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德州东站站场及区间路基里程DK326+192.25—DK330+090.46,全长3898.21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5.6m。原设计站场及区间共填筑改良土81.3692万m3,其中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掺4%水泥改良土53.7818万m3,基床底层填筑掺5%水泥改良土27.5874万m3。施工中由于取  相似文献   

2.
乌鞘岭隧道设计为2座平行的单线隧道,线间距40 m。介绍DK175+503~DK177+042段平导扩挖爆破对已建成的相邻工程的爆破振动及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3.
蒙华铁路龙泉坪隧道进口被河道阻隔,出口端2 443 m位于大鲵保护区,均不宜开辟工作面,故原设计于大鲵保护区外设置一座上庄横洞,横洞交于线路DK805+280里程,平长324.5 m,距隧道进口910 m,距出口2 705.5 m。经现场调查研究,设计变更为在DK806+500线路左侧设置横洞一座,该横洞平长为325.5 m,距隧道进口2 130 m,距出口1 485.5 m。设计变更后具有如下优点:投资较少,通风、抽排积水难度较小,施工难度较小,可布置三个工作面,工期较短,拆迁征地难度较小、施工对村民影响较小等。  相似文献   

4.
山尾旗隧道位于赣龙铁路DK264+407~DK266+821,全长2414m,为上海局属施工企业历史上施工最长的一座隧道,进口228m表层为碎石土,橙黄色,稍湿、松散的V级围岩,中间夹有石灰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出口206m表层为砂粘土,灰黄色、软塑状态的V级围岩,地下水发育,亦是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中间1980m为Ⅲ级围岩,采用光面钻爆全断面施工.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尤其是短路基施工质量尤为重要。结合合福铁路安徽段DK262+790—DK275+931段路基施工实例,探讨客运专线短路基施工技术处理原则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输送能力达1亿吨的重载铁路,它的建设和运营,开创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纪元,促进了铁路货物运输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线自1992年开通运营后,年运量以500万~8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02年达到10340万吨,累计运送煤炭7.9亿吨,承担了全路1/12的煤炭发送量。截止2002年底,实现利税43.4亿元,加上固定资产折旧20.2亿元,总计63.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7.6%,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京张高铁北京八达岭段(DK72+275~DK72+445)岩质边坡绿色防护技术:采用锚杆、钢丝网、生态袋及钢绳格栅网的防护体系进行加固,将生态袋紧密固定于坡面上,使得基岩边坡与再造植物土壤基质层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具有可靠的边坡防冲刷能力,可保证铁路运营中路堑边坡的安全与稳定。研究表明,该体系克服了岩质路堑边坡难以绿化的困难,提高了岩质深路堑边坡与周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可知,采用锚拉式绿色防护结构防护,投资较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节省5. 4万元/1197 m2,平均每平方米节省44. 8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软岩隧道施工及塌方预防整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建铁路临河至策克线呼口一号隧道(DK326+150~DK328+780)全长2630m,Ⅴ类围岩占隧道总长的87.5%以上;呼口二号隧道(DK329+740~DK330+350)全长610m,全部是Ⅴ类围岩。围岩地质差,施工时极不稳定,多次出现塌方。根据多年的自身施工经验和借鉴国内外软岩施工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出了适合软岩施工的方法,同时对软岩施工中预防塌方出现和发生塌方后如何及时处理、整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1工程概况郑西高速铁路秦东隧道全长7684m,起讫里程DK333+312—DK340+996,设计为双线隧道。隧道围岩主要为砂质黄土和粉质黏土,其中Ⅳ级围岩段长7300m,V级围岩段长384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200m。根据围岩条件及隧道埋深情况,隧道不同地段  相似文献   

10.
<正>1工程概况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Ⅰ标段从崇文门三角地由东向西经崇文门西大街、前门大街至宣武门。盾构段隧道里程DK1+625—DK4+756,长度3131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路最小曲线半径850m,最大纵向坡度16‰。  相似文献   

11.
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岩溶发育,DK231+796大型溶洞长89 m、宽150 m、高18~26 m,呈大厅状。详细介绍采用碗扣支架、锚喷支护及圆柱形立柱共同支顶溶洞顶部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有效地确保了溶洞的安全,为隧道主体施工提供了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1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DK385+400—DK412+062区段(包括禹城线路所176m路基段、禹济特大桥25145m,以及黄河特大桥一部分3132m,未包括黄河特大桥有砟轨道2.01km)CRTSⅠ型轨道板设计采用P4962、P3685、P4856、P4856A4种双向后张预应力平板,需铺设  相似文献   

