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线路图纸会签缺乏快速复核软件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开发城轨线路图纸会签支持系统。研究会签专用图和会签专用表格自动生成方法、车站区间接口表和联络通道表自动复核方法等,开发线路图纸会签支持系统,并在某城轨线路图纸的会签过程中试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提供的快速复核支持功能能显著提高复核效率和图纸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轮轨接触角曲线反推法,文章设计了适应Ri60R2槽型轨的有轨电车优化踏面,介绍了踏面优化过程,并从轮轨接触应力和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平稳性等角度验证优化后踏面的性能,为有轨电车发展提供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3.
高铁轨道施工精密测量通常采用自由设站的数据处理方式。现场施工中,一般采用基于全站仪的机载后方交会程序进行实时解算。平差计算及结果分析表明,机载测量程序的高程计算成果与后处理采用的三维严密平差方法计算成果有差异。提出一种改进的高程计算方法,即在后方交会高程计算中,以设站点至CPⅢ点的高差改正数为权重因子参数,计算设站点高程。以某一测量工程为例,验证了这一改进的高程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提高了设站点的高程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平顺度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进高速铁路轨道几何平顺性精调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几何状态的方法,通过从铁路正、反向里程对轨道进行双向摄影,以轨道控制网CPⅢ作为像控点,采用严密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理论,对轨道双向摄影图像进行联合平差处理,探索出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中线偏差和轨面高程的计算模型与精度评估方法。仿真试验结果双向摄影相对于单向摄影的横向与高程精度分别提高85%和42%。现场轨道试验段计算结果表明,双向近景摄影测量检测轨道的横向偏差测量精度为2.4mm,轨面高程精度为1.7mm,满足规范要求的轨道中线偏差与轨面高程测量精度指标,可为高速铁路轨道静态几何状态测量提供一种高效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应用FLAC3D建立二维均质岩体边坡有限元模型,分析坡高、坡度和地震波输入频率对地震动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的影响。基于数值分析结果,通过曲线拟合得到岩质高陡边坡地震动加速度高程放大效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反映坡体的坡高、坡面角度的影响。通过与规范计算方法对比验证了其正确性,进而为边坡地震工程的设计提供定量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专线的轨道形式确定较晚,为使施工顺利进行,桥梁专业先为上部结构预留固定高度,等到轨道形式确定后,通过调整垫石顶高程来保证轨道的架设,计算垫石顶高程任务繁重、过程复杂、出错率较高,如何保证计算的快速与正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影响垫石顶高程计算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量化,设计出计算流程规范计算过程,构思智能读图算法核对控制高程。选用Excel作为数据库存储数据,采用VB语言结合Excel和cAD编制程序,实现垫石顶高程的智能计算。经过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两条线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程序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把大量技术人员从繁重而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7.
张博  刘秀波 《铁道建筑》2022,(10):31-34+44
为了从轨道图像中准确地提取轨面区域并检测光带位置,根据钢轨光带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光带检测方法。首先根据轨道图像的频域特征,设计了基于占优的频率域采样值的轨面区域定位算法,从轨道图像中准确提取出轨面区域;然后利用图像灰度变换突出光带与非光带区域的边界,通过逐行计算梯度识别光带的位置。结合实际线路的轨道图像,采用该方法对钢轨光带进行检测,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钢轨光带,计算的光带区域与人工标注的光带区域的交并比平均值达到了88.81%,比现有方法提升了11.58%。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高速铁路电务轨旁设备变化巡检系统对电务轨旁设备的机械特性进行检查。该系数充分利用机器视觉等技术,自动识别电务轨旁设备的变化,有效指导电务轨旁设备维修。通过分析在某试验线运用考核期间进行的试验数据,分别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的角度,验证了系统总体构架和设计功能。该系统通过计算L0范数/面积的最小值,将检测图像和历史图像进行图像配准。配准后L0范数/面积均小于0. 1,能够有效地识别电务轨旁设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按连续梁架空方式设计了一种跨度达8.6 m,最大挠度仅为9 mm的轨束梁,经检算和实际使用均满足施工要求。为检验轨束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岳阳卫生所框架涵施工中采用的按连续梁式架空轨束梁纵梁的最大挠度进行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最大挠度计算值为7.6 mm,最大挠度实测值为7 mm。理论计算及工程实践表明本连续梁式架空轨束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可靠,连续梁架空方式是提高轨束梁架空跨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铁路曲线曲率图为一梯形的特性和回归直线移动定理,实现了对某无砟轨道线路实测数据所在线形的自动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直线线形和圆曲线线形拟合的计算模型,对该实测数据进行了重新拟合。结果表明,拟合后的轨面高程与实测的轨面高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干文 《铁道车辆》2011,49(1):40-41
1车钩闭锁不良的基本情况2009年11月29日东莞东—成都T127次列车在东莞东客技所库内甩挂作业时,发现新换挂的第2位YZ25K030453号车的1位车钩在闭锁位时钩锁铁不能落锁到位,经过3次压钩、1次全部更换钩腔配件后仍然无法消除故障,只能临时在库内作换挂车处理,造成该趟列车晚点出库。该车车钩装用的是15CX型小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根据沈丹客运专线沿线桥梁桥址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部分特殊地段桥梁,需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际计算验证MZ900S型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设计和制造质量,同时准确掌握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模架造桥机各工况下的实际挠度和刚度,以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正常工作.研究结论:(1)计算及堆载试验表明移动模架强度、刚度、加工质量和拼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按y=0.121 3x2-30.1设置预拱度是合理性的;(2)具有结构受力明确,适应能力强,功能完备,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3)可满足24 m箱梁、曲线桥梁、双向、32 m整孔节段拼装箱梁架设工艺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