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港口史     
一、古典古代 1.人与大海的交往 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有一个约一万年前中石器时代的弗兰西蒂洞穴遗迹.从这个遗迹中发现了人骨和多种动物骨,同时还发现了用黑曜石作的石器、大型鱼骨等.黑曜石石器,在这一带地方,只有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产出;据此,考古学者认为那是当时洞穴居住人乘船出海的一个证据,深海的大型鱼骨也是证明这个情况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序 一般认为港口的发生,是从古代渔捞开始的.这由数年前(1983年)发掘福井县鸟浜(日本)遗迹,经过考古得以证实.无论在欧洲,还是在中国,这个原则都是一样的.这个时期,还没有港口这个概念,它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为了栓系独木舟的简单靠船场.  相似文献   

3.
俱乐部     
《航海》1992,(2)
在台湾西海岸的福建东山岛,有些艺匠对别人视如敝屣的墨鱼骨却如获至宝地收集,用它来制作鱼骨画具有洁白度高、立体感强、艺术性巧的特点,自古以来被誊为“南国艺苑奇葩。”这是因为墨鱼骨画奇异珍贵,素有“龙宫奇画”美称。在美丽的南国海滨东山岛,人们对墨鱼骨画并不陌生,这是由于它有悠久历史。据《龙溪风物志》记载:古  相似文献   

4.
鱼骨坝水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鱼骨坝作为一种常见的整治建筑物,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水毁现象也不容忽视.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鱼骨坝周围的水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鱼骨坝周围水位和流速变化较大,对深入认识鱼骨坝的水毁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为鱼骨坝的结构设计及其布置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来到福建省,谁都想去参观泉州的宋代古船,这般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过去,在我国仅发现过内河的古船,发现海上的木造古船还属首次,同时,世界上除发现古罗马的战船外,发现大型航海古商船也不多见。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它的航海事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但你可知道是谁发现这艘古船的呢?这次我为撰写科教电影剧本《远航万里话古今》,在采访中听说是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教授,为此我特地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6.
鱼骨坝工程是鱼嘴工程中较为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结合水槽概化实验和二维水流数值计算成果,研究了鱼骨坝的水位、流速、流场和动水压强等水力特性,并对水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鱼骨坝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化石遗迹空间分布为导向,综合考虑遗迹的景观质量、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对易门恐龙化石遗迹保护区进行定界研究。本文通过用ArcGIS10.0实现对化石遗迹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特征的分析。发现区域内地质遗迹的分布呈现聚集模式,特别在200 m的观测区间内,地质遗迹聚集程度愈发明显。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研究地区内其他方面的规划,最终划定遗迹保护区界限范围。  相似文献   

8.
海底洞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诲底原生洞穴由于海底的冲刷、崩塌和泥沙淤积,大都荡然无存。现存为数不多的海底洞穴,大都与陆地有关系,或是陆地下沉将地面洞穴带到水下,或是海平面上升将地面洞穴淹没,或是海浪冲蚀海岸掏出深邃的海蚀穴。海底洞穴既有游览价值,并为研究地壳变化、海水位置和人文考古诸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安徽境内隋、唐、宋时期的古运河主要是指通济渠。历年来针对与其相关的诸多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不仅发现了河道、河堤、沿岸河工设施、桥梁、码头等重要遗迹,同时也出土了数量不菲的沉船和以瓷器为主的丰富遗物。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隋、唐、宋时期安徽段古运河的兴废变迁、管理维护、运河沿线的附属设施、聚落形态及南北物资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鱼骨坝工程水流结构与水毁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鱼骨坝工程是鱼嘴工程中较为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结合水槽概化实验和二维水流数值计算成果,研究了鱼骨坝的水位、流速、流场和动水压强等水力特性,并对水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鱼骨坝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鱼骨坝工程是鱼嘴工程中较为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水槽概化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鱼骨坝周围水流的流速及紊动特性,对坝体周围河床的变形情况及坝体水毁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鱼骨坝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战国游艇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证古史对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的游艇遗迹进行了考察研究。这一游艇遗迹的发现对于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游艇总长13.1米,最大宽度2.3米,纹饰瑰丽,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310年,为我国现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船舶遗迹。尤为重要者,乃联接船板所用的铁箍,为前所未见,从而使我们得以明了古代船舶的船板联拼方式及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崔福元 《航海》1999,(6):35-38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麦哲伦是发现太平洋的第一个欧洲人。其实,麦哲伦并不享有这个“第一”,他只不过是命名了太平洋。而第一个发现太平洋的是西班牙的航海探险家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巴尔沃亚1475年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他出生的时代,正是地理大发现的前夕。1492年哥伦布越过了大西洋发现美洲后,立即在西班牙及其西欧各国引起轰动。特别是当哥伦布第一次远航归来时,带回几小箱黄金、稀世珍宝,还有奇禽异兽,把他发现的地方吹嘘成是  相似文献   

14.
在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中,采用了鱼骨坝工程控制下滩群。由于鱼骨坝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是第一次采用,国内其它河流中也很少应用。为确保整治工程效果,在东流水道总体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模型中对下滩群整治采用鱼骨坝式鱼咀和围堰式鱼咀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东流水道选择鱼骨坝式鱼咀对泥沙输移带的影响较围堰式鱼咀小,有利于西港航道和下深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独特的档案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档案文化精品,诠释独特的档案文化内涵,无疑是塑造个性化的档案文化名片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意大利撒丁岛的西南面,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屿,叫作圣彼得罗岛。那儿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洗海水浴和野营的理想场所。另外,岛四周的海底还遍布许多神秘的洞穴群,可供潜水爱好者观赏探险。因此,每逢盛夏之际,大批游客,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外国人,便纷纷涌往这个地中海上的小岛消暑度假。  相似文献   

17.
晓夫 《航海》2003,(1):26-28
长期以来,水下洞穴探险就是一项颇有争议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它不存在受伤,只存在死亡。仅在佛罗里达州,就有350多人因水下洞穴探险而溺死。但同时它的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次险象环生的水下探险经历 在墨西哥尤卡坦州的大溶洞地区,分布着许  相似文献   

18.
王颖超 《中国水运》2007,7(5):226-227
玉器,在中国文化史上曾经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玉器灿烂的历史,便有人提出“玉器时代”这一概念。但玉器从诞生到现在,它一直不是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出现的。从刚开始的祭祀用具,到后来的装饰、纪念性用品,玉器一直充当着一个非生产用具的角色。而石器、青铜器、铁器在其各自的时代中,都是作为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而是否用于生产,是能否可开创一个时代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纪念玉器成就而开创“玉器时代”,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玉器时代”应属于石器时代的一个分支,它不能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芙蓉洞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表明洞穴滴水的化学组成中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水运移过程中水-土、水-岩作用导致的方解石溶解-沉淀过程所控制,活塞效应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芙蓉洞洞穴滴水的次生沉积物应该记录了环境变化信息,但岩溶次生沉积物过去环境指标的解译应该有洞穴滴水水动力地球化学过程的结果作为支撑,这些过程的清晰化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洞穴环境次生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短时间尺度的过去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初,美国一些考古学家在比较考察石器技术、类型等一系列资料后,提出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的论点。1983年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桑恩教授来华访问时又指出:澳洲凯洛人化石与中国广西柳江人化石有相似之处,从而认为部分澳洲先民有来自中国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