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本文叙述利用实测流谱图中的波面信息,拟合求解Pienecker和Fenton的数值计算波中的傅立叶系数,从而建立该波动场势函数的方法。 根据该法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处理了一张典型的浅水波场流谱图。对波面和质点速度的实测值、拟合值及二阶斯托克斯波的理论计算值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测值和拟合值间的一致性是好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包树黄河特大桥工程在黄河凌汛期恰好处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为保证其安全度汛,对此种不利工况进行作用响应分析及安全性验算.采用计算土弹簧刚度来模拟桩-土摩阻效应,并采用Maxwell模型以模拟墩顶新型粘滞阻尼器的墩梁位移效应,建立了该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数值仿真模型.在流凌期间实测流冰荷载、洪水荷载及风载等作用组合下,计算分析了该桥最大悬臂阶段桥墩和主梁的线形变化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流冰荷载单独作用对该桥最大悬臂阶段桥墩和主梁线形和内力影响有限,同时在各荷载工况下桥墩及主梁线形和内力均满足桥梁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于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多响应面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单响应面法精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多响应面法。然后以两个因子功能函数为例,推导了多响应面的设计与估计公式,并通过算例比较了多响应面法与JC法、Monte-Carlo法及单响应面法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多响应面法的精度好于单响应面法。  相似文献   

4.
新奥法实质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礼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3):94-96,110
新奥法是目前国内外隧道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方法,分析了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内容,通过围岩与支护变形特性曲线,论述了新奥法支护理论的实质,剖析了新奥法存在的问题,认为新奥法是一项科学合理,但需要逐渐完善的隧道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川公路典型岸坡岩石试样,分别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对其进行轴压试验,采用随机模糊法、最小二乘法和蒙特卡罗法对岩石变形参数和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抽样取值,并计算了相应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蒙特卡罗法抽样得到的变形参数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与最小二乘法基本接近,其中均值相差仅为0.77%;采用随机模糊法抽样得到的变形参数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最小,其均值较最小二乘法降低了8.60%;在抗剪强度参数抽样取值时,利用随机模糊法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均值、变异系数与对应的边坡安全系数最小,蒙特卡罗法次之,最小二乘法最大,其中采用随机模糊法抽样取值时边坡安全系数均值为1.243,蒙特卡罗法取值时为1.521。相比于蒙特卡罗法,采用随机模糊法确定的隶属度函数考虑了样本参数权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岸坡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计算的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更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复合目标电磁散射计算中,目标与粗糙面间的耦合近场计算问题是制约算法的主要瓶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二维随机粗糙面上电磁散射场计算的迭代积分方程法(IEM)。与传统IEM法不同,迭代IEM法基于近场格林函数建立,考虑了粗糙面面元间的多次电磁互耦作用,散射场不能简化为积分形式的近似解。数值实验表明,与传统MoM法相比,迭代IEM法的内存需求节省了9倍,计算速度比矩量法(MoM)法提升了4.5倍以上,更能有效地计算粗糙面上的散射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提出RQI法与DI法、以时间与路面状况为基础的确定方法、效益费用评估、排序法、生命周期评估、决策树法几种养护时机确定方法,并对各方法优势、缺陷进行总结,为预防性养护发挥最佳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TRAb检测中引入一种新方法-ABC-ELISA法的研究过程。并将该法与常规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作了比较,用FRTL-5细胞测定TSAb的方法鉴定了该法的可靠法。未治甲亢用ABC—ELISA法测TRAb的阳性率91%,用常规ELISA法测TRAb阳性率70%,用FRTL-5细胞检测了未治甲亢中26例的TSAb所得结果与ABC法相同。据此,作者认为ABC—ELISA是一种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简便、适用于临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议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力学理论、化学反应理论、分子定向理论、静电理论,分析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机理,探讨了沥青、集料、水及荷载等因素对沥青与集料之间粘附性的影响,最后比较了水煮法、水浸法、光电比色法、净吸附法等粘附性试验方法的优劣,就我国目前状况,仍推荐使用水煮法或水浸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内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中桥墩、桥台与基础的主要类型,指出混凝土下部结构出现的主要病害,即地基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病害、混凝土墩身、盖梁及桥台的开裂等;从桥墩、桥台、基础,以及桥梁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方面分析了病害成因与机理;讨论了养护加固方法,如:基础加固的扩大基础法、增设桩基法、人工地基加固法,桥墩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套箍法、FRP(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盖梁加固的粘贴钢板法、体外预应力法、增设支撑法等,桥台加固的减轻荷载法、扩孔降低填土高度法、支撑梁法、辅助挡土墙加固法等。  相似文献   

11.
