8.
9.
《船艇》2007,(8B):46-47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韩国造船业界今年上半年包揽了全球具有高附加值的钻探船和LNG船的订单。其中,三星重工包揽了今年上半年船市中仅有的3艘钻探船订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水运文献信息》2005,(10):8-8,9
船厂、船东目前都在密切注视船价的走势。在国际船市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船价走势趋降,国际上著名的海运、造船市场咨询机构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和德鲁里公司也提出过类似预测。  相似文献   

12.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9):I0009-I0009
尽管造船领域受运力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韩国造船业仍然在全球造船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据韩国知识经济部统计,今年1至6月份.韩国船厂赢得的新造船订单达330万总吨.占全球上半年造船总数877万总吨的377%。韩国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造船地位.  相似文献   

13.
梁志勇 《中国船检》2011,(4):54-58,114,115
韩国造船业真正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新世纪初期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此后,在继续提高造船能力的同时,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模式,完成了由大变强的华丽转身,成功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第二方阵,大举涉足风电设备制造等新能源领域。其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对我国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江南 《海运情报》2005,(6):34-34
据统计。2003年日本船厂的船舶订造量达357艘(2500总吨以上,不包括客船),共计1389.7万总吨。按订造艘数和总吨计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19.9%。其中干货船741.6万总吨(2002年为869.4万总吨),油轮642.2万总吨(2002年为287.3万总吨),其他种类船舶5.8万总吨(2002年为2.5万总吨)。2001年动工船舶达343艘(1215.5万总吨),345艘(1237.8万总吨)建成下水,343艘(1200.2万总吨)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6.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据外刊今年4月下半月报导,去年起活跃的大型LPG船(VLGC,8万立方米左右)新造洽谈进入今年后进一步升温,已处于过热状态,订造量可能已达到现有船队约100艘的一半。据日本《海事报》调查,订造量已达到32艘。预计韩国造船厂今后能接获15艘以上在2008年末到2009年交付的新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9.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3,(7):2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