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对公路隧道监测断面数据的录入存储、回归分析、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时间预估等功能。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可使不在现场的参建人员及时掌握隧道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支护结构的调整和变更提供更有效率的依据,进而提高公路隧道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根据吉罗公路围岩变形监控量测,提出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同时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监控量测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控制手段,安全管理控制基准的建立对隧道节约设计和安全施工具有保障作用。目前公路、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的位移控制基准都是以相对位移控制建立,而对于特定跨度、特定施工方法的必须进行非接触量测的矢量位移控制基准尚无规定。文章通过对全站仪自由设站的非接触量测实践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非接触量测的三维矢量位移控制基准和非接触量测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判定基准,从而对非接触量测中判断隧道开挖施工时的围岩、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林勇 《公路隧道》2004,(4):13-17
本文介绍了阳宗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对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应用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成果,能够用于指导公路隧道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5.
通透肋式异型结构"半明半暗"施工的隧道在国内首次运用并实现,文中基于该异型结构隧道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现场监控量测.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分析围岩受力与变形、拱架水平位移、拱架钢支撑受力及边坡地表沉降特点,并得出其规律;重点通过回归模拟给出拱架最终水平位移值,监控量测对该异型结构的隧道优化施工方法、数值模拟计算及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变形和位移,从而实现隧道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隧道围岩稳定性3大判据,其中以隧道围岩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判据为国内外广泛使用。总结了国内外隧道位移和变形速率判定基准,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隧道安全控制基准,可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山岭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中规范规定的量测频率、数据回归分析和险情预报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了动态计算量测频率的公式、数据回归分析应考虑的因素及险情预报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量测频率在考虑围岩级别,开挖时间、开挖条件、距掌子面距离和量测数据等因素下动态综合判定,更具有合理性;数据回归分析时,应针对不同的围岩选用不同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双曲线函数比较适合塑性围岩的回归分析,指数函数比较适合脆性围岩的回归分析;在综合考虑围岩级别、量测数据和围岩变形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情况下,险情预报才能够准确的预报险情。  相似文献   

8.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勋  杨忠 《公路》2006,(7):205-208
介绍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阶段各试验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254-256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监控量测获得隧道净空变化观测值,可以很好的了解隧道围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的稳定性、支护的合理性以及确定二衬的施做时间等。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为玉希莫勒盖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研判隧道围岩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黑石岭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北省黑石岭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并对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应用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有指导和改进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阶段各试验段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某高速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为依托,根据新奥法修筑隧道的特点,采用收敛仪、激光断面仪对拱顶下沉和周围收敛位移进行了动态监控量测,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理论分析,运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对该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曲线函数的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收敛量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效果最佳,确定了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变化规律和最终值,并提出了二衬施作的合理时间,最后通过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沉降速率评价了该断面围岩的稳定性。该结论表明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的必要性,该方法为提高该类似软弱围岩隧道结构物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度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雷公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王岚  张勇  安军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4):109-111,114
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变化进行量测,并对围岩力学动态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量测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深圳市坪西一级公路雷公山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实施情况,系统地说明了量测计划的编制、实施及对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论述了量测对雷公山隧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常吉高速公路蓖麻溪隧道作为工程实例,针对山岭公路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蓖麻溪隧道现场量测获得的位移—时间曲线,利用由总位移量、位移速9率表示的判别准则来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山岭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位移判别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吉高速公路蓖麻溪隧道作为工程实例,针对山岭公路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蓖麻溪隧道现场量测获得的位移-时间曲线,利用由总位移量、位移速9率表示的判别准则来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施工新技术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分析监测信息并判断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状态,对优化设计、保障施工安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现阶段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数据处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VB6.0语言和EXCEL数据库,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系统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存储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并且可以根据曲线的发展趋势,结合根据实际经验制定的判断准则,及时判别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效果,尽早发现问题,确保施工安全。通过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软件能方便、快捷地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软件规划和构架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隧道监控量测相关标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规范中隧道监控量测的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险情预报标准中不完善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考虑开挖时间、开挖条件和量测数据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综合判定量测频率的标准及动态计算量测频率的方法更为合理。进行数据处理时,双曲函数回归法适用于塑性围岩,指数函数回归法适用于脆性围岩。险情预报的标准确定与多种因素有关,要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经验最后给定。  相似文献   

19.
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软弱围岩中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采用数值计算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开挖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在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合理的开挖方法,并提出了相应施工措施;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监控量测,证明了其施工方法及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某地下工程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晶 《隧道建设》2005,25(6):50-53
地下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施工方法和施工监控量测提出更高的要求。监控量测能直观反映围岩及结构的稳定性,监测分析可用于修改施工支护参数,实现信息化施工。对某隧道工程修建中涌水量、围岩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及时分析反馈信息,为隧道信息化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