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及建筑物本身抵抗变形的因素,对地铁施工引起的环境建筑物的风险进行评价.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地铁施工区间多个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排序模型及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对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各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进行排序,并进一步评价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通过风险评价,可为地铁隧道施工前期风险源排查、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及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从而在保证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地铁隧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2.
邻近暗挖地铁建筑物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地铁结构与邻近建筑物间的空间距离、地铁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倾斜的程度,将受单个地铁隧道施工影响的邻近建筑物的邻近程度划分为很邻近(极邻近)、邻近、较邻近和不邻近4个邻近等级,并给出划分标准以及邻近地铁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的计算方法.基于建筑物破坏等级和建筑物重要性将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3级,并给出建筑物的破坏等级、重要性和安全风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采用一般调查、初步评估、二次评估和三维有限元评价4种方法对不同等级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典型工程实例应用证明提出的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地铁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综合考虑邻近建筑物使用现状、相应规范和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位移反分析和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安全分析,并据此确定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指标。在某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前,应用该方法对2栋邻近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安全性分析表明:当差异沉降小于10mm时,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底板能够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根据两栋建筑物分别已有6.59和7.01mm的差异沉降现状,给出2栋建筑物沿既有最大倾斜方向的允许新增差异沉降控制值分别为3和2mm。依此标准,建筑物在附属结构施工结束后结构完好,验证了该工前安全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具有无噪音、无强烈振动,确保邻近建筑物安全的特点,而且造价低,施工简便。  相似文献   

5.
练华洪 《铁道建筑技术》2023,(5):155-158+192
隧道施工会引起地层偏移,从而对临近构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以福州滨海快线首占站-莲花山站区间岱岭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临近既有建筑物的EPB/TBM双模盾构施工对桩基的影响;进一步系统探讨了桩基刚度、隧道埋深、双隧道掘进次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桩基刚度越大,隧道开挖引起的邻近桩基弯矩响应就越大;邻近桩基的弯矩响应随着隧道纵轴所处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双隧道不同开挖次序对邻近建筑物桩基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
香港九龙宝乡大厦是33层的高层建筑物,地处闹市区,且紧邻其它高层建筑,施工场地极受限制,本文对如何不影响邻近建筑,如何利用有限空间施工,谈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盾构隧道侧穿邻近建筑物工程中隔离桩的沉降控制效果,以杭州市某侧穿邻近建筑物施工区段为例,基于FLAC3D软件建立有限差分模型对隔离桩加固下的建筑物基础进行确定性分析,同时结合均匀设计方法、响应面法和有限差数值模拟分析法耦合蒙特卡罗算法开展可靠度分析,以评估隔离桩的加固成效。通过对比有、无隔离桩两种工况,结合确定性分析和可靠度分析结果,评估隔离桩对盾构侧穿邻近建筑物引起的基础沉降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隔离桩能有效减小盾构施工引起的建筑物基础竖向位移,且离隔离桩越近,建筑物基础的沉降控制效果越好;在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不确定性分析中,设置隔离桩不仅可以减小基础沉降数值,还能降低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可靠度分析方法考虑了参数的不确定性,能更合理地描述隔离桩加固结构的安全性。本评估法可以作为评估盾构隧道开挖工程控制措施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软土地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原理,提出了多种针对性保护措施,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建筑物沉降和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连墙成槽后,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距离地面1/5 H(H为地连墙深度)处,且地连墙成槽阶段产生的沉降约占地连墙施工总沉降的90%;地连墙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沉降随施工步骤逐渐增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约为0.98 mm;基坑开挖阶段,建筑物沉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建筑物最大倾斜值为1‰,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邻近建筑物暗挖地铁车站采用洞桩法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介绍洞桩法施工技术概况的基础上 ,采用二维有限元计算模拟 ,分析洞桩法各主要阶段结构和地层变形过程。论证邻近建筑物暗挖地铁车站 ,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安全及稳定性较好 ,能够有效保护邻近建筑物。该工法在当前大量建设地铁时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基础土体的沉降变形有很大的影响,为实现对隧道施工邻近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价,基于大量工程实践,从隧道工程条件、土质条件、建筑物自身条件、施工方法及管理水平四方面提出了涵盖19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提出一套基于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安全评价方法,以物元理论计算关联度作为基本可信度分配,再基于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安全状态,并基于蒙特卡洛原理确定敏感性因素。以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邻近的6栋建筑物为例,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敏感因素确定,得出1栋建筑物状态较危险,1栋建筑物状态较安全,4栋建筑物状态安全的结论,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覆跨比、地层损失、泊松比、上部完损情况和管理水平对该区域建筑物的影响较为敏感,这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楼房的基坑支护与地基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某调度楼基坑支护与地基加固的实例,叙述邻近有建筑物、施工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基坑支护的方法,同时介绍一种经济简便的加固软弱地层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近距离旁穿地面建筑物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需要穿越地面建筑物的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包括计算参数的选取、计算工况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掘进施工参数和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在后续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加强地面和洞内的施工监测,做好施工的动态信息化管理,确保盾构顺利穿越地面建筑物.  相似文献   

13.
