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拱肋下承式系杆拱桥力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承式系杆拱桥因具有结构受力合理、造价经济、桥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城市桥梁路面通常较宽,若按照传统双拱肋下承式系杆拱桥设计,横梁计算跨径较大,通常会控制结构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在主梁中间增加1片拱肋的方式,以减小横梁的计算跨径,形成三拱肋系杆拱桥,但这会使结构受力变得复杂。以安徽省涡河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三拱肋下承式系杆拱桥的纵、横向受力特点、动力特性,以及在成桥运营状态下的稳定性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杭州跨三堡船闸运河桥是目前在建的京杭运河最南端的跨运河桥梁,桥梁方案构思及设计综合考虑桥梁的功能、景观、通航及文化等要素.在4种桥型方案: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异型拱、叠拱、预应力连续梁中,通过综合评比最终确定采用不对称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方案.采用ANSYS 10.0软件进行桥梁主体结构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塔和梁体成桥阶段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某座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异型系杆拱桥为例,对该桥的矢跨比、主拱刚度、纵、横梁布置形式等参数进行设计分析,研究了该类型系杆拱桥的受力机制和设计特点,明确了该类型桥梁关键设计参数的取值原则,可为同类型桥梁结构体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平衡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以其科学合理的受力特性,新颖优美的结构形式而受到了桥梁科技工作的青睐。近年来该桥型在桥梁建设中被许多地方所采用,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的设计,采用“提篮式”拱肋,为大跨度3跨自平衡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和施工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系杆拱桥是一种集拱与梁的优点于一身的桥型,它将拱与梁两种基本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共同承受荷载,充分发挥梁受弯、拱受压的结构性能和组合作用。同时,系杆拱桥以其造型优美、单跨跨径大,已成为高速铁路和城际高铁穿越城市道路、河流的一种常用设计桥梁结构形式。本文以京沪高铁跨曹安公路96m系杆拱桥为背景,重点介绍先梁后拱法系杆拱桥的系梁和拱肋施工技术,希望能为后续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简支系杆拱桥作为集拱与梁的优点于一身的桥型,充分发挥梁受弯、拱受压的结构性能。拱脚作为拱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及受力较为复杂。文中以某座跨径54.5m的重载铁路系杆拱桥为例,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构建拱脚实体模型,分析拱脚区域在重载作用下,成桥状态时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拱脚在与主梁及拱肋交接位置处受力复杂,存在部分拉应力,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应对相关位置加强构造及配筋措施。  相似文献   

7.
独肋下承式系杆拱桥具有跨越能力强,占用桥面宽度少,桥面标高低,结构简洁,造型优美,施工方式灵活多变,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横向只有一片拱肋,一般拱肋设置在桥面横向中间位置,吊杆也设置在拱肋正下方,如果桥面宽度较大,则对桥面横向受力要求较高.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平面及空间计算软件,分别对结构纵向整体受力及横向受力进行对比计算,同时对结构的空间稳定性进行分析,确保桥梁各个构件的受力满足要求[1],为类似桥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飞燕式系杆拱桥由于受力合理,造型优美,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桥型之一。吊杆作为拱桥桥面与拱肋之间的重要传力构件,极易发生疲劳破坏。以某飞燕式钢箱系杆拱桥为例,探究拱桥吊杆设计参数对吊杆疲劳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吊杆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幅均会随着吊杆间距减小而降低,边吊杆距拱脚距离的减小和吊杆截面积的增大会明显改善边吊杆的疲劳受力特性,这一结论可供提高飞燕式钢箱系杆拱桥吊杆疲劳性能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梁桥面系异形钢箱拱肋系杆拱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城港大道跨木兰溪大桥主桥是两跨简支的双肋下承式钢箱拱肋结合梁桥面系的异形系杆拱桥,单跨跨径72m,桥宽47.5m,城-A级荷载,双向8车道。该文以该桥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基础,介绍了异形系杆拱桥的桥型方案研究、主桥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分析等内容,并分析了该桥的一些技术特点。该桥的弯曲河道斜交主桥设计方法、结合梁在拱桥中的设计思想、结合梁横梁设置临时支点改善结构受力、独特拱肋造型的设计方法等内容,可供类似桥梁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拱肋无风撑系杆拱桥受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杆拱桥具有受力合理、用材经济、施工方便、造型美观等突出优点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在桥宽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横梁的高度受限等原因,不得不采用3片拱肋,这就使得结构的纵向受力、横向受力以及结构的稳定性都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本论文以德州京杭运河大桥为背景,分析3片拱肋无风撑系杆拱桥横向与纵向受力特点与设计要点。