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形地质条件对药包布置、爆破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界微地形的起伏、地质条件的变化,使爆破这门科学至今仍无一套接近实际的爆破理论系统。近年来地形地质条件已为我国爆破工作者重观,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经验证明:爆破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地形,而药包布置往往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加以调整。如何在爆破设计时,避免地形地质的不良影响或将其不良影响化为有利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基施工经常会遇到石方爆破。为了保证爆破施工安全,在石方爆破施工前,必须进行爆破方案设计。影响爆破方案设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中针对长江流域常见的岩石地质情况,介绍一些爆破方案设计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砂岩、泥岩互层地质的爆破并没有相对成熟的爆破施工技术,相对于一般性岩石,泥岩、砂岩因其自身成分组成原因,导致爆破效果较差和爆破成本较高,提出对砂岩、泥岩互层地质的高边坡爆破技术工工法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本项目石方路基几乎全部处于砂岩、泥岩互层地质带,本文依据兰永六标路基挖方施工经验,编制此论文。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建赣州至韶关铁路黄竹头隧道工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并总结其板岩结构的地质特性、阐述了针对不同的板岩结构,如何通过正确的爆眼设计和爆破技术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减少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和硬质围岩中遗留岩体的损伤,研究结果对今后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爆破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石方爆破工程施工实际,以及地形地质相对复杂,周边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石方爆破施工困难的情况,通过采用多种爆破技术综合爆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们在北京附近二十条新建山区公路工程中进行综合爆破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如何保证爆破后岩质边坡稳定的问题,从而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的爆破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大石山区建筑高速公路,在边坡修整中,为克服地质灾害影响,采用硐室大爆破处理的方法及其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8.
爆破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峨眉水泥厂石灰岩矿区边坡在无爆破动力和有爆破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研究了人工爆破对该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在对峨眉水泥厂石灰岩矿区边坡地质病害的调查研究中,本文探讨了人工爆破对矿山石灰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柚树下隧道Ⅲ、Ⅳ类光面爆破施工实际,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光面爆破技术参数及管理措施,总结了隧道爆破开挖中的几点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刘晋 《路基工程》2004,(6):50-52
总结冷水铺站既有线路路堑挖方区控制爆破施工 ,根据工点的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侧面微差控制爆破”技术 ,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差爆破和光面爆破在梯段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宗民 《路基工程》2007,(4):135-135
介绍了微差爆破和光面爆破在梯段爆破中的应用技术,提出了爆破的主要参数和爆破网络布置方案,为对爆破粒度有较小粒径要求的石方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爆破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优化爆破参数进行地铁车站隧道控制爆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闯  王海亮 《隧道建设》2016,36(1):97-101
为减小爆破振动速度和提高炮眼利用率,以青岛地铁2号线车站主体Ⅰ部上台阶的爆破开挖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于掏槽区域爆破效果差引起爆破振动过大,由于掏槽眼不对称、掏槽区域布置不当、掏槽眼间排距过大、辅助眼排距过大、未封堵炮孔等原因造成炮眼利用率较低。结合理论计算和工程前期施工经验对楔形掏槽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在校核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时考虑了多自由面的影响。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复式楔形掏槽使炮眼利用率提高到90.5%,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0.7 cm/s以内。  相似文献   

13.
广惠高速公路k1+400~k1+850深挖路堑靠近村庄,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开挖,施工难度很大.在前期进度滞后的情况下,面对工期压力,业主和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最终保证了工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疆喀腊水利枢纽公路交通工程Ⅰ标的实际情况,对其窄槽的爆破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且对窄槽爆破的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村庄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惠高速公路k1+400~k1+850深挖路堑靠近村庄,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开挖,施工难度很大.在前期进度滞后的情况下,面对工期压力,业主和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最终保证了工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抛丸工艺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丸工艺是一种除锈工艺.由于材质和成本的原因.汽车使用的厚度在3 mm以上的钢板多采用热轧钢板,而热轧钢板表面普遍存在着氧化皮和锈蚀,这严重影响后序涂层的质量和造成防腐性能下降,严重者导致涂装困难.为此在涂装前必须除去氧化皮和锈蚀.以往大型除锈均采用化学除锈--酸洗除锈,但由于酸洗除锈环境污染较大.逐步被钢铁和汽车制造业所淘汰,而采用抛丸除锈.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的光面爆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旭  汲红旗 《公路》2005,(10):221-225
介绍了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及爆破参数的确定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8.
舒荣财 《路基工程》2017,(5):170-175
爆破工程属高危作业,迫切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爆破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管理、风险预测及对策研究。以京包高速德胜口特长隧道的爆破工程为例,对其光面爆破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光面爆破能有效降低爆破作业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坍塌安全风险并有利于降低隧道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聚能水压光爆技术周边眼的最优装药结构,基于聚能水压光爆机制,采用基于LS-DYNA的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分别对聚能水压光爆的围岩动力响应特性及光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优化周边眼装药结构。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采用装药结构4时,聚能方向上有效应力值最大,裂隙区范围最大,超过50 cm,且聚能效果及控制爆破振动效果较好。现场试验表明,周边眼按照组4的结构进行装药时,眼痕率达到95%以上,超欠挖值最小,炮眼利用率最高,光爆效果最好。综合分析,确定装药结构4,即底部加强药×30 cm+聚能管装置×100 cm×3(间隔装药)+水袋×30 cm +空气间隔×40 cm+孔口水砂袋×30 cm为同一地质条件下6种试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隧道施工开挖中应结合地质状况和岩石特性,采取不同的钻眼深度、密度和不同的装药方式及装药量,从而达到减少超欠挖、减小围岩扰动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