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实证研究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含交通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以2009年底全国各省份第二产业劳动力、资本以及各省交通运输要素作为投入,以2009底年各省份的第二产业GDP作为产出,对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利用该模型定量地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资本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和劳动力要素亦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交通运输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并指出当前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一些方法论上的建议,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复合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建"中三角"(武汉、长沙、南昌)经济圈全局战略出发,基于"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观点,运用时间序列DEA分析方法,对"中三角"经济圈"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运行动态综合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理论,构建描述指标体系,选择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综合发展指数、静态协调度、动态协调度计算进行相应的评价,得出结论: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动态协调发展一直在缓慢下降,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必须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它服务于生产和消费系统、也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纽带,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起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性预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化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需要。以此为目的,首次提出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性预警的概念,设计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性预警体系结构,并根据预警需求选择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协调性预警模型;以福建省为背景,对其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需求规模和供给规模2个层面,探究涵盖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指标,结合经济系统的社会规模和经济规模指标,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引入交通贡献率参数,得到改进耦合协调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揭...  相似文献   

9.
通过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探讨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的因果关系。得出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浙江省经济的增长与交通运输发展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实践证明,浙江省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我国运输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三个方面出发,较详细地论述了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说明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它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章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沪杭高速公路(浙江段)建成后对沿线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黄河流域特点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演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省区综合评价值存在断层差异,各个省区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度均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水平较低,多数省区处在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状态,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省区、各系统间均在2020年出现显著节点,证实新冠肺炎疫情对系统的协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环境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系统,且障碍度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乡镇经济科学地发展和建设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乡镇经济的加速发展与乡镇交通的相对落后是乡镇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乡镇交通运输在乡镇经济管理中应是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的基本经济要素,通过分析乡镇交通运输在乡镇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乡镇经济管理和乡镇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在编制交通规划时必须把区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来考量.无论是国家大的经济区域交通规划,还是省区市的交通规划,其对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趋势的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它是否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我国国共有30个省、市、自治区,各省、市之问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也不同。我国地区经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对交通运输事业及交通高等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呢?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点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流通规模速度均迅速增大,流通速度于效率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国内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运输则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沿海港口建设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为了考察港口建设与区域经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将港口建设投资作为模型中技术无效项的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投资对区域经济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港口建设对区域经济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在港口建设规划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将区域经济技术效率因素和不同港口群之间的发展差异特征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不仅在地理环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口数、经济发展程度等社会学层面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差异性的存在。本文就区域差异性对交通运输发展产生的影响做一探讨,以为未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间的作用机理, 以上海内河航运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基于Logistic曲线和协整理论的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的伴生关系分析模型, 并分别应用生产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测算了内河航运量对GDP的贡献度。计算结果表明: 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具有类似的发展规律, 即在发展初期增速很快,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增长率逐渐减慢, 直到平稳状态,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伴生关系; 内河航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均稳定在2%~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