目前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层出不穷,周边已有建筑物群的城轨车站段开挖施工安全隐患巨大。依托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的第七座车站资阳北站,提出了城轨车站段开挖(明挖与暗挖)对邻近高铁站建筑物控制技术,建立了城轨车站段近接既有建筑物三维模型,探明了既有建筑物群国铁站房和地下停车场变形强度安全性,揭示了既有建筑物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探明了城轨车站段开挖对邻近高铁站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城轨车站段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提供技术参考,对未来基坑开挖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后安全风险分析时,因统计数据缺乏或不可得等原因造成实际基本概率难以用确定值表示,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综合模糊集理论适用于处理模糊信息,以及贝叶斯网络适用于不确定知识推理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定量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环境下邻近建筑物安全风险决策模型,预测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诱发邻近建筑物破坏的可能性;根据模糊重要度计算结果进行安全致险因素敏感性分析;以辨识关键致险因素;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地层环境变化对地铁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分析了三种地层环境变化对地铁结构内力的影响,即邻近有隧道施工、邻近有地面建筑物和地下水位升高;讨论了在地铁结构设计中考虑地层环境变化作用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的老旧建筑承受进一步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差,在盾构侧穿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地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施工风险极大,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加固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以太原地铁2号线牛站西巷区间盾构侧穿公交公司家属楼工程为例,对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引起的沉降及锚杆桩的加固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建筑物沉降和变形主要是邻近隧道开挖造成的;在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斜打锚杆桩能够明显降低双线盾构隧道施工中邻近隧道施工对建筑物的扰动;锚杆桩布设应靠近隧道,保持与地面较大夹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锚杆桩的加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表沉降是地铁施工过程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当地层变形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严重危及邻近建筑物基础、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安全,引起一系列岩土环境问题.本文针对隧道穿越河流及桥基,对隧道自身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穿越所造成的桥梁基础变形和位移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结合齐北线K34+296铁路中桥施工,分析了沉井施工中常见的下沉过慢、下沉过快、倾斜、偏移或扭转、遭遇流沙和施工引起邻近建筑物下沉等施工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对框架结构及地表位移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现有研究方法通常首先计算地表位移,然后将地表位移施加于建筑物模型上,忽略了建筑物自重和刚度的影响。建立隧道从框架结构正下方穿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地表在隧道开挖和既有框架结构共同作用下的位移变化规律,分析隧道施工对梁、柱和桩体位移及受力的影响,为隧道下穿既有框架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论:框架结构的自重会显著增大地表沉降值及其范围,其刚度会显著限制地表侧向位移;隧道施工对框架结构的竖向位移影响较大,对其侧向变形影响较小;中梁弯矩变化较小,边梁的的最大负弯矩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柱的轴向压力降低,边柱的轴向压力增加。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对边梁弯矩和边柱轴力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基坑开挖一般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大,基坑内和周围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过大,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甚至功能失效。采用限元法,对土石组合超深基基坑开挖下邻近建筑物的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开挖深度、不同刚度、不同桩间间距下工况下,桩体变形和地表沉降,并与未考虑临近建筑物影响的变位进行对比分析。在将现场监测结果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有益的成果,且对基坑施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