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和试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青藏铁路站区的低温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进入高原缺氧、低温的环境中,虽然其微生物增殖缓慢,但微生物的种群经过自然筛选可以逐步适应低温缺氧的自然环境;由于IMBR采用膜进行固液分离,能有效克服与污泥沉降性能有关的限制条件,尽管在缺氧、低温环境下IMBR内活性污泥的浓度仅维持在2 g.L^-1左右,但经过长时间保持较稳定的低温运转后,处理生活污水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COD平均去除率达80%,同时IMBR还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某动车段化粪池实际出水为原水样本,采用SBR工艺重点对COD、氨氮的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列车集便污水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曝气时间、DO值、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范围等参数。试验表明SBR工艺对列车集便污水化粪池出水中的COD仅有50%的去除效果,曝气时间超过8 h对COD去除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大;集便污水NH3-N浓度在1 500 mg/L以上时,停留时间为24 h,曝气时间达到12 h,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NH3-N浓度为500 mg/L时,曝气8 h,可达到80%的去除效果;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当进水为吹脱稀释原水,COD浓度在1 000~1 500 mg/L,保持DO值在2~3 mg/L,反应周期8 h,能够达到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况,COD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3.
污水油“红外光度法”测定中,发现大量使用清洗剂,污水站运转处理时困难,同时石油类含量也高,针对这一问题做了清洗剂含石油类分析,配制清洗剂,加混凝剂处理后,石油类分析,SS-50,洗涤灵和东邦洗衣粉去除干扰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铁动车段高浓度粪便污水为设计对象,处理规模为610 m~3/d,进水水质COD为3 300 mg/L,氨氮为1 500 mg/L。采用"厌氧氨氧化-MBR处理"的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调节池、IC反应器、高负荷曝气池、一沉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MBR反应器等。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各单元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给出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此外,对工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工艺能较好地处理高COD、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粪便废水,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处理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为后续铁路行业处理同类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的对比,研究了载体结合固定化高效微生物SBR反应器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工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后者在反应时间、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对有机物、氨氮及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效果方面较前者有明显的优势,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生物法(SBR、MBR)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的污泥随着水温的降低,微生物的种属经过自然的筛选和淘汰,能够逐步适应低温的自然环境,MBR处理低温污水的效果可接近正常温度的水平,SBR低温运行由于泥水分离效果变差导致有机物去除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7.
汉阳木材防腐厂采用生化法处理含酚污水。1957年曾建成污水处理构筑物,但未能有效运转。1964年曾做出技术改造方案,1967年正式建成投产。现就含酚污水的危害性,含酚污水生化处理设计方案,试验,处理效果简要报告如次: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然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管网不完备的地区,是一项处理分散排放生活污水的实用技术。该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具有较高和稳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混凝实验,选择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AC和有机高分子混凝剂PAM顺序投加方式处理洗衣污水,获得较好效果,COD去除率达45%,LAS去除率达52%,去除率分别比单独使用PAC时提高8%和12%。  相似文献   

10.
潢川站污水处理场工程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提出了“絮凝吸附-沉淀-活化”的生活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新建西安南京铁路建设中,对潢川站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工艺进行了工程设计。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对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BOD5等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具有明显的一级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物浓度高的特点,采用“UASB+A/O+膜过滤”改进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踢,该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UASB对COD的去除率达70%以上,A/O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9%,膜过滤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生化系统污泥产量低。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中“表2”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围绕其水质、设计水量以及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对西南、华南及西北地区典型铁路隧道开展了广泛调研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施工废水中悬浮物是主要污染物,且pH值7呈碱性,COD、石油类则为非主要污染物。据此将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为沉砂、调节pH、混凝、沉淀、过滤,不再保留气浮处理流程,经现场试验验证,经该工艺处理后的隧道施工废水出水水质能够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明确了隧道施工废水由施工作业废水和隧道施工涌水组成、且以后者为主的观点,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隧道衬砌、注浆等对涌水量的影响,推荐以水文地质预测正常涌水量为基准,并根据隧道防排水设计、隧道正洞施工分段划分、辅助坑道设置和工期等条件,提出隧道施工废水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行了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222 mm/d的条件下,总磷的去除率可高达80%以上,而且去除效果随水力负荷的降低而增加,总磷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下行流池中,而在上行流池中存在磷的释放现象;温度和溶解氧对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稻壳作为微生物载体进行内燃机车冷却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NO2^--N质量浓度为129mg/L,NO3^-N质量浓度为58.2mg/L下,出水NO2^-N质量浓度为6.1mg/L,NO3^--N质量浓度为4.9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和92.1%。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6.2%,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稻壳生物膜反应器的特性,为其在相关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CAF联合BAF工艺处理高浓度炼油生产废水,并利用浮动环流收油器,对预处理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进行回收,无需外加压力,处理成本低。经该工艺二级气浮处理后,油类污染物回收率达到97%。工艺调试运行稳定后,对污染物COD、氨氮、硫化物和石油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COD、氨氮、硫化物和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6.1%、94.3%、77%和96.7%,出水水质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摘《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l0068—2000)中规定“内燃机车通过隧道后15min内,氮氧化物(换算成NO2)浓度小于10mg/m^3”。此规定对于平原地区是适用的。然而青藏铁路建于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低温等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带来更为恶劣的影响。为了保障青藏铁路相关人群的健康生存和正常工作,本文结合青藏地区的特殊高原气候对人体造成影响的因素和气态污染物的衡量方式对青藏铁路运营隧道内宜采用的N02控制浓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沙沟特大桥处于大风区、低温高对流区施工条件下对超高墩(高达106 m)0号梁段施工托架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确保大沙沟特大桥在复杂施工条件下托架施工的安全性及解决0号梁段施工质量等诸项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寻求一种能够适合数字对讲机调制速率的声码器问题,本文提出了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算法.MELP语音编码算法对传统二元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做了改进,通过分析其关键技术,并与其它通信系统的声码器进行对比,对MELP应用于数字对讲机平台的可能性做了详细的论证,实验结果表明MELP算法在数字对讲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为数字对讲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