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表沉陷信息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地表沉陷信息处理系统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等预报公式以及预报参数的解算公式及解释解。最后,利用观测站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设计及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地表移动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基于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水平变形、矿层开采面积、下沉盆地面积以及体积等值的预报公式以及预报参数的解算公式,编制了所有计算和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测试技术对软件进行了全面检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地表移动信息处理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使地表工程产生变形和破坏,为估计开采对地表工程造成的影响程度,需要对开采形成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应用MATLAB软件对开采沉陷区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从预测模型生成的二维、三维图形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两者之间差值不大,说明模拟预测结果可以用于开采沉陷预测.  相似文献   

4.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层移动、地表变形是影响地表环境的主要因素,根据所选择的开采技术参数和采后的实测数据参数,运用数据之间的软件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递,采用计算分析水平变形、下沉变形、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本计算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通过4组离心试验,模拟相对深度(埋深-直径比)分别为1.3和2.0的隧道在砂质土层中施工,分析了土层与地表建筑的位移与变形规律;通过抽取模型隧道内部的液体模拟隧道施工导致的土层体积损失,并设计了2层铝制框架结构模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了隧道施工引起的土层与结构移动数据,分析了地表与建筑筏板基础的水平与垂直位移、深部土层的移动与剪切变形、框架结构剪切变形与分类,以及结构剪切变形的修正系数与相对抗剪刚度。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相对深度从1.3增加到2.0时地表沉降槽宽度从3.4 m增加到5.6 m,地表建筑的最大沉降从32.3 mm增加到49.5 mm,但变形程度有所降低;隧道施工影响下地表框架结构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剪切变形,弯曲变形所占比重可以忽略不计;隧道施工引起松砂土层发生收缩变形,导致地表土层体积损失率始终大于隧道体积损失率,且隧道越深,差异越大;较浅隧道试验中建筑筏板基础与土层间存在较大间隙(27 mm),而较深隧道间隙几乎为0,从而增大了建筑筏板基础对地表土体水平移动的约束范围;建筑的剪切变形修正系数随隧道体积损失率的增加逐渐降低,且浅隧道的变化速率更大;2种隧道相对深度的建筑...  相似文献   

6.
曹浩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2):52-56,150
结合顶管施工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某城市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不同正面推进力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沿顶进方向地表变形规律和地表一般变形规律相吻合、断面横向变形与Peck公式计算地表变形相一致以及正面推进力越大,地表变形越大的结论,为顶管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预测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变形曲线,通常采用Peck公式或其修正公式,但该公式没有考虑邻近桥桩刚度对地表沉降槽变形的影响.采用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桩径和桩-隧道间距对地表沉降槽曲线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预测盾构近距离侧穿桥桩时地表沉降槽的偏态分布曲线.以长沙地铁5号线圭塘站至高桥南...  相似文献   

8.
顶管穿越已固结完成的高速公路地基,将引起土体扰动和土层损失,使路堤产生纵、横向不均匀沉降。文章阐述了顶管穿越高速公路路堤所引起的土层变形规律,分析了其成因;在经验公式法和解析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修正的Sagaseta公式计算地面变形;并依托工程实例,探讨了显著影响顶管施工产生的地表变形的因素,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国道312线六盘山地段二级公路的排水系统是由路面排水、坡面排水、地表排水沟渠、横向排水及路基地下排水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排水系统。它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不同的排水措施.并使其与沿线环境相协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可供山区新建或改建公路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部山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部山区部分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的事故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进行了概率理论模型分析,并探讨了此类事故的一般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