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适应震后3年泥石流大规模频发的严峻形势,满足灾情预测评估的需要,以汶川县省道303沿线肖家沟为例,建立了震后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并结合RS、GIS技术,分析了震后肖家沟泥石流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流域面积、沟床比降以及泥石流性质等基本特征;采用雨洪法和配方法计算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作为泥石流堆积量预测值;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泥石流堆积体危害范围的计算公式,以确定泥石流的平均堆积厚度、长度和宽度;最后,采用几何概化方法,就肖家沟泥石流对沿河道路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的降水频率下,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为41万m3,道路完全掩埋,并堵断渔子溪,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汶川县两条主要交通干线(都汶公路和省道303)沿线60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对汶川地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危害类型及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震后地质地貌、岩土物质基础的不稳定性,以及高强度降雨与泥石流物源区的相互作用是震后泥石流的主要控制条件;公路沿线的泥石流危害以冲毁或淤埋公路,或堵塞、挤压河流,及形成灾害链等3种类型为主;地震后,泥石流流体以黏性为主;临界降雨量降低,发生于面积较小流域,并具有高频性与群发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陇南地区G212线宕昌境内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形条件及危害分析,提出了在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对泥石流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G212线泥石流,滑坡对公路的危害及防治工程入手,针对工程建设和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中关于泥石流、滑坡分类与分级方法及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提出了G212线泥石流、滑坡的分类分级标准及防治等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的主要地质灾害及类型,以典型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崩塌、滑波、泥石流和库崖再造的形成、发展及其危害,说明了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的关系以及在城镇新址的规划和建设中合理地利用地质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解析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灾害原因包含滑坡危害、崩塌危害、泥石流危害,同时在分析相关危害原因基础上,针对性的给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实践可知,有效的采取防治方式,能够提高山区公路工程的施工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获取了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相关资料,据此分别对三眼峪沟及其支沟(大峪沟、小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的泥石流流速、流量及冲击力进行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速、流量达到特大泥石流的规模,冲击力远远大于该沟防护工程的设计.提出了三眼峪泥石流沟针对性防灾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8.
唐家山堰塞坝"9·24"泥石流堵江及溃决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地震导致唐家…高速滑坡堵江,形成唐家山堰塞湖.经过6月10日正常泄流后,堰塞坝体右岸还存在唐家山残留山体稳定性以及附近大水沟、小水沟泥石流等潜在危害.现场实地调查显示,受地震影响,大水沟、小水沟及无名沟沟域内崩塌和滑坡发育,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松散物源,具备发牛坡面和沟谷泥石流的所有条件,也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水后,仍对堰寨湖正常利用起控制作用的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6·14"和"9·24"2次大规模泥石流又导致通口河分别堵江断流4和17 h.在查明唐家山堰塞体右岸3条冲沟内松散物源分布及稳定性的基础上,重点结合"9·24"泥石流发育状况,对大水沟、小水沟和无名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在不同降雨频率下一次冲出泥石流时唐家山堰塞坝体泄水槽的堵江状况及溃决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条冲沟形成泥石流堵江后,一次全溃决的可能性很小,其溃决模式为"扇缘部位首先过流→水流挤压左岸并淘刷左岸堰塞体→逐级冲开堆积扇".这一模式对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重庆市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项目,以重庆文理学院卫星湖校区后山泥石流为例,采用一定的工作手段,调查区域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查明泥石流各区特征,分析形成机制,并对处治方案进行了探讨.为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泥石流预测、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导致唐家山高速滑坡堵江,形成唐家山堰塞湖.经过6月10日正常泄流后,堰塞坝体右岸还存在唐家山残留山体稳定性以及附近大水沟、小水沟泥石流等潜在危害.现场实地调查显示,受地震影响,大水沟、小水沟及无名沟沟域内崩塌和滑坡发育,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松散物源,具备发生坡面和沟谷泥石流的所有条件,也成为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水后,仍对堰塞湖正常利用起控制作用的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之一,“6·14”和“9·24”2次大规模泥石流又导致通口河分别堵江断流4和17h.