13.
1 工程概况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工程蚌福联络线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起讫里程为BFDK5+212.39-BFDK16+122.775,总计10.910 km,包括蚌福上行双墩特大桥、蚌福下行双墩特大桥、蚌福双凤特大桥三座特大桥,其中除蚌福双凤特大桥跨改建淮南线(48+84+48)m和跨工业大道(40+64+40)m为连续梁外,其他均为简支梁.  相似文献   

14.
在某高速铁路低矮路基DK849+557和DK849+575断面(路基高度3.0m和3.2m)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和现场原位1∶1动载模拟试验。路基填筑试验表明,静态填筑荷载应力基本符合半球形理论假设,桩间土应力实测值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550万次模拟动载试验表明,整个过程中路基不同深度处静态应力、动态应力和动变形水平略有波动,土拱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动应力在路基土拱中基本按照均质体进行传递;提出了路基面动荷载引起CFG桩桩网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采用Boussinesq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工程概况郑万铁路河南段自郑州东站引出,经郑州航空港区东侧设郑州南站,西南行经长葛、禹州、郏县、平顶山,越过伏牛山区余脉至南阳,经邓州进入湖北省境内。线路起点DK000+000,终点DK357+612.89,全长350.825 km,桥隧比为88.7%,新建郑州南、长葛北、禹州、郏县、平顶山西、拐河北(越行站)、方城、南阳南、邓州东9座车站,预留大关庄站。郑万铁路是沟通我国西南地区与中原、华北、东北地区的快速客运主通道,建成后将极大方便周边及沿线居民出行,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沟通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郑万铁路河南段等级为高速铁路,设计行车速度为  相似文献   

16.
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DK231+700~DK231+800段大型半充填溶洞纵向长100 m,横向宽100 m,溶洞规模宏大、各段形态各异,隧道整个洞身均位于溶洞内。设计采用立柱支顶与锚喷网结合的溶洞防护方案,防止了溶洞顶板大面积剥落、垮塌,为下部安全施工提供必要条件;根据溶洞与隧道的不同空间关系,采用了复合地基+整体结构、单压式结构及框架结构等特殊隧道结构;针对隧底溶洞充填物承载力偏低的问题,采用了换填、钢管桩注浆加固及深孔注浆加固的措施,提高了承载力,减小了工后沉降。经过2年多的连续监测,溶洞顶板、隧道结构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说明处理方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正>1工程概况1.1隧道概况北京地下直径线DK1+145.45—DK1+625段隧道位于崇文门西大街南侧高层建筑与既有环线地铁之间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采用暗挖法施工,隧道结构为单洞双线断面,覆土厚度6.96~10.67m,为拱形直边墙断面。  相似文献   

18.
1工程概况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工程蚌福联络线C R T S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起讫里程为BFDK5+212.39—BFDK16+122.775,总计10.910km,包括蚌福上行双墩特大桥、蚌福下行双墩特大桥、蚌福双凤特大桥三座特大桥,其中除蚌福双凤特大桥跨改建淮南线(48+84+48)m和跨工业大道(40+64+40)m为连续梁外,其他均为简支梁。2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CRTS I型双块式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具有安全隐患多、施工危险性大等特点.通过对永安隧道塌方冒顶处理实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处理技术方案,可为类似隧道塌方处治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永安隧道是铁路客运专线的一座长隧道,起讫里程:DK110+885—GDK114+225,全长3 340 m,均位于R=5 000 m的曲线段上.开挖断面面积143.92 m2,洞室最大宽度14.28 m,最大高度12.39 m.隧址位于蛟河盆地和敦化盆地的交界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势陡峻,沟谷冲沟发育.永安隧道开挖断面见图1.  相似文献   

20.
侯月Ⅰ线西Ⅲ标段自DK84 570至IDK98 458止,全长10.823km。主要工程包括云台山I线隧道8145m(单线),柳家湾隧道299m(双线),大中桥323.55延米,涵洞245.62横延米,区间土石方27.3万立方米。1988年12月20日隧道局在北京与发包公司签订了该段工程的施工承发包合同书,合同总价为9934.41万元。1991年11月1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