并对结构的稳定分析、实桥荷载试验进行介绍,为以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设计与施工(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2 系杆拱桥设计要点系杆拱桥,主要指钢管混凝土拱肋、预应力混凝土系梁及横梁、柔性吊杆、桥面板等组成的拱梁组合桥梁。设计要点着重研究系杆拱范围内桥型方案选择,或称方案设计,总体布置及各构件设计,即确定相关尺寸的经验,细部构造,以及有关设计计算的原则与要点,并结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相关条文的实施及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以大连老虎滩T构-系杆拱组合体系桥方案为背景,对改变上部结构与桥墩之间连接方式以及钢混主梁结合处连接方式形成的各种体系进行静、动力性能比较,研究此类桥梁的受力特点,探讨各构件对整体结构受力的影响,为优化结构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和其他桥型相比,T构-系杆拱组合体系各构件之间的布置以及内外部连接方式都比较合理,结构受力性能在同类桥梁中具有竞争力,合理选取结构设计参数可以有效提高体系的静、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桥梁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系杆拱桥由于其造型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因此对相关类型桥梁的力学分析越来越重要。基于某宽幅反对称系杆拱桥,分别采用MIDAS、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桥进行全桥和局部计算,分析全桥结构强度、变形,并对拱梁结合段等关键构件进行局部分析。结果表明:全桥强度、变形和局部构件强度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对于桥面较宽且中分带受到道路总体布置限制的情况,常采用三拱肋系杆拱桥的形式。与常见的两拱肋系杆拱桥相比,三拱肋系杆拱桥由于空间上中拱片与边拱片刚度的差异,导致其受力更为复杂。以一座88 m三拱肋系杆拱桥为例,通过有限元整体分析、局部分析等方法,对三拱肋系杆拱桥的设计关键节点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该桥在正常使用以及吊杆偶然断裂的情况下均满足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支架现浇的异型系杆拱桥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支架现浇施工的长沙市黄柏浏阳河异型拱桥为工程背景,对异型拱桥施工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给出了异型拱桥施工过程中各典型状态的受力性能和合理施工工序。异型系杆拱桥裸拱状态拱圈弯矩呈S形分布,拱圈支架分区卸落和成桥状态索力调整引起的弯矩增量分布可以用相应连续梁的弯矩来比拟。钢筋混凝土异型拱桥施工中不得出现裸拱状态;拱圈支架需按一定次序分区卸落,卸落过程中需按一定要求调整吊杆索力。  相似文献   

16.
依托上海市大庆桥-下承式钢筋混凝土异型系杆拱桥,研究了异型系杆拱桥的施工监控技术。通过拱肋、主梁的线形与应力监测及吊杆的索力监测,取得了很好的成桥状态。结构变形和受力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且安全可控,成桥索力与设计索力最大误差不超过8%且全桥索力累积误差为1.3%,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城市异型拱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某河道整治项目的一座系杆拱桥设计为背景,先概述了该桥的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介绍其主拱、吊杆、主梁的主要构造内容及计算要点;然后对桥梁结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设计合理,验算结果满足要求,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计算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九堡大桥主桥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堡大桥主桥为三跨连续组合系杆拱桥,其主梁采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拱肋采用外倾式钢箱主拱和空间曲线的钢箱副拱,结构形式新颖,该桥的结构受力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力学特点。为详细了解该桥受力特点,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不同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揭示组合拱桥中各个部分构件的受力特点。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组合系杆拱桥在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时,其整体受力性能良好,但拱与梁连接处的应力分布复杂,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下承式系杆拱的桥型美观大方,施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以某航道大桥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介绍了下承式系杆拱总体布置、主要构件结构设计、静力计算及成桥稳定分析等内容。结果表明:桥梁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尺寸选取合理,应力及稳定状况理想,是一次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成功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大庆桥为跨径60m的异型系杆拱桥,主拱横桥向反对称布置2片C50钢筋混凝土拱肋。该桥采用"先梁后拱"方案施工,即先采用满堂支架现浇系梁并张拉预应力,再在支架上现浇拱肋。在该桥施工中,先张拉吊杆再进行拱肋脱架,以改善裸拱圈在自重作用下的不利受力问题;在横梁与系梁间设置后浇带,以缓解横梁在顺桥向的受剪状态;在主梁支架拆除后再将桥面板与系梁、横梁联结,以减少桥面板参与系梁受力;吊杆采用三轮张拉方案,吊杆在拱肋脱架前进行首轮张拉,在系梁、横梁联结后进行第2轮张拉,第2轮张拉后拆除主梁支架,在桥面系施工后进行第3轮张拉;拱肋变形较大部位的吊杆先张拉,反之后张拉。该桥成桥后的结构线形与内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