在查明唐家山堰塞体右岸3条冲沟内松散物源分布及稳定性的基础上,重点结合“9·24”泥石流发育状况,对大水沟、小水沟和无名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动力学特性,尤其是在不同降雨频率下一次冲出泥石流时唐家山堰塞坝体泄水槽的堵江状况及溃决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条冲沟形成泥石流堵江后,一次全溃决的可能性很小,其溃决模式为“扇缘部位首先过流→水流挤压左岸并淘刷左岸堰塞体→逐级冲开堆积扇”.这一模式对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十分广泛,其属于固、液两相流体运动,具有爆发突然、过程短暂、破坏性大等特点。针对公路泥石流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泥石流天然沟槽的不同形式出发,结合泥石流体的流态,及其与沟床的相互作用,进行泥石流沟槽的护岸、固底与糙底研究,对块石镶底、挡墙护岸、挑流坝束流及糙桩等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大宁河上游的巫溪县幅和大宁河中游的大昌幅地质灾害为例,阐明大宁河上游及中游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将上游及中游的地质灾害发育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其内在成因。结果表明:巫溪县幅地质灾害以小规模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其中以滑坡数量最多,但近年来崩塌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较高,其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大昌幅地质灾害以大中型滑坡为主,其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由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河流侵蚀等方面的不同,巫溪县幅地质灾害与大昌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临界集聚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根据国内外主要试验场的泥石流观测资料,讨论了泥石流流量,输沙量及其与沟床纵坡,岩性之间的关系。并反演建立了松散固体物质临界集聚量V的估算的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特殊的地质情况,我国西部山区常发生泥石流灾害,冲刷涵洞导致涵洞毁损,极大影响了交通运营。依据云南东川黑水河的基本情况,以流固耦合理论为依据,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仿真模拟泥石流冲蚀涵洞过程、涵洞的应力特性和泥石流流态变化特征,探讨泥石流冲蚀涵洞的进程当中涵洞的毁损机理,并以此得到涵洞受泥石流冲击过程当中所受的最大应力及其位置。研究表明:经泥石流的反复冲刷后涵洞从产生塑性变形到最终屈服破坏的过程表现为微观到宏观的演绎过程;涵洞经历泥石流四次冲蚀后,涵洞最不利位置出现在侧墙中部至下部与铺底局部区域,最大应力值为0.739MPa。  相似文献   

16.
沟谷泥石流护岸、固底与糙底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泥石流天然沟槽的不同形式出发,结合泥石流体的流态,及其与沟床的相互作用,进行泥石流沟槽的护岸、固底与糙底研究,对块石镶底、挡墙护岸、挑流坝束流及糙桩等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分析泥石流的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综合治理措施、工程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三大类针对泥石流的防护对策,并对这三种措施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松散堆积物,导致震后触发泥石流的极端降雨量比震前显著降低。在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震后触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降雨阈值及其地域差异性,震后触发泥石流的72小时雨量分布特征为:映秀汶川一带为75~100mm,茂县北川一带以100~160mm为主,上述区域外围及平武青川一带为160~200mm;在龙门山前的雁门茶坝、龙门山后山的禹里平武之间为200mm以上。综合考虑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和降雨等因素,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泥石流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完成了龙门山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然后采用年最大72小时降雨量为主要触发因素,开展了震后5年的泥石流危险性预测评价及区域预警研究,提出泥石流的区域危险性是动态变化的,高危险区主要随降雨量和松散堆积物空间分布而变化,为震后泥石流灾害气象预警和防范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破坏一直以来都是工程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关于泥石流浆液以及石块对结构物持续动荷载冲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设计环节也较少涉及桥梁的抗泥石流冲击问题。鉴于此,以雅康路五里沟右线大桥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在爆发过程中的冲击荷载形式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桥墩在泥石流浆液和石块联合冲击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以及桥墩的水平位移波动规律,最后结合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重庆市山地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重庆市山地地质灾害的历史及现状、主要类型及危害、生成环境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认为地形高差、岩土体地质类型是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断裂是影响泥石流生成的主要因素,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度是控制重庆市泥石流、滑坡活动的本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重庆市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