对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动态定位技术采集的道路圆曲线离散坐标进行平差计算,可反演出圆曲线参数。重心坐标法平差理论不够严密,最小二乘法的极小值条件定义不完全合理,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易受参数初值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总体最小二乘的道路圆曲线参数反演算法。主要对其模型构建、解算算法,以及算法设计等内容进行讨论,并采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与其它3种方法做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其它3种方法相比,在统计上,非线性总体最小二乘法的结果更接近真值,真误差波动更小,结果更稳定;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法相比,非线性总体最小二乘法受初值的影响更小,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圆曲线半径;与重心坐标法和最小二乘法相比,非线性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理论更严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省道旧桥病害多、养护难的现状,分别提出旧桥上部结构(粘贴钢板或钢筋法、外包加固法、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补强层加固法)与下部结构(扩大基础、套箍或护套加固法、基础防护)加固方法,并根据当前的旧桥管理实际情况,提出旧桥加固管理的可行建议,为切实做好旧桥养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码率Turbo码的结构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成高码率Turbo码有删除法与多维法两种,讨论了删除法构成Torbo码的交织器设计及删除短阵结构。通过分析两种方法构成Turbo码的自由码距,得到了它们的误码率限,发现多维法构成的Turbo码的性能上优于删除法构成的Turbo码,但译码复杂度高、时延大。经比较发现,删除法构成Turbo码能在性能与实现复杂度上取得较好折衷,是一种理论的高码率Turbo码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4.
阐述桥梁环境美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桥梁设计与环境协调的方法:融合法、强调法、隐蔽法,探讨桥梁美学与环境协调的设计重点:桥梁色彩设计、桥梁装饰设计、桥梁附属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方格网法将交叉口划分为四边形或三角形网格,将所有网格点作为设计计算点,利用圆心法确定各计算点的初始高程计算线,通过等分法、迭代法对初始高程计算线进行调整,并得到计算点的设计高程,根据网格点平面坐标及高程数据绘制设计等高线及三维表面效果图用于设计调整与质量检验。综合法所得竖向设计表面平顺,计算结果便于直接应用于工程的图纸设计与施工,该方法集成了方格网法、圆心法、等分法及等高线法的优点并加以改进,方法更加完善,工程适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典型土料用零位移静力平衡法进行了法向冻胀力试验,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和总结了法向冻胀力随试样含水量、饱和度和干密度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同时进行了标准冻胀率试验,建立了法向冻胀力与峰值冻胀率的关系,以及加荷固结稳定后荷载与冻胀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结合经典的土坡算例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别建立二维和三维模型.并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与刚体极限平衡法(Spencer法和Bish叩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满足工程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短吊杆轴力难以用频率法确定的问题,提出了确定悬索桥主缆和短吊杆轴力的节点平衡法和比拟法。节点平衡法以吊点为分析对象建立以主缆轴力为未知量的超定平衡方程组,从而获取主缆轴力的最小二乘解,并进一步确定短吊杆轴力。比拟法基于长吊杆轴力与简支梁弯矩间关系,建立主缆线形与长吊杆轴力的关系方程,最终确定主缆的水平张力与短吊杆的轴力。以贵州南盘江悬索桥为例,分别应用节点平衡法和比拟法得出主缆张力和吊杆轴力。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计算值与频率法实测值相近,节点平衡法所得主缆张力误差为-4.3%(上游)和3.1%(下游),比拟法所得主缆张力误差为-8.6%(上游)和-0.1%(下游);2种方法所得长吊杆轴力最大误差约为10%,上游吊杆轴力平均误差小于2%,下游吊杆轴力平均误差约为9%。可见,节点平衡法和比拟法是确定主缆和短吊杆轴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宋迪 《北方交通》2022,(4):73-75
阐述了隧道施工新意法的概念及工作内容,并将新意法与新奥法比较,重点介绍了新意法超前核心土的预支护方法,为新意法逐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传统人工势场法进行车辆路径规划时易造成局部极小值与目标不可达的问题,通过改变斥力函数并增加车道边界约束条件函数的方式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进行车辆路径规划。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算法跟踪控制改进人工势场法生成的规划路径,采用软件CarSim与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模型对路径跟踪效果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合理有效;跟踪路径与规划路径的横向误差小于0.4 m。改进人工势场法和MPC算法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